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2条》、《保护法》:台资的“保护神”、“催化剂”国家一贯主张并积极推动海峡两岸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和保护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投资。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人民书》提出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主张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两岸人  相似文献   

2.
<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受惠于2008年两岸"两会"回归会谈,当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启动,标志着两岸全面"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基本实现。这预示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29年之后,终于付诸落地。2018年12月12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在发布会上评价说,"2008年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3.
越东 《台声》2002,(10):10-11
实现两岸直接“三通”是祖国大陆方面的一贯主张。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提出希望两岸尽早实现通航通邮,进行经贸交流。1995年,江泽民主席在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指出,“两岸直接通航、通邮、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的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这些政策主张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得到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广泛拥护。祖国大陆提出,两岸“三通”应遵循“一个中国、直…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9,(1):89-90
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所首倡的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在2008年12月15日迈出历史性步伐,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陆续刊出由海峡两岸直接通航问答编写组编写的《海峡两岸直接通航问答》,全文共21问,本期先刊出5问。1.祖国大陆美于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一贯主张是什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1981年史月26日,邓小平指出,“‘三通’主要是先沟通海峡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往来,然后顺理成章地达到统一,这是一个步骤”。同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发表…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距今已有20年时间。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出的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实行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主张,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两岸民众的广泛支持。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三通”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靠泊大陆港口运送两岸贸易货物的台湾商船已超过400艘次,运送货物超过1000万吨,两岸间海上航运市场已初步形成。在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两岸局势逐步缓和,经贸关系不断加强,祖…  相似文献   

7.
早在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就殷切表达了和平统一祖国的真诚愿望,同时发出了两岸实现"三通"的倡议,提出:"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信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并指出:"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  相似文献   

8.
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由于台湾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状态,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两岸同胞处于隔绝状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为有利于两岸同胞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发展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常委会早在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时,就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实行通邮、通商、通航的主张。十几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两岸局势逐步缓和,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两岸航运市场也逐渐复苏,海上货运间接通航已经成为现实。但是间接通航毕竟无法适应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台湾当局的两岸不直航政策已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二十多年前,我国政府就已经提出为促进海峡两岸的相互了解与和平统一,实行“三通”,即直接通航,通邮和通商。但是,由于台湾当局拒绝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大陆倡导的“三通”一直未能实现,这引起台湾民众的不满。为了缓和这种矛盾,2000年3月21日,台湾“立法院”通过了“离岛开发建设条例”,规定在台湾与大陆全面通航之前,“可先试办金门、马祖、澎湖等离岛地区与大陆通航”,准许台湾附属岛屿金门、马祖与福建直接通商,通航,通邮,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台湾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即通邮、通商、通航,是我们党和政府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1月1日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的旨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主张。对年来,尽管受到台湾当局的竭力阻挠,但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三通”经过漫长的波折起伏,现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展现出令人欣慰的前景。通邮——两岸间的邮电往来频繁为了打破两岸间的邮电隔绝,我邮电部门于1979年2月率先向台湾开办了对台电报业务,3月和5月又相继开办了对台湾的长途电话业务和全面受理寄往台湾的平信…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之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大政方针逐步建立起来。《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提出了“三通”的倡议,明确指出:“台湾和祖国大陆在经济上本来是一个整体”,“我们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交流。这是相互的需要,对任何一方都有利而无害”。同时表示希望两岸能尽快通航、通邮。《告台湾同胞书》突破了两岸关系的坚冰,是两岸经贸交流的先声。20年来,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贸交流冲破了各种阻力,从暗到明,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13.
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49年,数百万军政及各界人士随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海峡的隔阻使两岸许多家庭承受了骨肉分离的痛苦。1979年1月,大陆邮电部门响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号召,提出为两岸民众信息与实物交流提供一切便利的主张,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两岸通邮的措施。两岸通邮先后经历了从单向通邮到双向非正式通邮、间接通邮、双向通邮的历程。经过近30年的努力,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在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举行。海峡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5,(2):90-91
台商春节包机是在两岸直接“三通”(指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尚未实现、空中直航无法进行的情况下,由广大台商和岛内有识之士提出。祖国大陆考虑到广大台商切身利益而务实促成的一项在春节期间运送台胞往返两岸的个案。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14,(12):67-67
<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49年,数百万军政及各界人士随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海峡的隔阻使两岸许多家庭承受了骨肉分离的痛苦。1979年1月,大陆邮电部门响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号召,提出为两岸民众信息与实物交流提供一切便利的主张,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两岸通邮的措施。两岸通邮先后经历了从单向通邮到双向非正式通邮、间接通邮、双向通邮的历程。经过近30年的努力,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在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举行。海峡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6.
赵辉 《台声》2009,(1):21-25
从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到如今已经30年。30年间,祖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在这30年的历史跨越中,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也扮演着其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之际,《台声》杂志特别专访全国台联创会会长林丽韫。听她讲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全国台联成立的始末,以及全固台联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30年中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台湾"总统府"资政林洋港2月15日表示,台湾应抓住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发表对台八点讲话的机会,赶紧和大陆直接通邮、直接通航和签订台商投资保障协议。林洋港强调,两岸可筹组合资的船务公司,把不利直航的因素一一克服掉,共同推动两岸直航。江泽民新春发表对台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是两岸经济发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近几年来,台湾同胞,尤其是工商界人士一直呼吁当局早日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今年,特别在江泽民讲话发表之后,台湾岛内有关直航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如一股暖风吹过海峡,吹皱了郁结的乡愁,吹融了坚硬的寒冰,吹开了两岸关系发展史的新页。此后,探亲潮以及随之而来的"观光潮""通商潮",让台湾海峡两岸的往来不断加深。40年间,两岸关系已深刻变化,《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两岸"三通"政策,如今早已成为现实,两岸也从不相往来,变成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钟视 《两岸关系》2003,(9):21-25
尽早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为了系统展示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积极推动两岸“三通”的善意和努力,全面体现两岸同胞期盼“两岸三通”早日实现的心声,经国务院台办新闻局、经济局的指导,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组织摄制了六集电视系列片《两岸“三通”》。现改编该片部分解说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15日9时40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2075航班飞抵台湾桃园机场。这是大陆第一架飞航"截弯取直"航路的两岸平日包机。这次飞行向世界宣告:中国大陆和台湾民众期盼30年的"大三通"基本实现。30年里,海峡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简称"三通")可谓历经曲折和坎坷。柳暗花明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