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彭雪枫(1907-1944),原名彭修道,河南省镇平县人。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大队政委、师政委、师长、纵队司令员、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北方联络局局长等职。1938年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统战委员会主任。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先遣大队司令兼政委、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政委等职。1944年9月11日,在指挥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殉国.年仅37岁。  相似文献   

2.
正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立下过赫赫战功,被毛泽东和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在牺牲前的3年时间里,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的彭雪枫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抗击敌人及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之中。今天,在淮北大地上,彭雪枫的许多事迹仍被广泛传颂。透过这些事例,一位勤勉上进、有勇有谋、一心为民的青年将领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雪枫与九月     
又是九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为国捐躯已经半个世纪。 从镇平七里庄到夏邑八里庄,从丁未九月到甲申九月,彭雪枫走过了37年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经历了38个九月。九月,他呱呱坠地;九月,他英勇殉国。在彭雪枫人生旅程、战斗生涯中,多少辉煌都闪现在金色的九月。  相似文献   

4.
彭雪枫,河南镇平县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他率领部队转战豫南、豫东、苏北等地,屡败敌寇,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彭雪枫还得到一份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结识了妻子林颖。  相似文献   

5.
正2001年2月,中央军委指示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负责,编写一代名将彭雪枫的官方传记。2004年2月,历时3年的《彭雪枫传》终于面世。作为军迷,我自然先睹为快。在阅读《彭雪枫传》时,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跃入我的眼帘:王国华。在《彭雪枫传》中,有这样一句介绍:"王国华,曾任豫南新四军老八团的政治  相似文献   

6.
<正>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前线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1945年2月7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追悼彭雪枫大会,明确指出:“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彭雪枫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7.
彭雪枫夫妇的补钉被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彭雪枫一向生活俭朴。他的爱人林颖虽然出身在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但在彭雪枫的影响下,也长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1941年,已经34岁的彭雪枫与林颖结婚。当时,彭雪枫唯一的一床被子还是几年前别人送给他的,已...  相似文献   

8.
<正>1939年春夏之际,新四军彭雪枫游击支队第一次进军淮上,四打怀远县城,在淮河里击毁日军汽艇,拔掉安乡、上下桥、沙沟、苏集等日伪据点,不到半个月,控制区域南到淮河沿岸,东到津浦铁路,兵临怀远县城。1940年6月,新四军彭雪枫部与八路军黄克诚等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第二次进军淮上创建淮上抗日根据地。四纵队司令部就驻在怀远龙亢钮家湾。在龙亢镇组  相似文献   

9.
叶子 《党史纵览》2007,(9):24-31
彭雪枫在新四军任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担负一个独立战略区的领导工作期间,创办和建立了骑兵团、《拂晓报》和拂晓剧团,人们称之为彭雪枫师长的"三件宝".  相似文献   

10.
正韩士英,新四军老战士,1922年生于安徽省怀远县柳沟乡周大巷。1939年6月参军,1944年入党,1946年复员退伍返乡。当年,他曾跟随彭雪枫转战豫皖苏各地,担任过司令部司号员、警卫员,亲眼目睹了彭雪枫在战场上的指挥风采,也亲身经历了其牺牲的全过程。如今,93岁高龄的老人回忆起来,那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仍历历在目。彭雪枫:"就叫韩士英吧"我原名叫韩士清,今年93岁。1939年6月,新四军彭雪枫游击支队第一次进军淮上,游击支队二团滕  相似文献   

11.
1944年9月1日,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率部与日伪军作战中牺牲,时年37岁.  相似文献   

12.
彭雪枫是我军历史上一位著名将领,牺牲前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他从1925年参加革命到1944年壮烈牺牲,20载如一日,“对党忠贞,为民赴汤”。他身经百战,像彭德怀那样英勇顽强;他文才横溢,满腹经纶,又与陈毅军长齐名,素有“儒将”的美称。他曾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好榜样”。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上,不仅记载着他的丰功伟绩,而且也记载着他与林额同志的忠贞爱情。1984年初春的一天,我怀着由衷的敬意,采访了刚由匈牙利回国度假的林颖同志。她听说我正在写长篇传记文学《一代名将彭雪枫》、编注《彭雪枫…  相似文献   

13.
革命者总是以革命事业为重的。在彭雪枫与林领的密月中,盘踞在苏北的苏鲁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奉蒋介石之令,与津浦路西汤恩伯、李仙洲部以及桂军李晶仙、李本一等部密切配合,企图从东西两路对我新四军二师、四师实行夹击。韩德勤先派他的保安六旅旅长兼三纵队司令王光夏,率部控制运河两岸,在穿城、王集、陈道口一线构筑碉堡,切断新四军二师、三师与四师的联系,准备大举进攻。这时,新四军军长陈毅电令彭雪枫师长率领两个团挺进陈道口,协助他指挥四师、三师、二师各一部攻打王光夏。彭雪枫接到电令,立即跨上他的“…  相似文献   

14.
张治宇  李向阳 《湘潮》2006,(6):55-56
彭家连是彭雪枫于1944年8月亲手培养起来的一支由彭家子弟组成的抗日武装,它的成长凝聚着彭雪枫的心血。1939年初,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永南书案店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当时,陈振纲等部盘踞在永北的薛湖、洪湖口、王河、北镇一带,鱼肉乡里。前、后彭沟涯村有800多户  相似文献   

15.
第七回 办事处接待各界来客 彭雪枫宣传中共纲领 以彭雪枫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公开“挂牌”,在太原各界和山西民众看来,“八办”就是共产党,共产党代表抗日。因此,各界代表纷纷找上门来,向彭雪枫求教团结抗日大计。彭雪枫和“八办”工作人员主要致力于中共与阎方上层的统战工作,但同时也要热情接待来访的各界代表,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发动全民团结抗战。 1937年8月底的一天,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邀请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去作报告。当彭雪枫出现在国民师范礼堂的讲台上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因为决死队绝大多数人从未目睹…  相似文献   

16.
曾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好榜样”的彭雪枫,是我党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938年春夏之交,徐州、开封相继失守,豫东皖北沦陷,日军打通了津浦线,并控制了三条交通线。党中央、毛主席及时提出了向鄂豫苏皖四省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彭雪枫奉命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六支队、新四军第四师),从河南竹沟开赴豫东皖北,进行敌后游击战争,为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根据地作  相似文献   

17.
张学忠  张威 《党史博览》2007,(9):11-12,21
一 1944年9月10日. 夏邑县彭沟涯小学一间教室里,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和政治部主任吴芝圃正在听取九旅二十五团攻打八里庄李光明部作战计划的汇报.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多年,翻览史料,阅见诸多开国将帅当年与百姓鱼水深情般的感人故事,每每读来,叹为观止,受益匪浅。彭雪枫扶麦苗农家出身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视  相似文献   

19.
新四军第四师部分老战士历时一年编写的《抗战在淮北》回忆录第一辑,444千字,最近由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新四军第四师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后成为劲旅之一,在八年抗战中参加过大小战斗3000多次,歼灭敌人60000多人。编写此书的老战士们以此书纪念为创建淮北抗日根据地而壮烈殉国的彭雪枫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期间,彭雪枫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他率领四师主力部队活动在豫皖苏边区,开辟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当时豫皖苏边区处于敌人后方,沿交通线的重要城镇大都被日伪占领。当地军民经常受日军侵扰,生活特别艰苦。在生活困难、战事紧张的情况下,师长彭雪枫时时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处处克己奉公,廉洁从政,不搞特殊化,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