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洋节日在中国过得热火朝天,日渐式微的“春节”是不是真的到了需要“保护”的地步?面对年复一年的吃吃喝喝,面对日渐失去“年味”的春节,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拯救  相似文献   

2.
从积极意义上讲,这些“恐归”、“留守”心态刷新着中国人传统节日的年味儿。试想,如果过年的方式只能回家,那么又怎么会出现“留守族”、“远游族”呢?  相似文献   

3.
感悟春节     
杨子 《半月谈》2003,(3):4-5
  相似文献   

4.
春节前夕,我们仍然在集体性地“忙年”,但年味越来越淡却是不争的事实。关于过年,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关注。近些年,西风东渐,不少时尚的国人过起了洋节日,从而使我们的“节日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方式和风味。有人据此担心,洋节日的盛行乃至风靡,会否影响传统节日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进而侵蚀甚至动摇传统文化的根基呢?  相似文献   

5.
在面向世界的发展中,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我们首先要理解、懂得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我们不能数典忘祖。 在日常生活中珍重我们的文化,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6.
到哪里过年?人都会说:家。家在哪里?回家过年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过好春节不仅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而且是对社会和谐最直接的贡献。在这里我所说的家乡是在相当多的人群之中被淡忘,已经找不到可以承载春节这个神圣的节日符号的“家”;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城镇化加剧的大环境下,家庭旅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四面八方的人竞相奔走,过年不是愉快的精神旅行,而是疲于奔命般的跋涉。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肖绍斌 《重庆行政》2010,12(1):107-108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诞生了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在华夏儿女心中的情结是最重的。  相似文献   

8.
春节有话说     
《中国残疾人》2008,(2):70-71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春节有话说"。春节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大家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诸位请了:  相似文献   

9.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随着时代的推进,春节的礼仪方式越来越繁多,越来越时尚,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以各种各样的慰问、送礼、聚会等活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敬意、祝福  相似文献   

10.
尽管究竟是否要过“洋节”曾经在中国引起广泛争议,情人节这个正宗的洋节,已经被广大中国民众,包括传统保持得较为完好的农村地区的青年所接受。不仅如此,洋情人节还不够,人们把传统节日七夕作为中式情人大加追捧。而在西方,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春节也成为很多国家的一道美丽的“中国景”。  相似文献   

11.
周林 《云南人大》2006,(2):47-47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正>“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自己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这样说,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曰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在全球化价值趋同的背景下,传统节日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堡垒。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以一种简单的排他主义拒“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和商业化炒作,把传统节日变成掏掉民族文化内核的“空壳”,我们的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仅仅在于是否要“保卫”,而是中国传统节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掘出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写春节的著名诗句,中国人大多耳熟能详。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初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随着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变迁,春节也在发生变化。但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真是可圈可点,要理出头绪来,也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08,(2):18-18
在人们热议“洋节”东渐之时,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走向世界的速度也出乎我们的预料。海外的春节气氛越来越浓 2007年2月22日,为庆祝中国春节,纽约联合国总部首次举办了新春文艺晚会,100多位各国使节欢聚一堂。出差在外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来了祝词。承办晚会的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春节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春节礼俗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民族智慧、价值和思想的浓缩.从春节礼俗来看,古代中国人追求均衡和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二元(阴阳)结构、三元(三才)、五元结构(五行)和八元结构(八卦)的结构对立和转换法则来达到目的.如春节期间以火相关的鞭炮祭祀和祈福,是抑强扶弱的二元阴阳结构转换的方式,祈求日月阴阳平衡.三元(三才)结构对立转换法则是祈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春节祭祀、祈福活动的中三牲、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三拜等.五元(五行)结构对立转换原则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和五种物质并存和谐原则而形成的祭祀活动,除夕子夜接五路神、正月初五祭祀五路财神以及五祀习俗,以及春节期间吃五辛盘的习俗,正是五种物质同时存在才会均衡和谐理念的体现.从春节礼俗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  相似文献   

16.
春节猜想     
不再守旧,拒绝乏味。一切都需要创意,春节也要有不一样的猜想。它可以是奇特的,不可思议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不管如何,它一定是要给你带来快乐的。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1,(1):100-103
台声最新推出《台湾旅游》栏目。临近兔年春节之际,带您去台湾过春节。体验与众不同的台湾宝岛八日游,您可以体验到宝岛台湾的风情,了解他们是如何度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还可以欣赏宝岛文化,品尝特色小吃,游阿里山、日月潭,看花博展。请跟我们走吧!  相似文献   

18.
小保:鉴于必须按照所签订的大笔订单限时交货,我们所在的公司经与工会协商并征得全体员工同意,在春节期间一直组织继续照常上班,甚至无法安排补休。如今春节假期刚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传它由虞舜兴起,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7年春节被列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春节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它是现代中国人深层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还关涉着文化传统以及文化创新问题。传统春节是中华民族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春节,俗称“过大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热闹、庆祝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 洛阳民间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之说。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起,便时不时可听到鞭炮声,春节的味道愈来愈浓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老百姓认为灶王爷(俗称老灶爷)是一家之主,掌全家祸福,每年在这一天上天之前一定要清点所在人家的人数,有几个人回来时就会带回几份福禄,所以在外工作的人一般都要在该日之前回家祭灶,并且照例要烙“祭灶饼”、吃“糊嘴麻糖”,以图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祭灶时要鸣放鞭炮,并将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