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由高涨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80年代以来,特别是苏东剧变前后,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倾向,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种潮流,也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个突出现象。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是怎样具体表现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倾向呢?应怎样总结出现这种倾向现象的经验教训呢?了解、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无  相似文献   

2.
一九一九年     
4月20—23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后改名为共产党)成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南各地先后建立了社会民主党组织: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1895年),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党(1896年),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1903年),达尔马齐社会民主党(1903年),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社会民主党(1909年)。1919年4月20日至23  相似文献   

3.
贾旭阳 《当代世界》2013,(12):76-76
10月26日,捷克议会选举结束。最大反对党社会民主党得票最多,获得众议院200个席位中的50席,赢得优先组阁机会。ANO2011党赢得47个席位,位居第二。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获得33个席位,位居第三。由于ANO2011党明确表示不参加组阁,社会民主党将很可能与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合作。社会民主党已与共产党展开组阁谈判。如果成功,这将是1989年后捷克共产党首次成为执政联盟成员。  相似文献   

4.
东欧国家社会党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原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二是历史上曾存在的老社会民主党的重新复活。这些党普遍以自由、平等、社会公正和民主作为基础价值观,主张多元化,在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主张走一条介于现实社会主义和现实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东欧社会民主党的演变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剧变后,中东欧各共产党纷纷发生“社会民主党化”。这种变化的根源、进程及趋势 如何?本刊特编发两篇文章回答这些问题。马细谱的文章从宏观上论述了中东欧各共 产党社会民主党化的历史原因及现实主张;张月明的文章则从微观上详细介绍了这一 进程在各国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特别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的关系是一对重要的甚至是影响全局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的关系具有独特的内容和特点,而对社会民主党及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性认知则是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逻辑前提。江汉大学舒新教授撰著的《承袭与僭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民主党及民主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论点。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民主党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 7月 2 0— 2 5日 ,中青年学者社会主义专题研讨会第八届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山西忻州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社、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编辑部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 ,忻州师范学院协办。与会学者对政党中性化、欧洲国家共产党的社会民主党化以及劳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传达了俄罗斯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发展现状 ,并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中青年学者社会主义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与其他左翼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洲处于左翼一侧的社会民主党人及其民主社会主义,是二战后欧洲左翼政治力量的主导因素。尽管人们习惯于把社会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共产党—欧洲共产主义、绿党—生态社会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左派运动等统称为左翼,但是通过对欧洲民主社会主义与其他左翼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欧洲左翼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甚至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对立。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 ,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大幅衰退 ,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经过调整改革后 ,日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等开始走出困境 ,尤其是共产党实现了跃进 ,这就使得社会主义势力仍然成为日本政坛牵制保守势力的主要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以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创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她已坚强地走过了70年光辉的历程。而1903年诞生的布尔什维克党,即后来的苏联共产党则已有88年长的历史了。但是,在近一个世纪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关于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究竟是依靠共产党领导呢?还是寄希望于社会民主党?这一争论与斗争一直没有停止。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欧洲受到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叠加影响,主流政党政策主张趋同化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结构异质化、政治议题多元化、选民偏好差异化的趋势,主流政党和新兴政党的选举表现此消彼长.欧洲社会民主党通过调整政策供给来回应政治议题、选民偏好、政党竞争等外部环境变化,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分化态势.当前,社会民主党的政策走向处于初步探索、局部调整的阶段,仍未明确形成具备创新性、系统性、连贯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框架,难以根本解决自身转型困境和治理欧洲多重危机.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的新变化对政党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新经济、新社会运动、后物质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媒体社会以及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对这些国家的政党 ,尤其是以社会民主党和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政党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外高加索三国独立后,三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处境艰难,发展缓慢.一些社会主义政党坚持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传统,成为执政当局的反对党,遭受政治挤压.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任务有社会民主党化的趋势,主张市场经济、混合所有制、多元民主政治,建立西方式民主和法制国家.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受民族、领土争端问题的长期困扰,"强总统、弱政党"的政治格局、"颜色革命"以及俄美土伊(朗)多种国际力量在外高加索地区的角逐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外高加索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这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大决战中,共产国际实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不仅动员各国共产党员积极奔赴反法西斯战争前线,而且及时抛弃成见,号召各国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及各种和平与进步力量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联盟,将各国共产党和世界进步力量汇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洪流中,共产国  相似文献   

15.
新斯大林主义的兴起。随着转轨期危机的延长,一些东欧国家出现了新斯大林主义抬头的现象。在东欧国家一些拒绝社会民主党化的极左派取得了剧变以来从未有过的进展。在摩尔多瓦,没有改名的共产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在捷克,捷摩共已接近第二大党。此外在一些国家,随着社会党执政的稳固与它的“中派化”,它左右两边的反对党势力也在上升,而比它左的反对党往往就是“传统左派”。  相似文献   

16.
捷共重新崛起的秘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即捷克和斯洛伐克3/4世纪的婚姻结束后7年以来,两国一起在深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中挣扎.在斯洛伐克,作为拒绝经济紧缩政策的牺牲品,弗拉基米尔@麦恰尔先生的继承者们的脆弱联盟由之受益的宽限状态已经结束.在捷克,共产党的重新崛起表明,社会民主党和保守党今后要共同实施管理的转变日渐被人们否定.  相似文献   

17.
苏东剧变后,持不同观点的人们对其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东欧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革命输出的结果,但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苏联对它们的态度的转折始于对"民族主义"的讨伐.东欧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合并并非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西欧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与挑战是全方位的:首先,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大调整,社会民主党的传统支持者受到冲击,对社会民主主义的认同感降低;其次,跨国公司大量的投资和生产基地的海外迁移,导致投资国税基缩小,税收减少,影响社会民主党对社会福利制度的维系与改革;再次,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欧洲一体化的推进,使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政策越来越丧失其独立性,而与保守党政策日益趋同;第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社会民主党的经济民主与社会伙伴关系政策难以落实;最后,社会民主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受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各国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乘机掀起阵阵反共浪潮,叫嚣"共产主义即将在全世界消失"。在这股狂风恶浪的冲击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有的放弃了共产主义的奋斗纲领,有的改变了党的名称和性质,还有的干脆宣布自行解散或集体加入社会民主党。但是,也有一些共产党,风吹浪打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原则性和无产阶级大无畏气概,坚决反击国内外反共  相似文献   

20.
当前拉美左翼政党的三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拉美左翼政党是指拉美各国的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民族主义党和新兴左翼联盟。自20世纪80年代起,深陷债务危机的拉美引进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但新自由主义并没有将拉美带出困境,反而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加剧,贪污腐败严重,失业人数增多,从而引发广大民众对传统右翼执政党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