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报公安部批准,2016年4月12至13日,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澳大利亚联邦警察驻广州联络办和广东警官学院联合开办的"首届中澳缉毒执法培训班"(论坛)在广东警官学院举办。公安部禁毒局行动处有关领导、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局长邓建伟、广东警官学院副院长任克勤教授、澳大利亚联邦警察亚洲指挥官何立鹏先生率领的教官团队一行7人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主任许细燕教授主持。来自广东省公安机关各级禁毒部门、海关缉私部门、边防总队、海警部门及法院、检察院系统和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90多人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2.
<正>1999年7月16日至20日,第六次全国公安(武警)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的学报工作。部分高校的领导,26家学报的正副主编及编辑人员,《公安教育》、《武警教育》、《警察文摘》、《侦查》四家学术理论期刊及珠海、深圳警校的特邀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共计54人。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何复桂、广东省警察学会秘书长李向新、广州市警察学会副会长梁木、广东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王洪友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警察公共关系现状的调查表明,当前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在对警察公共关系的认识、内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与媒体的沟通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当普及警察公共关系知识,积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构建能高效有序运行的公安机关组织系统,打牢警察公共关系的基础;转变警务模式,改善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密切与社会公众的联系;积极构建与各媒体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为警察公共关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当前,警察面临的角色压力状况亟须社会关注。通过对福建省各地市警察群体的抽样调查发现:警察面临的角色压力中,角色超载占首位;研究生学历的警察角色模糊水平要显著高于专科和本科;角色压力与积极心理资本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积极心理资本对警察角色压力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具体表现为警察的韧性和乐观水平对角色压力、角色超载负向预测明显,希望水平也对角色模糊负向预测明显。可通过培育警察的积极心理资本、调整警察角色认知和归因、优化警务资源配置、增强角色希望感等,减轻警察角色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警察个性特征与职业价值观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爱森克个性问卷作为测量警察个性特征工具,以江苏省在职警察为样本,对警察的职业价值观与个性特征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为:在个性特征方面,倔强性影响警察的工作成就和能力的实现;社会成熟度影响警察对社会地位的认知;情绪稳定性影响警察的创造性责任感、提升等。同时表明,个性特征对警察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属于微弱关系。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警察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警察职业教育,是指对警察或者预备警察进行从事社会治安管理与治理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海峡两岸警察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法规建设、培养招入制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两岸警察职业教育比较分析,明确双方优劣,相互取长补短,必将促进两岸警察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一、同根同源的两岸警察职  相似文献   

7.
黄新伟 《公安研究》2007,149(3):67-70,76
加强对警察的管理必须在提高警察自身的素质方面下功夫,警察身上所内含的德性在警察管理的过程中蕴涵着重大的价值,应成为警察管理的又一新方向;警察德性建构的价值取向应是对人权的信仰、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公正的维护;而警察管理中德性的养成则可以在他律和自律的逻辑中建构。  相似文献   

8.
职业、警察职业和我国警察职业化是社会分工趋势下,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我国警察职业化也是实现警察现代化和正规化的必由之路。在分析我国警察职业的独特性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文章着力研究了当前实现我国警察职业化的途径,主要在于分析警察权力、厘清警察职位,按照警察的司法权、行政管理权和开展工作的保障需要,可以把警察的职位分拆为这样三种,一是司法侦查类警察、二是行政管理类警察、三是服务监督类警察;实行警察职位准入的资质化,分门别类地对警察进行人事管理;以"中国警察协会"为载体,激发警察的内在需求,建设和发展警察的职业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警察学会第二届公安理论研讨会1996年3月14日至15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广东省公安厅、警察学会领导对这次研讨会十分重视,早在1995年4月就作了部署。围绕市场经济与公安工作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广东各级公安机关和各地警察学会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调研。至1995年底,学会共收到论文209篇,比第一届研讨会收到的论文增加了51%。论文的质量也比上一届有明显提高。经学会秘书处、专家评审组和学会学术委员会反复评审,最后评定一等奖1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27篇,四等奖40篇。学会向本刊推荐的几篇获奖论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广东公安理论研究的实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赵明 《公安学刊》2003,(4):53-57
我国警察机关传统的激励手段在加强警察队伍管理,提高警察工作效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激励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缺陷;近几年各级警察管理层包括警察管理实践中大胆运用激励理论,创新管理机制、手段和措施,大力实施环境、目标、榜样、危机激励,产生了积极的激励效果。由于我国警察职业的特殊性、激励理论研究环境的局限性和市场经济建立对警察激励的影响,激励理论在警察管理实践中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为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警察教育激励;激发警察对正义的追求和渴望,完善职业激励;建立一个精神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的警察特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加拿大警察教育培训对我国公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加拿大警察教育制度是颇具代表性的西方警察教育制度,也是与美国、加拿大国情、警察制度相配套的警察教育制度。其特点是教育自成体系;重视在职培训,教育与晋升一体化;教学重视实践,注重战训结合;教师由在职警官轮流担任。美、加警察教育制度对我国公安教育改革有借鉴意义。我们应正确认识美、加警察教育培训模式,吸收美、加警察教育理念,客观评价我国警察学历教育,深化江苏警官学院治安学专业综合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2.
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对社会风气有着巨大影响力,不仅具有示范作用,还有表率作用、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应注重警察入警动机的引导和教育;培养警察敬业精神;注重警察公正品格的养成教育;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把加强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警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警察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警察训练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实;把警察职业道德建设融入警营文化建设;培养先进典型,大力弘扬警察职业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13.
创立比较警察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世界各国警察比较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描述,呼吁在我国创立比较警察学。文章拟定了比较警察学的中文及英文概念;介绍了西方比较警察研究的方法;阐述了比较警察学研究的现实作用;初步勾画了创立比较警察学的理论框架;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警研究的几个阶段,坚信我国有可能担当起创立比较警察学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4.
警察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作证的基本情形包括:警察目击犯罪发生过程,当场抓获嫌疑人的情形;警察发现、收集、提取、保管案件证据材料了解案件的情形;警察行使侦查权,收取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口供的情形;警察实施诱惑侦查,在犯罪过程中当场抓获嫌疑人及获取证据的情形;警察接受投案自首、立功,了解犯罪嫌疑人作案中、作案后认罪、悔罪情节的情形;警察作为鉴定人,对案件进行了刑事技术鉴定的情形。警察出庭作证的基本条件范围包括实体性条件范围和程序性条件范围。警察出庭作证有一定的特免权,即为了保护特定的利益,应允许警察在诉讼程序中拒绝透露和制止他人透露某种秘密情报;为了保护警察及其家庭成员安全,各国法律在规定警察出庭作证时,还针对一些特殊案件采用诱惑侦查等秘密侦查手段的特情人员、“卧底”警察,设置一定的例外;为了保护证人自身的利益,各国都规定有防止自陷于罪的拒证权。  相似文献   

15.
建设民主警察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体治国家的题中之义 ,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在建设民主警察体制的进程中 ,以当今世界法治国家警察体制为参照 ,我国警察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应该是 :一、对警察机关的人身处置权进行司法改造 ;二、逐步实行治安警察和司法警察两警分设 ;三、在警察机关实行文职制度 ;四、科学界定警察机关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位阶 ;五、发展私人侦探等民间警察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美警察体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中国和美国现行警察体制的现状,并针对其特点加以分析评述,然后将其归为四种机构即中央级警察机构;地方级警察机构、专业警察机构、特殊警察机构并进行了剖析,以期能对关心中美警察体制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警察文化学》一书是山东公安专科学校警察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兆端副教授的专著。该书被山东省教委列为95年度社科规划项目。1997年6月公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警察文化学》一书共分:什么是文化和警察文化;警察文化学的对象、意义和方法;中西警察文化观念比较研究;警察物质文化;警察行为文化;警察制度文化;警察精神文化;警察文化与人;警察文化关系论;警察文化建设论十部分。该书从广义警察文化的角度,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警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本的治安状况、警察概况,包括警察管理、教育、培训、保障、警务活动等方面的考察,所引发的思考是:必须坚持“素质建警”、“科技强警”;必须始终把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作为警察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把“科技强警”作为警察工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警察,是任何文明社会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武装力量;警察史,是任何社会发展史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无法回避对警察活动的研究;研究警察活动,无法不对警察历史进行回望。对警察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警察历史的传承借鉴和未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99年7月16日至20日,第六次全国公安(武警)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市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的学报工作。部分高校的领导,26家学报的正副主编及编辑人员,《公安教育》、《武警教育》、《警察文摘》、《侦查》四家学术理论期刊及珠海、深圳警校的特邀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共计54人。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何桂复、广东省警察学会秘书长李向新、广州市警察学会副会长梁木、广东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王洪友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由全国公安(武警)高校学报研究会筹备组主持,筹备组成员单位广东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