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勋 《当代广西》2014,(21):62-62
正【讲话原文】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引文延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云:"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段话的意思是,事物在其稳定的时候容易把握,在其还未出现明显征兆时容易谋划对  相似文献   

2.
刘锦涛 《公安研究》2013,(7):16-21,29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运行中的负面因素聚积到一定量之后裂变的结果,具有突发性特质。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维度是,在正确认知群体性事件的基础上,提高风险意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构建社会利益均衡与诉求机制、积极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等方面多维发力,防止各种矛盾和冲突因子积聚而发生"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提高对各类风险的预测、预警、预知、预防能力,真正做到虑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范于未然。视频技术可对公安治安管理工作关注的对象进行自动感知识别,基于“平安城市”“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建设的视频点位遍布城市各个角落,实时记录着社会治安动态要素。从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需求背景、视频技术在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应用、视频技术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等方面,对视频技术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国内要闻     
《当代广西》2014,(20):4-4
正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图为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供图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历时越漫长、队伍越壮大、考验越严峻、斗争越复杂,越能百炼成钢无比坚强?勇于彻底自我革命、善于解决现实问题是关键。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我们党总是不断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所以,总是能够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展望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依然需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把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6.
刘贵军 《传承》2011,(4):10-11
"依靠群众总是有办法的" 人民英雄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陈云同志在长期领导我们党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切身体会到,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智慧源泉。早在1939年11月,他在《开展群众工作是目前地方工作的中心》一文中就指出:  相似文献   

7.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4,(19):4-4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10月8日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新华社记者李涛摄过去,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辉煌。今天,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够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更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8.
注重增强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以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强化忧患意识,坚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强化执政本领提升,强化党的自身建设,矢志践行初心使命,推动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是一种源于历史使命感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忧党、忧国、忧民的意识。在历史维度上,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夺取胜利的重要经验。在现实维度上,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在党建维度上,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政治自觉。新时代背景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是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相似文献   

10.
增强忧患意识,是时代对共产党人的迫切要求。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当前党的作风的忧患主要表现在以"四风"为焦点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各方面的问题。居安思危,持久深入改进作风,要以"底线思维"看问题,以密切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三严三实"要求为准绳,以"抓常、抓细、抓长"为抓手。  相似文献   

11.
郭新民 《前进》2013,(11):7-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工会是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本质上就是做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自觉拿起群众路线这一利器,以"四个牢固树立"为切入点,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2.
增强忧患意识,是时代对共产党人的迫切要求。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当前党的作风的忧患主要表现在以"四风"为焦点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各方面的问题。居安思危,持久深入改进作风,要以"底线思维"看问题,以密切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三严三实"要求为准绳,以"抓常、抓细、抓长"为抓手。  相似文献   

13.
谷玲 《桂海论丛》2014,(6):121-123
"依法治国"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治国方略,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其时代内涵。文章着重对依法治国的三个问题作了阐述:一是对于依法治国中"法"的概念的再辨析,尤其是认清其两个突出的特点,以期务必强调对"法"达成广泛共识;二是对于依法治国中"依"的再解读,即从具体手段和措施这两个维度来探讨其实现路径;三是在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新要求和新思路的前提下,结合法治能力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不断提升来探讨当前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与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一场以"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为主题的"三思三创"教育实践活动,在宁波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改进作风的热潮。2011年的春天。宁波,春潮涌动。在年初的宁波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省委书记赵洪祝对宁波提出期望:希望宁波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于洋 《传承》2011,(13):2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在实践并将长期实践的常做常新的重要课题。着眼提高执政能力,要从政治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进一步增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五种意识"。增强执政图治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认知方式、思维方法,也就是居安思危,由安见危,在顺境中把握、预测各种隐含的问题、风险和危机。"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十  相似文献   

16.
石仲泉 《传承》2011,(7):4-6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引用《庄子·人间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语,来说明党的发展壮大——"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历史前行,我们党由"简"而"大"至"巨":从50多个党员发展到8000多万党员,从秘密小组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执政党,从为推翻"三座大山"而奋斗到为13亿人民的福祉而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华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相似文献   

17.
带兵之道,得之于严。古今中外杰出的军事家,几乎都把严治看成是队伍致胜的基础。战国时代魏武侯问当时名将吴起“兵以何为胜”?吴起毫不犹豫地回答:“以治为胜”,“严治之兵,天下无挡;无治之兵,百万无益”。我军的历史反复证明,坚持从严治军是提高战斗力的保证,是克敌致胜之道。 保安服务公司是我国新型社会治安防范组织。几年来的实践,凡坚  相似文献   

18.
冯昕 《中国民政》2013,(10):20-2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南省民政厅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要内容,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以集中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四风"问题为主要任务,密切联系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多种形式认真学,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就是党内民主,即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离开了这个本质与核心,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党自身也将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健全党内民主制度,注重党内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20.
张峰、罗文东在增强忧患意识的对话(《人民日报》2007年4月13日)中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同黄炎培谈话时,就曾分析过历史上朝代更替"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在革命胜利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