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07,(10):44-44
中纪委领导同志近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办事公开为重点.继续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要通过政务公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公开促监督,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以公开促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公开带服务,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政务公开是政治公开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公用事业部门制定法律规章、设置机构、分配权力、安排人事等过程,以及国家公务人员的活动、政绩向人民群众公开。表现为行政过程由一种政府自我运作的相对封闭形态走向政府面向公众的相对开放状态。在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政务公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舒平洋 《世纪桥》2011,(3):132-133
政务公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树立政府透明、开放的良好形象,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必将有助于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本文深刻理解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作用和必要性,从政务公开的角度,对加强政务公开可以有效实现服务型政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付宗垣  周雷 《学习月刊》2014,(23):34-3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我们注意到,自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减少与下放行政审批项目一直是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的重心。这对于治理和预防由滥用审批权所造成的腐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邹伟 《当代贵州》2007,(15):31-32
现代法治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政务公开是减少行政争议。实现社会和谐的减压阀;是使行政权受监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将政务公开与法治进程结合起来。从法治政府的视角探讨政务公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相对人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过程,公开有利于行政相对人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其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抄录、收听、观看等多种形式,依法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和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政府拥有的信息公开请求的权利,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世界各国都用法律的形式对此加以规定,以保证公众的信息获取权。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需要选择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的专门法律。我国尚未制定有关政…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新疆建设综合行政服务中心,既是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效能、打造服务性政府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途径,更是落实党的根本宗旨和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杨超 《新长征》2009,(12):25-26
大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切实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推进行政审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政务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小平 《新视野》2007,1(6):45-47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党执政方式转变的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政府自身建设的内在规律。加强和改善政府作风建设,从体制上入手,更接近本质。政府作风建设必须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基本方向,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建立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开和相互协调机制,推进行政民主和政务公开,这些举措都将有效地促进政府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顾栋 《探索》2002,2(3):46-48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行政文化重构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本、契约管理.观念性行政文化重构的核心在于扩大民主、政务公开.规范性行政文化重构的关键在于诚实守信、科学决策.物质性行政文化重构的动力在于网络行政、建设电子政府.  相似文献   

11.
刘晓一 《实践》2011,(11):42-43
“敞开一扇门,群众可以与政府坦诚相见;推开一扇窗,群众可以将各种政策信手拈来。”当行政审批和政务公开越来越被广大群众关注的时候,政务服务中心渐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几年来的探索,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1今年要在县级行政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县以上各级行政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共服务业及事业单位,都要推行政务公开,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县以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成立以行政正职为主要负责人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政务公开及时、顺利推进。在公开有关事项及目标要求的同时,要公开相关分管领导、分管业务部门和具体办事人员的姓名、职务、职责,公开联系电话或举报电话,以便群众监督;要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服…  相似文献   

13.
前全国许多地区的政府机关都在推行政务公开。有的地方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探索实现政务公开的形式,开展得比较好,收效比较大,社会反响很好。也有的地方由于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致使政务公开流于形式,形成表面的公开而实际上的未公开。因此,很有必要探讨如何有效地推进政务公开。 明确公开的内容 一般讲,政务公开是全面的。全方位的公开。既包括政府机关具体行为过程的公开,也包括其行为所依据的信息资料的公开。既包括在本系统、本机关内部的公开,也包括向社会的公开。具体说来,其公开的内容有:第一,与国家政府机关政务…  相似文献   

14.
曹敏 《奋斗》2008,(2):30-3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从十五大到十七大,对政务公开的表述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政务公开的推行,意义重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政务公开的宗旨不明、内涵模糊,不能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及其每个职位的职权相结合,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是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力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和快捷高效的行政管理方式及运行模式;践诺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部门责任公开道歉制和公务员责任行政赔偿制;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6.
论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务公开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实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电子政务是重要的载体,是政府管理模式的内在基础。实行电子政务,可以改善政府公共服务,降低行政成本,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应强调安全为先和标准化原则。  相似文献   

17.
“裸体”,让白庙乡一夜之间闻名全国。其实。这一举措并非偶然,它与巴中市多年来推行“阳光政府”的努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阳光政府最根本的特质是透明,它要求政府必须在阳光下行政,实行政务公开,使人民充分享受知情权和监督权。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实施的政务“六公开”,一般是指政府文件公开、重大决策过程公开、政务活动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公开、处理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18.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6,(22)
我国政务公开已形成五个鲜明特点一是中国政务公开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当前又处于社会转型期。因此,推行政务公开采取了先行试点,典型引路的方法,逐步地拓展工作面,持续深入地开展工作。二是注意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在推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注重围绕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促进作用。三是注意与发…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推行政务公开,促进依法行政,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于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济南市民政系统作为在全国较早推行政务公开的基层单  相似文献   

20.
政务公开对于提高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作用。政务信息的分类依据缺乏可操作性、政务公开部分流于形式、公开过程随意性较强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目前的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治理模式转型不到位,政务公开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配套。为此,应加快政府治理模式转型,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和规章,确保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