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成学 《当代广西》2014,(18):51-52
正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9周年的纪念日。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中国人民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反侵略战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历史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历史,广西和广西人民对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坚持战斗赢得胜利(连载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梅日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我们热烈庆祝这伟大的胜利!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抗日战争是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民族牺牲。中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5.
张肇俊  李军 《政策》2005,(9):8-1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伟大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那场血与火的战争中,英雄的湖北军民同仇敌忾,团结一心,为赢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荆楚大地上铸就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6.
2014新法     
《人民公安》2014,(24):22-25
<正>1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014年2月27日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指出,为了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英烈和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九月三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在这一天庆祝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场反侵略  相似文献   

8.
《北京观察》2015,(9):62-65
<正>8月4日上午,"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展开展仪式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举行。此次书画展由中国政协杂志社组织举办,是全国政协办公厅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其目的是纪念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现70年前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壮烈篇章,讴歌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不屈精神,抒发中华民族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景和开创未来的时  相似文献   

9.
中共柳州地方组织自1926年7月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79年的光辉历程。在79年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地方基层组织,柳州党组织从成立之初的几名党员发展到16万多名党员,从一个弱小的政治力量成长为领导柳州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这是柳州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不畏艰辛、前仆后继、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缩影。这个胜利是柳州人民的胜利!在这79年的历…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着我国六万万人民的意志,于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日,庄严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革命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中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产物。这个宪法确  相似文献   

11.
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本刊评论员5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既为世养人民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又开创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赢得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先河。50年后的今天,我们和世界人民一起,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相似文献   

12.
方涛 《新东方》2013,(4):5-8
92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2年的奋斗历程表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3.
皋蘭县的三年发展規划,是在1954年12月間提出,经毛主席亲自过目,并加注批语,对皋蘭垒县人民鼓舞很大。三年来,全县人民在中共皋蘭县委和县人民委員会的具体領导下,不断地克服右倾保守思想,以頑強的精神艰苦奋斗,终于胜利地实現了这个規划。現在,正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地庆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时刻,皋蘭全县人民以他们的努力成就,来报答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全县的十年远景规划又已制定,全县人民又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始为突现更美好的目标而奋斗了。我们庆贺皋蘭县人民已经取得的成就,并祝你们胜利再胜利,跃进再跃进!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有效保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是我们党成熟的表现,也是中国人民最大的幸事。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辉煌历程,90年的历史,是一部胜利的历史。其胜利主要表现在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奋起抵抗,经过8年的浴血战斗,最终取得了彻底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年了,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七十年的历程和风风雨雨,雄辩地证明了我们党不仅能胜利地领导中国革命斗争,而且能胜利地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在,我国人民正向着发展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与世界人民同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特约撰稿人吴静哲今年,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要以各种形式隆重纪念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0周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之相始终,因此,中国人民将与世界人民同庆。50年...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长达14年无比惨烈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六年局部抗战和八年全面抗战,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9.
倪健捷克 《统一论坛》2005,(5):32-32,33
1945年8月15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同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远比自己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伟大奇迹。一洗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民族精神空前高昂,被割让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宝岛台湾重回祖国怀抱,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败走向振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御外侮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台湾光复60周年,就是要弘扬中国人民在八年抗战中所…  相似文献   

20.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5月9日成为粉碎法西斯德国的胜利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签署投降书,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今年5月9日,俄罗斯将在首都莫斯科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庆典,目前至少有49个国家首脑表示参加。联合国成立60周年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10月,联合国大会把10月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