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法律责任概念的全面、准确把握应从逻辑构造、社会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三个方面来阐释,即法律责任是指在逻辑上相互衔接的法律关系组成、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对象承担的社会责难,法律责任条款是指在法律文本中表达法律责任内容的法律条款。要准确把握法律责任条款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厘清法律责任条款与一些近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责任条款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实体性责任条款与程序性责任条款;民事责任条款、行政责任条款、刑事责任条款与宪法性责任条款;确定性责任条款、委任性责任条款与准用性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2.
对于法律责任概念的全面、准确把握应从逻辑构造、社会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三个方面来阐释,即法律责任是指在逻辑上相互衔接的法律关系组成、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对象承担的社会责难,而法律责任条款是指在法律文本中表达法律责任内容的法律条款。根据现行立法的实证考察,我国现行立法中关于法律责任条款的设置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责任条款本身的逻辑结构不完整;责任条款设置的不协调;责任条款的不当衔接;责任设置的过于原则或笼统等问题。通过实证统计数据与规范分析来论证这些问题的客观真实性,为下一步解决法律责任条款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法律责任条款规则体系提供有针对性的问题意识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法律责任有关条款的分析,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的法律责任,指出上述法律在此方面规定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有诸多手段 ,对投资者及社会造成重大危害 ,我国现行法律虽然规定了这一造假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但也存在立法上的不足。总体而言 ,我国目前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打击力度不够 ,还需要在“有法可依”上多下功夫 ,让行政、民事、刑事三大法律责任充分发挥作用 ,真正遏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5.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一般条款的欠缺使该法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情况。应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设定一个定义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相结合的一般条款,同时设立相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并明确执法机关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程序,确保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相似文献   

6.
《行政处罚法》第49条、第56条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部分行政处罚行为有权拒绝。拒绝条款在实际运行中遭遇困境,反而有扩大行政相对人受损权益的倾向。拒绝条款不符合规范的科学性,这一条款在我国行政法律体系中单项突进痕迹明显,缺乏无效行为理论支撑。从弥补法律漏洞的角度看,对拒绝条款进行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仓至仓条款是海上货运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责任期间的重要条款。它看似简单,适用起来涉及的法律问题众多,历来被公认为是保险基本理论中令人难以理解而叉极为复杂的重要条款。经常因理解而异引发保险纠纷。实践中学者们研究时多将重心放在此条款责任规定的理论阐释和说明上,未深究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经仔细研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仓至仓条款具有以下特点:误导性极强的法律责任术语,宽进严出的保险利益及利益不对等的终止条款三大隐性陷阱。本文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述来探讨仓至仓条款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保险法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交通肇事罪是常见的高发性犯罪,刑法适用率已超过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然而,实务中对该罪第二条款构成要件要素的误识,使该款有陷入"口袋"之嫌。法规范的保护对象是法律制定的指针,是犯罪成立必不可少的要素。交通肇事逃逸是有保护客体和无行为客体的法规范,保护客体是"逃避法律责任追究行为"。该款规制的是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的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离开事故现场的行为。无论行为人事后的客观行为如何,都需要从有无逃避法律责任方面进行实质认定。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直接去公安机关自首、离开事故现场在公安机关立案前自首或者在事后及时报案并如实陈述事故经过的情形都不应认定为逃逸。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法>第55条中对个人在虚假商业广告中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是规制个人广告行为的一个重大突破.正在修订的<广告法>亦将连带责任引入其中,鉴于相关法律对虚假广告、个人及连带责任的规定都过于模糊,对此相关概念做出界定有利于完善荐证人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处罚是法律责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行政机关有效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实施的行政制裁措施.在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规章中大多规定行政处罚的条款,行政机关依照这些规定对违法者给以行政处罚,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年来,由于对行政处罚的一些基本原则没有统一的法律规定,加之监督制度也不健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许多行政机关甚至一些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随意设定行政处罚,处罚设定不规范;二是处罚主体混乱,处罚权交叉严重,许多没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或者组织也在行使行政处罚权;三是行政处罚没有明确的程序规定,随意  相似文献   

11.
设定模式及其选择直接影响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条款的立法质量。所谓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的设定模式,是指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条款在特定立法文本之中的排列组合及表述模式,是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形式与内容的立法构造与表达方式。它主要包括条款衔接模式、条款排列模式与条款表述模式。为保障和提高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条款的立法质量,在条款衔接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应摒弃传统非对应设定模式,优先选用条序对应模式或者行为对应模式;在条款排列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应视具体情况与实际需要分别选用集中排列或分散排列模式;在条款表述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应摒弃惯常采用的概括引证模式,严格控制采用列举引证模式,大量选用列举设定模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老工伤”问题,我国已先后出台一系列法律文件与政策规定,但由于其法律位阶过低,缺乏法律责任条款,执行起来较为随意,因而使此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建议法律进一步具体明确两个当仁不让的责任主体:一为用工单位,二为政府。  相似文献   

13.
会计职业道德足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新《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作出的规定,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高度重视。会计理论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以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思想为契机,探讨在会计领域如何加强与完善职业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依法行政原则要求政府的一切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之约束,引用法律条款须具体到条、款、项、目。从有关公报案例分析可知,具体行政行为未引用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的法律后果不仅局限于以往成文法明文规定的适用法律错误,还包括适用法律有瑕疵和合法有效等类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法》中涉及到法律责任的规定大多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涉及民事责任的很少 ,对股价操纵行为的民事责任并未规定相应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具有填补受害人损失的功能。对股价操纵行为的类型及立法管制、股价操纵行为作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民事责任的诉讼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为法律的正确适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法律的调整以及约束,自由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发表言论的自由势必要受法律的制约,当言论的内容或者方式触犯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时,也势必会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从危害行为的特征和基本形式来看,发表言论这个行为是能够成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的,这意味着言论自由也要受法律制约。在认定发表言论是否构成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危害行为的实质以及发表的言论中所可能构成的犯罪的实质,具体分析其可能产生的行为后果,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动机,再进行具体区分。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8.
经济犯罪中“兜底条款”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其解释应当受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明确性约束,并为经济犯罪基本特征所制约,以体现刑法的“二次性评价原则”,但司法解释与司法判决却有越来越扩大适用的趋势,限制解释应当是基本的司法立场与学术选择。限制解释的基本立场是,必须有作为前置法的行政法律、法规存在,经济犯罪的“兜底条款”才能进行入罪评价;行政法律针对某一事项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有的事项则没有规定,没有规定的事项,不可解释为刑法中“兜底条款”所涉的内容;“兜底条款”的范围,必须与刑法明示的内容具有行为同质性与结果同质性方可进行解释,仅有结果的同质性不能适用;对于经济犯罪中的“双兜底条款”,必须采取最严格的解释立场,以维护基本的刑法安全与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对于立法与司法解释涉及的已经远离“文本”含义射程的“其他”内容,应当自解释施行后才具有效力。对待转型时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犯罪,理应坚持理性、科学的刑事司法政策立场。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法律风险:分类及含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法律风险是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一种常见形式。这里试提供一个分析这一风险的初步框架。一、法律风险的分类1·法律责任风险法律责任风险就是因为触犯或可能触犯法律而需要被迫参预争端解决程序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风险。比如,一国违反了其所承担的打击跨境洗钱活动的条约义务,而他国据条约规定对该国进行了经济封锁,或者,某企业被诉侵权而法院对其财产发布了初步禁令。这里以英国对金融推销的规范为例来说明法律责任风险。依照英国2000年通过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从事金融推销行为(指邀请或诱使他人参加投资活动的行为)必须获得相应的…  相似文献   

20.
电子签名的认证具体是指特定机构对电子签名及其签名人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证明的法律行为,该特定的机构通常称为CA。CA在电子签名中扮演中极其重要的角色。必须明确CA的法律地位与法律责任。CA与公证制度可以相契合,其契合点是认证过程。并从比较法的角度,探析世界有关国家电子签名立法中对CA的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电子签名CA法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