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66年8月24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一个沉重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北京德胜门西边豁口外太平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此,国内外人士痛心者有之,惋惜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敬佩者更甚。三十年来,尤其是文革后,关于老舍之死的讨论和研究一直未曾间断。世人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评说,而对老舍先生本人而言,投入太平湖则是经过一整天的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理知的选择。行为看似发生在一两天之间,但实际上纵观老舍先生的人生经历、个性气质、文化心态和作品,便不难发现其选择完全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
老舍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大师,在他一生创作的戏剧中很多都是以北京为背景,以北京人为素材,以北京的变化为线索的,处处充满着鲜明的北京地域特征,处处展现着生动的京城民俗风情。这种民俗风情的描写不仅反映着时代、社会、历史的演变和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反映着一种博大精深的历史观念、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其中包涵着他对中国悠久历史的反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讨,对勤劳、善良、古道热肠的中国人的赞美,更包涵着他对保守、麻木、愚昧落后的国民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老舍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他的幽默艺术。老舍集中阅读了狄更斯的小说,深得狄更斯幽默的精髓。老舍早期的幽默以喜剧为主,喜中蕴悲。他的个人票赋加之狄更斯的影响造就了老舍这为文坛所称道的幽默。这表明积极的文学接受是保证文学创作得以进行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老舍这位伟大的中国作家所体现的中西文学及文化的交融,包括了西方文学在作品内容、人物刻画、写作手法、创作思想上的渗透;基督教思想及《圣经》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同时,本文还论述了老舍作品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传承,包括满族文化、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及俗文学在老舍作品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老舍散文的济南水文化是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老舍抓住济南的精髓,通过散文创作亮出济南"泉城"、"水城"水文化的招牌雅号,将读者带入极富魅力特色的都市文化语境,为济南打造了最佳广告。老舍把散文语言比作"清鲜的流水",突出语言的流畅、鲜活风格,这本身就是济南水文化的性格,表现出去污、淘滤、洁净的功能,成就多篇传世名作。老舍散文的济南水文化是现代写法,从来不用历史典故和生僻语言,以彰显文化主体健康发展,并打破了古人惯常的颂扬性传统,而体现为批判性的现代转变。因此,老舍书写济南水文化的散文有很强的创新性,具备了成为文学经典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6.
从《月牙儿》的修改看老舍的语言艺术熊海龙小说《月牙儿》是老舍先生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对母女为生活所迫,先后沦为妓女的悲惨故事。小说的情感是凄婉深沉、吞吐幽迫的,真切地流露出作者对下层不幸人民的大慈悲、大同情。《月牙儿》写于30年代,解放后再版...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老舍小说审美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笑中带泪"的幽默风格,这种定位从总体上抓住了老舍小说的审美特征,但在整体上却给人以笼统、模糊之感.老舍创作的小说十分众多,其审美特征虽有内在的一致性,具体审美风格的表现却是复杂的变化的,若不加分别地一概而论,必然会造成模糊感和偏差感.对老舍小说审美特征的分析与判断,应以老舍小说所体现出的成熟风格为前提和目标,应首先梳理老舍小说审美风格的发展变化,然后进一步归纳其审美风格的特色及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哲学关于生命的内涵与本质的阐释充满了辩证法:1、他用辩证发展的观点解释了生命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2、他证实了生命的独特性就在于自然美理念体现了生命之美。3、他认为生命就是矛盾,生命的过程就是扬弃。  相似文献   

9.
张孝祥是南宋初期词坛上影响较大的一位词人。在南宋民族矛盾沉重的特定历史时期,他主张抗金爱国,表现出坚定执著的政治信念;他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又表现出鲜明的是非观念。同时他还以爱国之情抒以忠诚正义之志气,以恬淡之笔表达豪迈旷远之情怀。“肝胆皆冰雪”是他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从他的事迹和创作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品与人品一致之关系。  相似文献   

10.
萨特美学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别于以往的人文主义思想:一方面表现为他的以存在主义思想奠基的对于弱小的个体生命的关怀有别于以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虚伪性;另一方面表现为他的以抽象的“自由”奠基的人道主义把对于个体生命之关怀导入虚无,这是萨特美学之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1.
寻觅“家园”——评拉斯普京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斯普京是当代俄罗斯文坛一位具有深刻忧患意识和道德使命感的作家.他的创作反映出作家对当今社会整个生态系统失衡现象深深的忧虑和不安,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归宿等问题的积极探索与思考.他的创作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考察一、大地母亲--美德的源泉;二、生态危机--文明的代价;三、信仰回归--生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曲家、艺术家王洛宾在其长达60年的艺术生涯中,留给世人由他创作、收集整理、改编翻译的近千首歌曲。其中,他所收集编译的十几个民族的民歌有700多首。此外,他还创作过6部歌剧,出版过8部歌曲集,其中的优秀歌曲传唱到全世界。王洛宾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奔赴抗日前线,参加抗日宣传组织,他所创作的《老乡,上战场》、《洗衣歌》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国解放后,他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获新生的王洛宾以惊人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带血的项链》、《托木尔的百灵》、《奴隶的爱情》3部歌剧的音乐创作,其中以反映哈萨克族生活为题材的《带血的项链》于1981年在北京参加全国会演,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无论在体裁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惊人的。其中歌剧在他的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晚期(维也纳时期)的三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更是他的颠峰之作。对这三部歌剧宣叙调的歌剧思维和演唱风格,演唱技术进行探索是本文的写作宗旨。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自己认为记者工作对作家是"一种日常的自我毁灭",但事实上,记者生涯为他形成独特文风奠定了基石,为他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经济支持,并且构成了他的文学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记者生涯确实有助于海明威成长为优秀作家.然而海明威模式并非公理,记者工作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双刃剑,其负面效应基于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在基本的叙事方式、创作理念和创作时间上的冲突.记者生涯并非作家预科班,两种职业最好不要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5.
张倩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1):164-165,170
《窝头会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一种延续——对于北京人艺"血脉"的延续。是什么让我们在观演话剧的时候会不断回响起北京人艺的经典之作——老舍先生创作的《龙须沟》、《茶馆》。当然你可以说是因为充满着京腔略带调侃的台词,也可以说因由是它延续并拓展了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形式,而细细品读这部话剧,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不管是台词还是结构,都是依托在剧本的主题立意之上,换言之,正是因为本剧处处充盈着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开掘和人物人性光辉的发扬,才使我们深感此剧之丰满灵动。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厦门大学文学院长,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湾,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戏剧观的核心是"唯情说",在这种情之美学观点的滋养下生成了其戏曲创作的浪漫主义,他所张扬的"情"有其独特的内涵,是与程朱理学所宣扬的"理"相对立的,他追求的是一种人生理想——个性解放。同时,汤显祖又在《牡丹亭》里充分表现了一种"至情",其中蕴含着他的绝世才情,使作品具有了奇妙的构思和独特的风格。体现了他对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爱情的极力张扬,奠定了我国浪漫主义戏曲创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老舍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市民阶层、市民性格、民族命运的艺术表现和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独特道路的探索.这在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它在艺术上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文学的风采和民间大众的风格.老舍之所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小说能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基于他能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选材立意等方面植根于民族的土壤,并善于从民间挖掘和吸收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人公身上有着他自己的幸福主张。而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幸福从何而来?他们的幸福存在何种裂缝?这种裂缝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弥合的?抚摸幸福之脉络,昆德拉又提出了怎样的伦理主张?本文试析之。  相似文献   

20.
陈文增先生是优秀的艺术家,他不仅瓷器创作艺术海内外独绝,汉字书法艺术广受好评,其诗词创作风格更是自成一家,有着巨大的审美内蕴,也颇值得细赏和深入研究。主要表现有三:其一,鲜活如画,含蓄蕴藉,能够使读者由此诗展开对人生境界的追问和遐思,具有空灵飞动之美;其二,具有雄浑的气魄以及排山倒海的气势,不拘泥于风花雪月,而是具有现实内涵,抒写豪情壮志,具有雄浑劲健之气;其三,生动明朗,清新自然,具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洒脱之态。其中,空灵飞动、雄奇劲健是其诗词作品的主旋律,贯穿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自然洒脱则是其创作的和声与变调,是主旋律的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