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州夫 《先锋队》2011,(12):13-17
村级选举是党和政府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对农村和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改革起到积极作用。当前,各地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将全面换届。对此,我们应当未雨绸缪,尽早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党员群众的换届纪律教育,引导党员群众珍惜和行使好民主权利,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贿选行为的查处力度,保证本次村级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殷欣 《支部生活》2004,(9):38-39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农村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改革村级体制,撤销了13000多个村公所、办事处,实行村民自治,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健全、落实农村基层各项民主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农村村级管理体制和村干部任用机制。截至2004年6月30日,全省13172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已完成99.7%,各地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3.
正答:党的地方各级组织任期届满,应当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者提前换届选举,应当经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年。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实行差额选举。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选举应当充分发扬民主,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06,(7):45-45
村民代表在换届选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以往的换届选举中,都是村委会换届选举后再推选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这种操作顺序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新一届村民代表无法在换届选举中发挥积极作用,也较容易出现村民代表与村级新班子工作不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一状况,东丽区委、区政府决定在今年换届选举中把村民代表推选工作前移,先推选产生新一届村民代表,再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最后进行村党组织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1,(20):34-37
太原市:在全市村级组织中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之后,太原市将现有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整合为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对村级事务实施监督,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与此同时,太原市农村村务公开协调领导组办公室还下发  相似文献   

6.
历时两个多月,巩义市北山口镇顺利完成了2011年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全镇13个村通过选举,选出党支部委员68名,书记13名;选举出村民委员会委员32人,主任13人,副主任10人。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9月开始,我省村党组织(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陆续任期届满.将进行换届选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意见。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省农村按照新修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依法开展第七届村民委员会选举,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村民委员会。从这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出现的问题看,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努力提高村民委员会选举质量,进而推进村民自治,加强农村民主政洽建设,维护农村稳定,仍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当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者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当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人选,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组织党员酝酿确定候选人,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是如何产生的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一般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人数在500名以上或者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可以延期或提前进行吗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当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者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当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0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真组织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制度日益完善,选举活动不断规范,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较大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贡献。2002年,全国农村…  相似文献   

12.
韩艳波 《党课》2011,(7):73-73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超前谋划、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村级换届选举中的优势和作用。一是组织学习培训。他们向全县大学生村干部传达了省市换届工作的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党章、《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有关法规条例的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13.
近日,化隆回族自治县召开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对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化隆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换届选举领导机构,从县直单位抽调19名素质好、党性强、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科级干部和362名一般干部深入各乡镇开展换届工作。各乡镇也及时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召开乡、村两级干部动员大会,为换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县上召开培训会,对全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督导组工作人员、抽调工作人员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发放了《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流程》《青海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图解》等换届选举指导材料。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08,(5):10-11
第一部分党的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流程一、党代表大会组织工作流程(一)筹备阶段第一次请示阶段1.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召开党代表大会有关事宜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市)委员会一般于任期届满五个月前,其他党的地方委员会一般于任期届满三个月前,召开党委常委会研究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15.
从2004年开始,全国多个县(市、区)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2008年以来,湖北省宜都市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强化村务监督,增强村务透明度,以第七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并于2009年5月出台了《宜都市村务监督委员会规则》(试行),从产生途径、监督内容、运作方式、工作指导、约束保障等方面,创新村务监督工作机制,使农村民主监督体制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06年12月31日,辽宁省多数村党组织和第八届村民委员会的任期已满。为此,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全省到届的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要进行换届选举,并于2006年12月18日,向全省发出《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7.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使村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表现之一是部分地方村级后备干部在选举中大量落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反思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乡村的实际,探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求贤》2006,(5):18-19
材级组织换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为了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区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超前谋划。及早动手.在“深、实、细、新”上下功夫,切实为村级组织按届选举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淮水 《支部生活》2010,(2):31-32
今年1月至6月,我省将进行全省村级党组织和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涉及全省1.2万多个任期届满的行政村,115万多名农村党员和2400多万名选民,这是全省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加强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事关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20.
《党员干部之友》2007,(10):10-12
自2007年9月开始,我省村党组织(党支部、党总支、党委)、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两委")陆续任期届满,将进行换届选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