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化政治文化转型的路径以及政治文化建设与政治变革的非同步性问题:认为,只有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把握住现代政治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正确处理好政治文化与政治变革的关系,才能够在全球化发展的大潮中开拓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文化的性质 ,将众说纷纭的政治文化简约为一个由意识形态、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三个层面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结构 ,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展开分析 ,以期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揭示其制约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文化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能使一国公民完成对该国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支持,然而政治文化是需要不断发展更新的,传统政治文化可能会削弱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基础,这样政治文化就需要现代化。分析政治文化概念和中国古典政治文化,可见构建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即政治文化现代化。只有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才能为稳定的民主制度提供政治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般在政治领域的特殊表现,确切地说是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政治价值取向,共同信守的政治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政治态度、作风等等。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有六大根本性特征:一是民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熠熠生辉的民主性特征;二是礼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旋律";三是中庸——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减震器";四是大一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经典理念;五是德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六是人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顽疾"。正是这些根本性特征型塑了中国传统社会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政治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以及由此决定的发展路径,看上去像是一种宿命,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认识必然,遵从必然的规律,积极创造自己的历史,我们就获得了自由,就超越了宿命.孔子自诩“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正是在“知天命”的基础上达到了自由的境界.“执两用中”,避免“过”与“不及”两个极端,行“中道”,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传统,是中华民族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建设 ,至今走过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公民政治文化 ,都有自己的表现形态。历史充分证明 ,公民政治文化的正常发育 ,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培育出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民政治文化 ,造就出新型的社会主义公民 ,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民主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作为政治文化的民主和作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作为政治文化的民主是现代化政治区别于传统政治的一个分水岭。然而,众所周知,缺乏民主价值观念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现当代仍有重要影响。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为我们考察和发展民主政治文化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认识与经验,当前推进我国民主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世情和国情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政治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为人们所认同,有别于过去的政治文化形态,文化创新则是这些因素和条件的综合基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强烈的民族色彩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素,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正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从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建设方面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景观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密切相关.从政治文化视角来考察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转变,我们可以发现,抗日战争改变了诗人们的审美心理、思维方式.这一时段的诗人、诗风和诗体的面貌,较之战前发生了明显改变.为数不少的诗人们走出了纯艺术的象牙塔.在诗坛上,现实主义诗风占据主潮地位,而抗战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诗歌体式,也因抗战的分阶段性、分地域性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政治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为人们所认同,有别于过去的政治丈化形态,文化创新则是这些因素和条件的综合基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强烈的民族色彩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民族国家走向世界必然的和客观的现象,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实践的一次伟大变革。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进程,加强主导性政治文化建设是中国以及每一个民族国家在这一进程中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面临很大机遇,同时挑战也一并存在,探索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文化的建构与路径选择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疏离感是一个长期得到重视的话题,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政治疏离感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从而过分强调了其反政治性。然而,在非西方社会尤其是中国,分析政治疏离感形成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其文化基础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公众的政治疏离感主要受到性别、教育、政治涉入、政府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主导精神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一支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用主导的精神文化培养适应政治和战争需要的武装人员的实践活动,这就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文化主导规律.主导精神文化决定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内容、形式及其发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主导精神文化得以贯彻、得以获得指导地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引下,通过对政治发展和政治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理论上的梳理,从学理上归纳了转型期我国政治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认为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同时还提出了构建我国新型政治文化所包含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增强、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法律契约现念的养成、独立政治人格的形咸、理性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工作实绩的强调。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农村政治发展问题不能离开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我国农民的心理呈两极结构:对外来文化的承受力、容纳力强,排斥力也强;盲目接受、盲目排拒。建国后,农民在新旧文化的接触和碰撞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文化,从而造就了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充分认识这一特殊性,加强国家控制,扩大农民的参与程度,构建新型的政治文化,这些将是21世纪农村政治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两种重要的政治文化。两种政治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通过两种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得出的启示有:一是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树立自己的政治话语系统,与西方的文化霸权相抗衡;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彰显开放、包容精神;三是在对两种政治文化的内容进行价值判断和取舍时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相契合的思想因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积淀了深厚的思想文化,中国近代政治文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奠定了深厚的政治民主精神基础,中国现代政治文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资源。因此,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对中国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从封闭保守到开放改革的变迁推动了法律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从革命到建设的变迁推动了中国革命型法制到建设型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推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和目标的确立;“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法治理念的更新,正在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中的政治常用语是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我国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社会发展变化,承载政治文化内涵,并深受政治文化的影响.本文从词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政治常用语产生的动因进行分析,阐述政治常用语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并基于政治常用语的特点,探讨其政治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