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亲爱的姐姐:接到你三月十七日的信,如命写了一封信等人来转给你,当时药还未收到,后来我托人寄一信给你,那天很凑巧的送药的朋友来了,我还未见到他。照郑先生说他很慌张,一交了药便跑了,这样那封信便没有给他。从他手里接到你的三月二十日的信。你二十日的信我读了知道你替我不安,我很感谢你。但如果你有了工作,你便安心去吧,不必为了我,我自己会懂得去处理自己的生活。今后的问题,也只有候命吧。  相似文献   

2.
梁衡 《新湘评论》2008,(9):51-52
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滚了十几年,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吧。”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用你的力。”黄河于是得治。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1949年,刚建国,我们没有海军。1.8万公里海岸线,无一船一舰。  相似文献   

3.
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滚了十几年,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吧。”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用你的力。”黄河于是得治。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1949年,刚建国,我们没有海军。1.8万公里海岸线,无一船一舰。  相似文献   

4.
西尧 《奋斗》2009,(4):61-61
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滚了十几年,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吧。”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用你的力。”黄河于是得治。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人是贫困的, 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主。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从本期起,本刊新设《穷人经济》栏目,希望关心穷人经济的专家、学者、领导多多来稿, 共同探讨这一世界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沐浴黄河的母亲洗去了尘世间的喧嚣躺在阳光温抚过的石台上你美丽的披肩发就垂成一匹黄果树瀑布躺进你宽厚仁慈的怀里我欣赏着你端庄的面孔浮出奶黄色的笑容我聆听你爱心跳荡的韵律是你月光下的捣衣声黄皮肤的黄河母亲我是吃你的乳汁长大的你塑造了我古铜色的体魄和性格我是听你哼的摇篮曲和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长大的我还用你教会的母语抒写祖先光荣的史诗在你搏动不息的血管里汹涌着民族永远奔腾的精神题雕塑《黄河母亲》(诗)@潘硕珍  相似文献   

7.
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主席和我聊天,谈他的志向,他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踏上道家的土地时,一位阿拉伯朋友问我:“你愿意见一见《从鸦片战争到解放》一书的作者吗?”我想起了那本书右上角那个陌生的名字——伊·爱泼斯坦。我按约造访了他。从此以后,我们之间建立了友谊。与其说友谊,不如说是我向一位通晓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士学习。他知识渊博,懂得许多种语言,能用英、俄、中、法文阅  相似文献   

9.
黄河高山上的雪莲可是你美丽而芬芳的笑容?黄河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可是你神采飞扬的身影?黄河大西北浑厚的苍茫可是你历经亘古的沉默?黄河陕北高原激烈的鼓点可是你内心澎湃的豪情?黄河大平原无边的祝福可是你胸襟坦露的真诚?黄河煌煌巨梦的发源地煌煌中华的缔造者你是雄诗你是长画你是浩歌你是我的爱啊黄河祖国腰身上飘舞的一袭黄丝带你一迎风抖动祖国就跳跃欢呼这最具民族色彩的装饰永远成了中国人眼中最亮的风景黄河,祖国腰身上飘舞的一袭黄丝带@王文海  相似文献   

10.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18):77-77
我过去吧丈 夫和妻子吵一架之后,妻子打电话给她妈妈。,“他又和我吵架了,我要过去和你一起住,”妈妈回答:“不.他必须为他的过错付出代价。我过去和你一起住。”  相似文献   

11.
领袖     
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做团队的老板还是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做领袖则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领袖则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要想做领袖,首要任务就是自我管理。我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这些“化学反应”是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我有什么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没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实用的智慧?我有没有面对顺流逆境懂得恰…  相似文献   

12.
“教学生学会做人”,是让学生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对公、对私,进而懂得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四有”新人。班主任工作的落脚点就应该教学生学会做人。 以师品影响学生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的特殊职业,教师的人品对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影响极其深远。教师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师品的重要表现。教师在工作中认真执著、关爱学生,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我任班主任时,有位学生由于英语成绩差,加之家里无力供他读书,打算辍学回家,挣了钱后再来读书。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他那渴求知识但又无可奈何的神情,便对他说:“你目前回家凭什么挣钱?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靠的是知识致富,你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一次乘车外出采访,同行的一位乘客对我说:“你把我们监察处长张兴华写写,他可是个众口皆碑的好同志。”职业的敏感促使我走近了他。已62岁的张兴华,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是唯一一位在岗的老同志。1987年,他由干水保业务改行干纪检。当时,因人员少,“文唱武打”...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4,(3)
<正>"咱救人不是为钱,也不是为表扬,那一条条活生生的命,决不能在我眼前消失。"朴实敦厚、乐观爽快,见到王金清,让人感到这个壮实的汉子有一种托靠和亲切感。今年41岁的王金清,是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万水泉镇第八农业分公司农民。他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从17岁至今,至少已从黄河里救出了150多人。他是个农民,是位个体经营者,却自觉担当着黄河义士的责任,他从未向被他救出的落水者及其家属要过一分钱,也婉拒一切酬谢。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的官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是过街老鼠,人人见了都忍不住要吐一口唾沫,然而,奇怪的是,许多时候,那些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人并没有将众人的白眼当回事儿,你吐你的唾沫,他做他的恶心事。甘肃省通渭县一些地方在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时弄虚作假即为一例。我们要根除此类行为,一方面当然要严厉追究那些具体的操办人,让他们懂得给老百姓办事弄虚作假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坚决惩处那些"不在场"却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1,(4)
毛泽东亲设便宴为他的警卫班长饯行延安时期,我们警卫班的老班长张瑞岐就担任了毛泽东的警卫员。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他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48年3月下旬,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离开陕北东渡黄河时,中央机关作了决定,陕北的同志如果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可以留下来不走。张瑞岐是陕北清涧县人,快30岁的人了,还没有结婚成家。为此,毛泽东也替张瑞岐着急。在我们就要离开陕北的时候,在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专门找张瑞岐谈了一次话。张瑞岐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以后,毛泽东对他说:“张瑞岐同志,我现在就要离开陕北了,你跟我有好多年了,你可以留在家乡不走。回到家里,你的婚姻问题也就能解决了,要不然,越走离你的家乡越远了。”而张瑞岐却不是这样想。他觉得,他是受陕北人民的重托来保卫毛泽东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怎么能早早地离开毛泽东留下来呢?所以,他坚决地向毛泽东说:“主席,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要把你送到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1月30日这天,我按照组织安排党员干部结对认亲。结对的是一位回族人。我向单位要了他的电话号码和地址,打了一个电话过去,问问他是否在家,他接到电话,对方传来亲切的声音:"你好,我是杨明,我在家,请问你找谁?""我就找你,一会到你家去与你认亲。""好啊!我等着你。"他家在五师八十六团幸福社区,距我家不是很远。  相似文献   

18.
正在毛泽东看来,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用"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述了黄河磅礴的气势。治理黄河一直是毛泽东牵肠挂肚的一件事。他不仅在著作中多次提到黄河,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次提到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号召要多关注黄河的治理问题。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黄河在他心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特殊的情结让毛泽东与黄河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让毛泽东的一生都心系黄河,但始终未畅游黄河也成了他一生的  相似文献   

19.
尤佳 《当代工人》2011,(15):50-50
别扭父女 我和我爸接触得很少,只有这样的印象:我小时候,管他要5元钱他给10元;我长大了,他时常问我钱够不够花。我小时候,他说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我长大了,他告诉我儿子还是这句话;我小时候,他总是一身水泥灰进家;我长大了,他开始穿李宁耐克到处显摆。这就是我爸。  相似文献   

20.
一 1945年8月的一天,我冀鲁豫军区回民支队刚从黄河返回驻地甘泉县王庄沟,就接到教一旅旅长杨得志的通知:要我跟他赶紧去延安。几天后,彭真同志在窑洞里会见我们。他说,东北已经解放了,急需干部,中央决定从回民支队抽调百名干部,由我带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