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岳利鸿 《前沿》2006,(6):59-61
人力资源会计就是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反映人力资源的取得和运用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已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是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任鸿儒  丁勇 《前沿》2006,(1):55-57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中一个新分支。它主要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成本,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内涵的界定、计量、核算和报告理论,为人力资源会计地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崭新分支,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的是将人力资源不断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有关人士使用。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提供了新的契机。人力资源会计在目前究竟能为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人事主管提供什么帮助,笔者试就此类问题谈谈浅见。人力资源部门的性质和地位在传统观念中,人力资源部门只花钱却不创造利润。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绩效尽管多是无形的,如使员工士气提高,认同公司经营理…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力资源会计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理论。自1964年,美国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概念至今,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枧。  相似文献   

5.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关键资源的收益分配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务所内部治理的核心问题是收益分配问题 ,借鉴进入权理论通过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 ,提出会计师事务所的关键资源是关键人力资源 ,而关键人力资源应作会计师事务所收益分配的基础。针对关键人力资源的计量和监督方法 ,构建以财产股、岗位股、贡献股为收益分配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艳 《湖北社会科学》2003,(12):103-104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从投入角度核算企业在人力资产方面的花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反映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而劳动者权益会计,则是反映人力资源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参与企业的经济剩余分配,它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价值会计两种模式进行了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产权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议衍生金融工具最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其进行会计计量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公允价值作为现有计量属性的扩展,是一种动态的计量属性,笔者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和历史成本的局限性出发认识到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8.
技术商品的价值形成、价值计量等问题是技术商品理论中最基本、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技术商品生产、交换等方面的特殊性,并进行了一些有见地的研究。迅速发展的技术商品生产、贸易的社会实践强烈地要求人们去认真研究解决技术商品的价值形成、价值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以真正建立和不断完善技术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管理的基础理论体系,更好地指导其社会实践活动。本文试图引入以“释放劳动”为主的一组新概念,对技术商品价值形成与计量问题的具有本质意义的一般规定性与特殊性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个人保险代理人人力资源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它有利于防范个人保险代理人的短期行为,降低代理成本和提升保险公司长期价值。个人保险代理人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要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探索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股权、期权激励机制,逐步在行业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历史成本可靠性强一直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属性,但缺乏相关性。本文论述了公允价值存在的理论基础: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且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虽然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只要对其加以完善,依然是会计计量必不可少的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11.
白丽云 《前沿》2007,(3):190-191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也就应运而生。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源会计至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在于人力资源确认与计量的困难。本文简要了解了人力资源会计的演进、内涵及重要性,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标准,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金波 《前沿》2008,(7):145-148
高等教育是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源开发过程,将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之下,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实践基础。在人力资源开发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使学生个体价值、学校培养价值和市场价值三者接轨。为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做好两个转变,另一方面,要以整体性的观点,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三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正的实现和司法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掌握司法技术并具有独立司法人格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官队伍.多年来,人们更多地关注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以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却很少有人关注司法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问题,以求司法效益的最大化.文章以基层法院为主要视角,从司法人力资源开发的价值着笔,分析我国司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使之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大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是正确评估企业资产的需要;是维护公民正当权益的需要。为此在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组成的一个特别合约。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结合的过程就是创造实现价值(利润)的过程,创造实现的利润理应由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分享。问题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应如何计量?本文对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产权收益法”,并构建了一套基于当期收益的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何越 《湖湘论坛》2023,(5):116-124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之大背景下,数据资产计量问题成为广泛讨论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一项新型、复杂且无物理界限的资产类型,数据资产价值变现必须结合应用场景、区分决策场景和交易场景构建定价机制。数据资产计量方法选择上,应区分销售用和生产用数据资产,按照取得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则可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的复合型计量模式。销售用数据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生产用数据资产采用现值的计量方法;而对于无法采用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的其他数据资产,则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基于数据资产的价值难以构建量化标准、公允价值计量受到数据交易市场发展之限制、以历史成本计量无法准确反映数据资产实际价值等现实困难,应进一步推进数据资源市场发育和数字化定价,提高数据资产评估与价值量化的可行性,重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计量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大力推行人力资源会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是正确评估企业资产的需要;是维护公民正当权益的需要.为此在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陈洁 《求索》2012,(9):235-237
产权只有在市场中流转才能实现增值功能。产权流转包括完全产权交易和部分产权流转。普通的商品交易是完全产权交易,即买断商品的所有权。矿物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因其重要性,我国法律规定矿物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允许矿业权流转,即部分产权流转。本文拟从产权会计视角,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工具对这种特殊产权体制下的部分产权流转价值计量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企业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航 《人民论坛》2012,(11):44-45
对于在危机中实施收缩战略的中小企业来说,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依之进行有序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清楚实施收缩战略时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风险,把握价值定位,明确战略目标,做好组织调整规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调整,才能使人力资源结构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危机过后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现实造成了严重的分配不公,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非常突出。经济学界曾就此进行过持续而广泛的讨论,但始终没有解决问题。所谓的分配不公指的是平均主义、差距悬殊等问题,其实质就是工资与“劳”相脱钩,多劳未必多得,少劳未必少得,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归结起来就是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要想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劳”的计量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劳”的计量问题才能按劳分配。以往人们把劳动价值论归结为“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解决了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但它却解决不了今日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差别问题。因为劳动创造的价值往往包含在集体劳动成果之中,而从集体劳动成果之中却无法计量个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所以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出发解决不了“劳”的计量问题。这时,必须从现实出发进行理论创新,证明“劳动具有价值”,说明市场具有计量价值的功能,于是劳动具有的价值就能通过市场得到趋近准确的实现。可见,证明劳动具有价值后,分配不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