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毛泽东是最早关注并系统研究农民问题的中国共产党人。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探索走向完善,得出了"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等结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思想不仅对中国革命胜利具有积极贡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视野下的新型农民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农业,最终所要求的是农民在素质方面的改变,即需要大量的有现代化视野和素质的农民来实现和支撑,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为此,整个中国社会需要确立"农民教育"和"教育农民"的意识,从中提升农民的职业观念、经营素质,培育起他们"终身学习"、"知识致富"、"现代生产"、"全球竞争"等理念,进而实现中国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一种转变。  相似文献   

3.
姚飞鸣 《学理论》2013,(14):96-97
":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的问题。以陕西为地域,以当代陕西农民对象,对陕西农民的经济意识进行了具体化、实在化、客观化的研究,通过对当代陕西农民经济意识的研究,试图为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野之中,克服思维误区,确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消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困境,"实化"教育内容、"动化"教育实施、"活化"教育方式、"新化"教育理念,构建立体的、开放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改革35年来,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农民物质利益,以此调动农民积极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继续尊重农民物质利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决定》紧紧围绕土地制度改革,从四个方面拓展、丰富了农民的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6.
制约农民合作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乡村社会中,农民一直保持着互助合作的传统,但从合作的范围来看,这种合作局限于血缘和地缘范围内,是村落熟人社会中的合作,而非西方的集团式合作。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农民面对的是统一的社会化大市场,农民的合作也需要由传统熟人社会范围内的合作走向现代的以契约为主的超越血缘和地缘的陌生人之间的团体式合作。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农民合作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因素,其中包括农民的"分散性"、农民的"自我主义"和农民特殊的公平观。当前,在政府积极推动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势下,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些制约农民合作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而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改变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现状,才能真正帮助和引导农民重新走向合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大量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社会矛盾因此日益加剧。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是直接关系我国农民以及农业、农村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农民土地权益与"三农"问题的关系的剖析,可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战略意义。忽视农民权益的农地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最根本原因。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对农地制度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是逐步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迈向"国家所有、农民永包",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重新引入国家土地征购模式,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并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8.
农民生产经营中的“采蜜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征兵 《理论探索》2012,(3):66-68,120
农民在选择经营项目时常会出现盲目"跟风"现象,我们称之为"采蜜效应"。"采蜜效应"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难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掌握的信息准确判断究竟哪个项目可以赚钱,于是便盲目追随当前赚钱的项目。"采蜜效应"导致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规模大起大落,不仅浪费了农业资源,损伤了农民利益,也干扰和影响了消费者平稳的生活秩序。破解"采蜜效应"的频繁发生,政府应组织专家科学预测农产品需求量,并根据预测的需求量引导和组织农民有计划地生产;有效控制农产品生产总量,使分散的农民按计划生产;应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并在关键时刻发出预警,防止农民盲目生产。  相似文献   

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成本障碍,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私人分担转移成本能力较弱,构成了成本分担的"短板"。土地资产,具体而言就是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应该依靠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化,变"权"为"利",让农民带"资"入城、带"股"入城,从而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私人成本障碍。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也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引导农民进行有序政治参与,是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实现贫困地区反贫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整理调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政治参与行为加以分析,力求找出贫困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为完善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认真对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发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农民发展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目标,农民有权与其他个人、群体平等地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并享有发展成果。新农村建设中认真对待农民发展权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神圣条款内容的必然延伸;是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营造充分保障农民发展权的相关机制,认真对待农民发展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贾艳霞 《学理论》2014,(2):46-47
"中国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是十三亿人民的梦。而我国农民众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民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增强,其精神物质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实现中国农民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阻碍新农民"中国梦"实现的关键问题是城乡差距,实现其"中国梦"的必备途径如下:纠正农村基层领导不正之风;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技校的投资力度;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信访大量发生已有"常态化"倾向。破解农民"信访不信法"的对策是: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将信访纳入法律手段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加强法治宣传,培养知法、懂法并会用法的农民。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公民意识问题及其增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民的公民意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公民意识缺乏系统性,呈现"碎片化"状态;不能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旧有的农民意识虽日益"边缘化",但现代公民意识还不够强;政治参与意识较差,参与主动性不高。增强农民公民意识,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8,(6)
正"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的是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大攻坚战结束之后,战略规划都要跟上,才能实现国家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光 《侨园》2013,(8):9-9
<正>央视焦点访谈曾报道过这样的事情,农村某地区,将农民祖辈居住的老房子拆掉,建设了一片楼房将农民"请"进去住。但农民并不"买账",诸多牢骚怨言向记者倾诉。农民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住楼房"不习惯"。无疑,为农民建楼房,改善居住条件的初衷毋庸置疑,但某些农村干部,不管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将建楼房当成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唯一标准就令人难以接受了。2000年6月,中共中央、国  相似文献   

17.
石金焕 《学理论》2013,(21):197-198
"农民-知青"间的互助关系很少被学者和作家关注,梁晓声的《知青》则弥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知青》中共同时代,共同生活,共同苦难下的"农民与知青"关系的探讨,阐释了农民与知青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人性美"的跨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广大农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活动,农民是建设主体。但是"我们动而农民不动"的现实情况,却令人深思。基于对问题致因的分析,应当从改变观念、完善立法、健全制度、落实政策、尊重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坚持村民自治以及强化司法保护等方面来落实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区农民"出行难"是"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对山区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在向山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弊端.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是承担着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只有努力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在行政理念、公共财政和服务内容上充分体现对山区农民的服务性,这样才能逐步弥补政府对山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供给不足,最终解决山区农民"出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赋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逐步摆脱了"权力贫困"的尴尬,各项合法权益陆续得到保障。时至今日,本来不成问题的"经营方式选择权"却成了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这是事关农业成败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