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究竟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仍存在很多争议。无论从学理视角还是实践层面,讨论国际社会是否存在其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的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概念入手,通过对“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逐层论述,分析“国际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层次结构以及作用,对“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存在以及相关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人民法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建设国际旅游岛需要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诚信的社会体系,要求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确保社会稳定,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梁薇 《今日民族》2008,(11):51-53
国际领域国家权力的调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原本属于国家独享的权力,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权力。冷战的结束促使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运用国际机制有利于国家利益的维护,国际机制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参与国际活动,让渡部分权力在国际社会逐渐成为国家自觉自愿的选择。由此,国际机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娄亚萍  刘杰国 《前沿》2008,(3):132-135
国际干预是指国际共同体以国际社会的名义,通过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各种手段,对某一国家违反国际规范和国际共识的行为的过问和制止。近年来,国际干预成为国际政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而当今的国际干预由于其合法性、公正性、有效性,在伦理上陷入困境。这需要在伦理上形成一个国际干预正当性的标准。国际社会应该保证国际干预动机正义、主体合法、手段合理、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   

5.
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已成为国际共识。国际社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防扩散体系。国际防扩散体系在防止和延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顺善 《求索》2008,(3):132-134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间多边关系发展的产物。国际组织作为一种国际合作的机构,必须具有相应的法律基础和一定的法律行为能力,才有可能持续其对内对外的各种活动。随着国际组织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参与者,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逐渐得到了国际法的承认。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社会中,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所起作用的范围逐渐扩大将是国际组织法律人格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国家和国际体系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近代以前,中国是区域性国际体系的中心国家。近代以后,国际体系出现整体化和全球化趋势,将所有国家纳入其中。因此,从根本上说,中国近代以来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总结应对国际体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外交思维,增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在制定国际秩序方面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中国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高瑛玮 《前沿》2014,(15):93-94
《社会责任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国际社会多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的最好总结。它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也不是一个认证标准,然而,它展现出国际社会对于社会责任的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为各国建立和完善本国的社会责任规则体系提供了一个出色的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际反恐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与国际社会反恐合作的发展恐怖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从国内走向国际。随着国际恐怖主义蔓延,国际社会在加强国内打击恐怖行为的同时,开始了对合作反恐的摸索与尝试。20世纪60-80年代的合作,大致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以联合国为舞台,营造国际反恐合作的舆论。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首次把反对恐怖主义的合作问题列入大会的议程,并同时成立了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特设委员会,以研究恐怖主义的危害,推动国际社会的合作。1973年、1979年、1982年的联大均通过专项的反恐公约和大会决议。二是列入重要国际会议的议程,…  相似文献   

10.
卢志强 《阵地与熔炉》2002,(4):32-34,58
世贸组织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协调与管理机构,不仅是国际经济活动规则的制定者,而且还是国际经济合作的推动者和国际问贸易纠纷的仲裁者。在经济竞争日益取代传统的政治与车事角逐而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焦点的今天,拥有140多个成员国的世贸组织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主流社会的代名词和维护当今国际体系稳定的重要支柱。不加入世贸组织这个“经济联合国”,就无法有效地捍卫自己的合法经济权益,无法分亨全球经济发展的红利,也就意味着被国际社会孤立和遗弃。  相似文献   

11.
在界定国际犯罪时,应当从两重性的视角出发,并抓住国际犯罪的国际性特性。所谓国际犯罪,是指严重危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依据国际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有三:即国际危害性、国际公认性和应受国际责难性。其中,国际危害性是国际犯罪的本质特征,而国际公认性与应受国际责难性密切相关,二者共同构成国际犯罪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2.
《警察技术》2008,(4):78-78
当前。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不断增长,反恐应急和预防爆炸等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举世瞩目,安全保卫工作尤为重要,安检排爆工作作为安全保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大型国际活动的顺利举行,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3.
民谚识阴晴     
徐娜 《中国减灾》2005,(3):18-18
2005年社会捐助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具体体现在:1、社会捐助工作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2、社会捐助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3、社会捐助工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4、社会捐助有着强烈的社会需求;5、社会捐助工作政策、法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的人道主义援助也是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国际慈善捐助活动必将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4.
美英联合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不仅给国际社会爱好和平的愿望以践踏,而且也给国际和平与安全环境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国际社会反战和谴责之声此起彼伏。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也将是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的主题。如何实现这一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目标.就必须跳出当前“国际法”所维持的国际和平格局,走向“国际伦理”的新时代。就目前世界和平的现状及其基本准则而言,其思想基础基本上是西方近代社会产生的“国家权利”观念。这一国家权利观念直接是从康德的“主权国家”引申出来的,而康德的主权国家概念是来之于卢梭的“契约论”,是把“个人权利”概念运用到国际关系上的结果。在这一观念指导下,产生了现代国际社会的“国际法”。无庸置疑,现代的“国际法”为当今的国际和平…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举世瞩目。我们要围绕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把办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更加奋发努力、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筹办工作,努力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办成国际社会满意、各国运动员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体育盛会,切实履行我们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20国集团峰会、亚欧峰会、金砖四国财长会议等国际会议呼吁,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刘波 《人权》2011,(5):41-44
人权作为一个伟大的名词和崇高的目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舞台上的某种不容置疑的主流话语。④这种主流话语已内化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当前国际社会正经历着价值观念的深刻重组转型,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新的规范互动产生出的国际人权规范,是法律与道德基础上的再建构。因此,分析这种支撑国际社会人权规范运行的社会化动力因素,在相互依赖的今天,更越发显示出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绿色消费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成为国际消费潮流。改变传统消费模式,培育和引导绿色消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武汉加快培育引导绿色消费在当前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部分高校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题,人才的供需失衡日益凸显。国际商务人才的供需失衡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一方面严重阻碍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另一方面制约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进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