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华  杜奋根 《前沿》2003,1(3):110-112
群众监督对党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突出表现在群众监督为“一切为了群众”提供了具体内容 ,群众监督为“一切依靠群众”提供了具体形式 ,群众监督为“从群众中来”提供了不竭源泉 ,群众监督为“到群众中去”提供了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2.
罗一民 《群众》2013,(9):13-15
群众路线的含义,概括地讲,就是党章中所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对群众路线简要而集中的表述,全面而准确。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政党与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命运和根本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4.
郑敏 《理论月刊》2014,(5):42-4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发展为成熟的党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本文认为这个时期党的群众观点较之以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各项工作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利为民谋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石;以民为根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力量源泉;问策于民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评判由民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强调这些经验对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卫东刚 《传承》2015,(3):24-2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延安时期,我们党依靠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千百万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通过走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克服了革命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的业绩。今天,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对于探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典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有力地推进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也获得了理论的启迪。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实践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让人民满意作为活动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来设计活动载体。根据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  相似文献   

7.
杨明 《群众》2013,(12):27-29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群众路线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8.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一切为了群众”的重要保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方法,是“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在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方面的具体体现。从总体上说,我们的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密切联…  相似文献   

9.
万勇 《中国民政》2006,(6):30-30
新的历史时期赋于民政工作全新的职能, 如何有效履行?笔者以为必须坚持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态度端正,确保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作风深入,确保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策落实。一,确保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态度端正,是履行民政工作职能的前提态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立场和感情问题, 是情为民所系的具体反映,是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0.
人民陪审员制度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最早形成于民主革命时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开始.从我们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边区”到“解放区”.从当时的工农民主政府、抗日民主政府到后来的人民民主政府.都实行了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一制度将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成功地运用到司法审判工作中.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了巨大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11.
一、“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有一个准备时期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说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①他在同一时期还说过:“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②毛泽东在此评价的是政党的“言论”、“政策”,即指理论、制度及其“实践”或“行动”的作用的好坏,其评价的正面标准是两…  相似文献   

12.
北晚 《政协天地》2013,(5):51-53
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从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到明清时期的“四辅官”“内阁”制,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朝代,“大部制”曾几经变迁——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党与工农革命军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当时我党凝聚民心的主要经验有: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顺民意,为群众谋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尊重群众,了解群众,才能接近群众;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为群众谋福利办实事。存在的主要教训是:损害了中间阶级的利益:放弃了对知识分子的团结:错杀了袁文才、王佐,使广大民众产生了“共产党过河拆桥”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就是:“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工作都要向人民群众负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同时,他还指出:“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回顾建党60多年的历史,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我们根本的工作路线,党的成长与壮大,革命的胜利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与完善,改革的成功与深化,无一不与党的  相似文献   

15.
李忠杰 《政策》2005,(6):33-35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共产党员”都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它是先锋战士的标志, 是引领人们奋发前行的旗帜,它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种地位,来源于共产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先进性,来源于共产党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党的生机活力、胜利完成伟大执政使命的根本。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广大党员...  相似文献   

17.
胡道才 《群众》2014,(2):34-35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司法人民性的根本体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强调:“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司法为民的历史;人民司法事业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司法为民上。”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相似文献   

18.
袁卫 《今日浙江》2015,(10):38-39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是浙江党员干部的朴素追求,是浙江各级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行为准则,更是浙江广大党员干部致力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9.
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新一届区委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按照“两个倍增、两个同步”的要求,解放思想、聚焦发展.通过深化推广“三访四步工作法”、建立健全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坚持把直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20.
张秀隆 《传承》2012,(1):32-33
“富民”与“强桂”是广西现阶段发展的两个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已迈进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改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的现实没有改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