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坚  邹涛  徐静村 《检察风云》2006,(21):52-53
最近,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中共中央立案检查,由此引发了针对"一把手"腐败的新一轮讨论热潮."一把手"腐败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腐蚀党的躯体,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党的最大危险和破坏社会和谐的最大毒瘤,因而监督"一把手"已成为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中纪委三次会议后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更是将"一把手"列为监督重点.该次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建设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制约,形成权力正确行使的有效机制.如何监督"一把手"?本期大讲堂将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陈良宇韩正等领导在洋山视察调研亲切慰问各路建设者和创“双优”活动检察官□文/潘仲华 摄影/夏林杰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委副书记罗世谦,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德官,副市长杨雄等领导,来到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工地,实地观  相似文献   

3.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及上海社保资金案等严重问题被中纪委立案查处,再次把人们的视线聚焦到了百姓的活命钱——社会保障资金上。上海社保资金案的核心人物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祝均一,指使上海市社保局下属的企业年金中心,一共向福禧投资拆借36.5亿  相似文献   

4.
两个"三位一体"   2006年末的上海滩迎来一个暖冬,上海社保系列案的爆发让这个城市处于中国反腐风暴的中心.在前后几个月的时间里,陈良宇、邱晓华、张恩照、王昭耀、何闽旭……以一种令人不堪的角色走上舆论前台.……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陈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陈良宇同志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同志上海市委书记、常委…  相似文献   

6.
司法     
《江淮法治》2008,(9):4-5
陈良宇一审被判18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4月11日下午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陈良宇犯受贿罪,数额特别巨大;犯滥用职权罪,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7.
人物     
陈良宇:上海“地震”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周末召开会议,审议了中纪委《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第二天,新华社等各主要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对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违纪事件进行立案调查,免去其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的决定,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其领导人在国家中的重要位置,上海市委书记的职务往往能通向更高职位,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曾担任过上海市委书记。时任上海市委书记,59岁的陈良宇还…  相似文献   

8.
一些被查处的贪官是先贪污受贿后有情妇的,如陈良宇、刘志华、段义和;有些贪官是先养情妇而后才贪污受贿的,如湖南省绥宁县委原书记陈小松.陈小松正是为了摆脱情妇刘某的纠缠,才走上了受贿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生民"具三层含义,即初生之民、生民之道以及为天地所生之民."民"观决定"治"观,对治理对象的不同认识,决定了治理的不同模式.对"生民"的治理必须合乎生生之道,体现为不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生民经济"和不同于民本论的"生民论".重提"生民",是为了探讨中国传统政治的多重内涵以及"人民"的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人民"再度回到今天中国政治生活的中心,是在革命与文明的关系格局中对隐藏于历史深处的生民论的接续.  相似文献   

10.
社保风暴     
在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发展历程中,200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2006年的下半年,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上海市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等多名上海官员因涉及违规操作,将32亿社会保险基金挪用于房地产等事业的开发而被免职,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社保基金问题的更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11.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本目标.200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吉林经济要由"快走变快跑".我省的公证工作如何在经济"快跑"中有所作为?这是公证工作新的课题.根据我省公证工作的实际情况,把提供"反担保"公证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抓出成效,对解决企业资金注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进而促进资本流动,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却做梦也想着整顶"乌纱帽",哪怕是个村官也好歹是顶"乌纱"."绿帽子"与"乌纱帽"这两顶特殊的"帽子",对中国男人来说无疑是一悲一喜.说到这两顶"帽子"的来龙去脉,则各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  相似文献   

13.
"入世"与中国宪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对中国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入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对此作出回应.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入世"给中国宪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换届之年,严惩"官场经济学"成为反腐重要工作.   2006年1月23日和7月19日,中纪委和中组部两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各地各级党政机关出现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进行通报.这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  相似文献   

15.
"灋"字的形成代表了先人对文字形成时期有关法现象的朴素认识,探究"灋"字的起源与古老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法文化有意义的一个切入点.古文字在战国至西汉中期在形体上发生演变,而古"灋"字在这一时期也逐渐演变成"法",在目前出土可见到的实物材料中所见法字,可以为我们大致展示出这个演变的过程.从"灋"到"法"的变化,一方面是古文字演变大趋势使然;另一方面又是因为同时期与法律相关的社会基础情况与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使法字所表示的字义相应变化,从而成为推动在日常使用范围中今"法"到逐渐取代古"灋"的强大内因.所以,古"灋"到今"法"之变化,是继考察"灋"字字源后,研究中国传统法文化在秦汉之际发展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近期<嘹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从级别最高的成克杰、陈良宇到李嘉廷、王宝森、胡长清、孙善武、杜世成、庞家钰、陈绍基、王华元、许宗衡,还有李真、慕绥新、马向东以及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守业、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和副院长梁福全、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重庆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张宗海、天津市原政协主席宋平顺等一大串腐败省部级、厅级高官,到一般的农村副科级干部,95%背后有"情妇",罪名总和"生活腐化"难脱干系.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研究以及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刑"与"非刑"之间的区别都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包括美国法在内的很多法律体系当中都出现了"刑法民法化"以及"民法刑罚化"这样的两种并行趋势,从而使得原本尚属明晰的"刑"与"非刑"之间的区隔变得愈发模糊.美国法"刑"与"非刑"关系传统界别往往关注二者之间责任类型的不同归属、行为性质的不同认定、立法目的的不同设定、救济模式的不同特质以及救济程序的不同厘定.本文通过对美国法"刑"与"非刑"二元分野合理性的反思与追问,着力对于美国法"刑"与"非刑"关系之间的模糊地带,特别是所谓的"惩罚性民事制裁"问题加以深入研究,继而从一个更为深入的层面对这一问题加以明晰.  相似文献   

18.
足球"黑哨"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面对足坛"黑哨"的现状,司法应该介入.但是,只有明确"黑哨"行为可以构成什么犯罪,司法介入才有法律依据.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并不完全等同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和理解的国家工作人员.中国足协具有两重属性,其职能的本质是行使法律授予的对特定行业的国家公共管理权.全国职业足球联赛的裁判属于"依照法律执行公务".裁判员吹"黑哨"的,应该按受贿罪处罚.  相似文献   

19.
王兴运 《河北法学》2001,19(5):134-137
法学界人士普遍认为,"法律关系三要素说"是公理,是一道不需要再加以证明的命题.但是,这一学说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全面论述该学说存在的理论缺陷和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学说进行了批判,并提出法律关系"主体客体"二要素构成新理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法律"一词是如何使用的,在中国的康熙时期和孟德斯鸠时期进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之间存在间接而又重要的联系.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并且深入理解"法律"一词的"世界流通"问题,进而从新的角度理解中西法学关系.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近代这段历史研究有着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