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亮亮 《学理论》2013,(13):100-101
转型时期的中国,失业、就业成为国家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难题制约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失业、就业无外乎就是社会背景下劳动者与工作岗位的冲突,换言之,劳动岗位的数量、性质与劳动者的需要并不符,因此,就业困难也就可以被定义为"岗位挤压"。劳动岗位挤压究竟有哪些功能?政府究竟怎样去解决劳动岗位挤压问题?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2,(22)
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 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 业的人页。《失业保险条例》所指失业人员只限定为就业转失业的人员。根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有老企业多,辽宁的下岗职工人数、离退休职工人数和享受低保(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均居全国第一位,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就业问题很严重 辽宁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离岗、失业和待业人员达312万人。截至到2000年底,全省离岗、登记失业人员和当年待业人员(新增劳动力)总数为311.9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就业问题与就业保障政策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残疾人群体是就业弱势群体,长期以来,有劳动能力(包括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主要通过在福利企业就业、分散按比例就业等几种有限的途径和形式实现就业。在社会转型期,残疾人群体面临新的挑战,形势严峻,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残疾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调整就业保障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 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状况不佳是当前普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目前,不少企业出现了劳动、收入、积极性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基本环节是:劳动积极性不高,尽管企业人满为患,也只得增加外聘劳动力;外聘劳动力的月收入高于正式工,于是尽管企业奖金、福利支出上升,正式工的积极性继续下降,造成了下一轮增加外聘劳动力的压力.其中有两种攀比机制在发挥作用,交互影响,一是劳动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外)祖父母提供的隔代照料支持对青年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通过建立隔代照料支持和女性就业决策模型发现,从经济学视角来看,青年女性劳动参与主要取决于其非农工作收入和幼儿照料成本的比较。进一步分析Probit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的结果发现,在中国,隔代照料支持对农业户口青年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较大。隔代照料支持显著提高农业户口青年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显著提高非农户口青年女性劳动参与率,但对其工作时间无显著影响。孩子年龄越小,隔代照料支持对青年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越大,尤其是对有0-3岁孩子的青年女性非农就业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上海为例,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础,以2017年上海市总工会的职工大调查数据为支撑,考察当前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层级,探索进入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福利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根据各种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可以将上海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三个层级,影响劳动者进入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等级。不同层级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平均收入差异是统计上显著的;同一层级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内部收入差异也很大,劳动力市场的层级越高,其内部职工的收入差异越大。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上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福利水平也是有显著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吴栋 《学理论》2010,(10):191-19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大学生失业现象,并且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失业主要是一种结构性失业。因此,试图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就业弹性理论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对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亚妮 《学理论》2012,(25):77-78
近年来,随着"4050"下岗、失业人员逐步进入退休年龄",2030"青年的就业问题成为新的难题。"2030"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为解决失业青年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青年劳动就业学术讨论会中,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題,进行了爭论,现综述如下: 一、关于失业与待业的异同点及其表述方法。这是讨论的重点,爭论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 (一)关于“就业”范畴的表述方法,有两种意见。一些同志认为:“劳动就业在狭意上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广义上说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工作。”多数同志认为,这样的表述不确切。因为义务劳动和义务工作人员,虽然都是社会工作,都与生产资料结合了,但是,并不属于就业。因此,就业这个范畴,应当是指“有劳动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在城镇中的就业状况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青年在城镇中是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他们虽然从事非农职业,但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与城镇青年在就业机会、就业类型、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天壤之别。本文在讨论了农村青年在城镇中就业的总体状况之后,认为农村青年在城镇中就业的主要问题是就业行为短期化、职业不稳定、流动性强、职业稳定感差以及劳动权利得不到合理保障。这些问题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的户籍制度,农村的土地政策、城镇的劳动制度等一些问题。也反映了进  相似文献   

12.
刘娅茜 《学理论》2011,(10):77-78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农民工失业返乡问题越来越严峻,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通过对农民工失业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包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劳动力需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培训机制、重点扶持自主创业五个对策;对农民工就业进行思考,为政府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并将继续遭遇就业冲击。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等青年劳动者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就业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下岗和失业职工相比已经明  相似文献   

14.
1、社会分配不公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劳动群众强烈不满的问题所谓社会分配不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不等量(质)劳动投入后,收入呈均等化趋势.二是等量劳动投入后,收入出现过大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分配的主要渠道有两条:对非农人员的收入分配主要通过对工资总额和工资增额的控制来实现;对农民的收入分配则除了基本固定的农业税之外,主要靠调整工农业产品价格比差来控制.这种传统的社会分配格局,从总体上看,基本上体现了社会分配诸多功能中最为重要的安全保障功能,即保证了社会大多数人能较为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劳动市场开始出现大量的非正式就业群体,由于社会政策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对这部分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德国、英国和丹麦的经验显示,弹性安全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新思维,中国社会政策应当从“就业保护”向“失业保护”转变,加强技能培训和完善失业保障体系建设.在实现途径上,应加强工资协商机制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协调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保障政策实施的一贯性,福利政策的转型需要将政治成本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青年就业是世界各个区域普遍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是:劳动力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青年获得了得到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他们的就业机会却没有成比例增加,无论是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贫穷的第三世界,就业不足或青年失业都是造成社会政治生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引起各国政府的严重关注。青年就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经济的衰落、政局的变化、心理上和文化上的异化、地理环境的差别以及战争等等,都会影响青年就业的实现,本文将就世界各地青年就业的状况,原因及各国的对策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7.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有力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在我国存在着大量劳动力的“虚假就业” (或称隐性失业 ) ,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却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成为目前我国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和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论就业优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未来5~10年最主要的风险是失业的扩大。未来中国需要消化的就业人口不仅包括800万尚未找到工作的下岗工人,每年城市的新增就业,还有1亿5千万的待消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造成了巨大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在未来5~10年,如果我们还按现在“增长优先”的模式,一方面社会在发展,产生了一批富有人群,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巨大失业人口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社会贫困地位,收入差距急剧拉大,可能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压力和挑战。从政治层面看,失业的大量增加会使社会不稳定,导致社会风险的产生:从经济层面看,收入两极分化以及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存在使社会购买力处于很低水平,内需长期低迷,强大的生产能力只能靠出口来支撑。但世界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吸纳也很有限。因此,高增长、低就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9.
当劳动力的实际受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时,会发生过度教育现象,持续性的过度教育对个体和社会都将造成重大损失。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项目2003年和2008年的数据,就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首职过度教育在1983年至2007年间的发生率、变化趋势及持续性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首职过度教育的发生率持续快速上升;(2)过度教育的发生与我国经济形势和劳动市场分割性特征关系紧密;(3)劳动力的过度教育状况具有持续性,且此现象在具有高学历的青年人群中尤为突出。上述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丰富有关过度教育的文献,并对促进我国高技能人才就业的政策制定和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供求状况 ,从总量上看 ,是处于绝对过剩状态 ,就业压力非常大 ;从结构上分析 ,大部分是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 ,社会所需要的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当前 ,我国面临新的就业高峰 ,存在着大量的失业群体 ,很多人没活可干。究其原因有 :一是因为“文革”期间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人口自然增长失去控制。这些新增人口近些年陆续进入了就业年龄 ,导致新的就业高峰 ;二是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实行优化劳动组合 ,纷纷裁减人员 ,劳动力的组织和管理更趋合理化 ,人浮于事的现象大为减少 ,客观上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