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行政观念是行政行为的先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政府公务人员必须强化行政的法治观念、开放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  相似文献   

2.
走向现代化的行政价值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化的行政观念包含着全新的行政价值取向 ,其基本内容是效率观念、协调意识、服务精神和法制信念。行政价值选择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行政价值关系 ,把公共行政的体系和一切行政行为都放在现代化的行政价值关系之上。在行政价值观念和行政价值关系现代化的过程中 ,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因素。崇尚群体、重视道德和维护权威的价值取向 ,都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行政价值选择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行政文化现代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行政文化主要分为观念性行政文化和规范性行政文化。观念性行政文化即:要求行政人员树立民主、法制、群众观念;消除官本位、人治、特权思想,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人民的公朴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信用观念、分权管理  相似文献   

4.
传统行政文化的现代转化是我国行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正确认识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积极因素和合理内核 ,建立系统研究的结构框架体系 ,着力从传统行政思想文化和传统行政制度文化两个层面深入开掘 ,并针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转换方法 ,提炼和融汇符合我们时代精神的优秀行政文化传统 ,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实现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综合创新 ,全面推进我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法文化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行政法律文化建设,传统行政法律文化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遗产,很多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借鉴的。在现实的行政实践中,明确行政人员的职权范围,保证行政工作的效率,培养廉洁清廉品性和作风,加强道德意识的培养等方面,中国古代的若干制度和措施都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法文化对发展完善我国的参与式民主制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完善我国民主制度结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行政审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究其原因,既有行政诉讼法本身的不完善,也有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上的障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行政审判体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行政文化是行政机关的灵魂,文化变革对于地方政府效能建设至关重要。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具有重权威而轻民主、重人治而轻法治、重形式而轻效率、重经验而轻科学、重守旧而轻创新等特点,阻碍地方政府效能的发挥。培育"效能型"行政文化,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创新管理理念、加快民主进程、提高干部素质、健全考核机制等措施,确立责任、效率、务实、创新、法治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缺陷与现代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制度、职能、权力、主体、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亟待给予深度梳理,以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本文就当代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转型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潮流。这给我国行政文化重构提出了全新课题。观念性行政文化以其行政信念、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规范性行政文化以其行政原则、行政习惯、行政制度、物质性行政文化以其行政设施、行政环境、行政技术手段浸淫和塑造行政主体。在外来文化输入、渗透、交流、碰撞、控制、融合面前,我国行政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行政文化重构既是及时更新观念、确立公平规范,把外部压力转为内部发展的动力,也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新构筑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契机,又是全面提升政府能力、提高行政主体素质,早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领域的具体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之所在。目前我国的行政文化陷入信念与信仰的缺失、以民为本的服务意识淡化、官本位思想和特权观念严重、法治型行政文化与人治型行政文化的冲突等诸多困境。要培育公共服务型行政理念,完善健全的行政制度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决策机制,克服文化障碍,不断创新行政文化,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宗法式农业经济的社会形态里,史官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这对中国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行程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以致中国文学从观念到体制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一方面,史官文化以社会政教人伦为本位,崇尚立德保民,它在价值导向上规定了中国文学尤其注重政治教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史官文化自身的学术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文学与非文学因素相互交织的状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杂文学体制。此外,史官文化还促成了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文学史观的孕育和萌生,即将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时代政治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考察,从史的角度追溯文学源流与圣王之道的关系,以确立文学的政治教化统绪。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学观、文学史观和文学体制,无不显现着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涵盖。  相似文献   

12.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行政体制起源于古希腊政体,尤其是在民主共和的政体中形成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和职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成为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它直接为巴黎公社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体制所继承。然而,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当代中国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行政体制改革发展的重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作出了新阐释和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区域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体现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而实现这一路径的核心难题则是推进区域城市的一体化治理。尽管传统的单一区划调整由于其诸多制度弊端受到学界的强烈批判,并生发出诸多以不动区划的区域治理理论予以解释并应用,但行政区划调整在中国特色的区域治理中仍有其制度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体现在传统区划调整从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两方面的转变,一方面是从制度供给角度进行政区政策工具的扩展化改造,另一方面是在制度需求角度将区域一体化对政区的空间逻辑需求叠加上政治逻辑需求。由此,区域城市一体化中的政区治理化和治理政区化构成了弥合行政区划在理论上失灵和实践中管用这一张力的解释路径,也同时为区域城市一体化的现实治理提供一个独特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行政文化流变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一方面,数千年的文明史,使得中国行政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累,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进步,传统行政文化受到了致命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变革中的大国,超大规模的行政,加上整个社会正处于由行政控制向以市场为主导的体制转型的过程,造成了中国行政的空前复杂性,也使中国行政文化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关头。知古以鉴今,明今以识未来。传统的东西,究竞是包袱还是财富,没有对传统的理解难以明白。中国现代化,不可避免地要立足于既定的行政文化,要明白它与传统的真正关系,为此,不仅要知道目前行政文化的特性,而且要对传统有清醒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我国行政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行政文化从传统集权型向现代民主型转变,建构符合时代特色的行政文化,是当前我国政府必须面对和着手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人性论视角下的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善论与性恶论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的主流人性思想。总的说来,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是消极的,性恶论思想对西方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则是积极的。不同的主导影响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实现我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吸取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行政文化的优秀成分,避开两者的不足并积极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核心内容。一方面,行政自由裁量权是为了便于行政主体提高行政效率、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而设定的权限,因而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如果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运行过程中因缺乏合理控制而导致滥用,势必会造成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不利后果,并对行政法治构成严重威胁,进而会影响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以防止其滥用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表明,通过司法审查来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以实现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目的将是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印度传统行政文化的弊端及改革措施可以为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构建提供方法论启示。为应对传统行政文化中无回应力、形式主义、脱离群众、腐败严重和地方主义等诸多弊端,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制定公民宪章、建立社会审计制度、推广电子政务等。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构建要依据中国国情、政情,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宏大国际视野的原则,不断丰富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理论来源和制度根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艺术歌曲在20世纪初期进入中国,并且是在中西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创作来看,一方面运用了欧洲的作曲技法,并注意艺术形式和人文内涵的融合;另一方面,从民族音乐因素和民族声乐各学派吸取着养料。从演唱来看,中国歌唱家通过使用美声唱法,演绎中国艺术歌曲,在遵循一般的美声发声原理和风格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要求,尤其是在学习和演唱中特别要注意把握存在于作品中的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