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最好形式,它贯穿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运行、民主政治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都需要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之所以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深层原因是中国人民没有从根本上找到改变前途命运的科学理论、政治力量、正确道路以及形成有效的社会制度。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干革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搞建设、抓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根本改变。实现这一“根本改变”关键在于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先进的政党组织,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日益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未来前进道路上,要继续牢牢把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保证朝着美好生活的目标发展,必须在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始终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现代化视野中,西方现代化模式建立在对科技进步与物质增长的显性高扬,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隐性遮蔽基础上。本质上,西方现代化的合法性叙事推崇的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剥夺,其必然深陷生态困境之中。中国基本的生态国情、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都决定中国必须走一条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在理论依据上,基于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对中国传统生态理念的汲取转化以及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面贯彻,我们党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突出位置。在实践路径上,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二元悖论”,依靠技术、制度与生态思维探索了一条内含生态正义的总体性现代化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标定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4.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重塑辉煌的主基调,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主旋律。在追求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神话,在坚持原则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规律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继承性与拓新性相统一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始终彰显人本逻辑、推进“并联式”发展、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利用和驾驭资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展现中国气派的全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在西方话语霸权下成立,是由于我国用发展着的实践解构了“文明基因论”“历史终结论”“国强必霸论”“文明冲突论”等一系列西方话语,从而建构了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化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突破,而且对世界历史时代的人类文明形态作出了积极贡献。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相比较,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在所有制、经济运行机制和国家治理体系等基本制度层面,而且在社会信念和社会结构层面,形成了“一体”与“多元”相结合、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主义新模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相比较,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继续保持国家政权对经济社会的主导性影响,另一方面则在行政性官僚控制与经济自组织成长的张力中形成了动态的平衡,形成了在经济绩效和发展效率上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模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时代“人类文明形态”的论述为参照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文明道路;其中所包含的非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政权结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指向一条克服现代化“负效应”、规避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内在对抗性的人类文明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发人力资源,释放人口红利,在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独特的历史命运,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之,上超大国土规模同时为中国带来了优势与挑战。优势是,可以动员的资源多、发展回旋余地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根本保障上不动摇,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性质不改、目标不变、动力不减、根基不动;要厚植中国特色,拓展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特色、发展模式、发展规律;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文明新形态、发展新路径、理论新观念;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拓展有组织、高质量、大格局的中国式现代化,从而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方向正确、特色鲜明、守正创新、持续发展的具有强大生机活力的新型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并且提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而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化应着重加强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对政治权力的有效监督以及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培育等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出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决议》,提出中国工会要“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的主题。要自觉坚持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下行动,把工会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和部署,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的光辉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地含容政治民主化。坚持推进政治民主化,就会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制度保证。我们必须勇于创新,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蕴含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扎根于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国具体实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一以贯之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2.
张波 《行政论坛》2022,(6):5-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追赶—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历经由被动卷入到主动谋强、由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由单一工业化到全面协调发展、由共性到个性与共性兼容的实践历程,成功探索出内蕴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出兼具民族特色与世界普遍意义的现代化范式,具有重要的原创性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探索不仅在事实上推翻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论调,而且冲破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认知误区,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新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不同于以往现代化模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意义在于:一是坚持现代化探索的自主性;二是坚持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三是坚持现代化动力的协同性;四是坚持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五是坚持现代化经验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13.
在走向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政治发展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政治发展战略,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照抄照搬别国的政治模式,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以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1]。历史和现实证明,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由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把握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才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回答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并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立了目标、途径、动力和前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在维护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必须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须也可以与保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并行不悖,应通过以扩大差额选举为取向的党内民主的建构来发展中国的民主。  相似文献   

17.
于晓媛 《理论探索》2002,3(3):53-56
自从 18 40年鸦片战争以来 ,现代化就始终是中国社会大变动中的一个根本性主题。工业化是使落后国家转变为先进国家的主要手段 ,是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曲折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时代主题 ,工业化发展又通过对时代主题的回应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目前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必须与城市化同步推进 ,同时推进市场化改革 ,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相似文献   

18.
闫晋虹 《学理论》2013,(22):45-46
农业、农民、农村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始终。不论是传统的农业文明,还是近现代的工业文明,三农问题一直是各个国家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在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重温经典作家对三农问题的论述以及我们国家领导人对此问题的实践探索,能够为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历史借鉴,同时,对我们完善马克思主义三农问题的理论宝库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探索过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形成内在规定性,内蕴着三重面向。从现代化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遵循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又扎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体现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有机结合;从社会主义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与推进现代化的双重任务,完成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由马克思视域中的“历时性”关系转向中国实践场域下的“共时性”存在,从而赋予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性质;从文明面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产生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不仅符合人类文明演变规律,其自身目的旨趣又推动和引领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充分彰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解安  林进龙 《理论探讨》2023,(1):147-155
乡村发展是比较中国式现代化和西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视域。西式现代化虽然实现了某种意义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但也陷入了牺牲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以迎合资本意志的陷阱。可以从西式民主边缘化农民利益诉求、新自由主义鼓吹土地私有化牺牲农民利益、资本排斥农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无序侵蚀农民生产生活空间、农村主流叙事剥离少数族裔农民等五个方面反思西式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伴随资本全球化过程,不少国家和民族对西方文明的吸收超出了借鉴的范畴,乡村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单一。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突显出自身的独特性。当前,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意志全面推进,不仅是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调整,也是党和国家对政治承诺的历史性实践和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发展道路表明,发展是全体人民的正当权利,既不应成为资本的附属品,也不应为少数人所把持和垄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