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小吃:养在深闺人未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人素来讲究吃,天塌下来,先吃饱了再说。病入膏肓时还要劝人吃点什么。验明正身,押赴刑场前,会送上好酒好菜,死了不能做个饿死鬼,这是国人的忌讳。“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物质上极度的缺乏反而形成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实属中国特色。河南地属中原,乃全国文化交汇之处,在吃的方面亦是如此。河南人吃辣,但不像湖南四川那般辣;河南人吃酸,但不如山西醋翻天;河南人吃甜,对江浙人乱用糖也烦。聪明的河南人不仅揉和了大江南北各色风味做成了各地皆宜的“大锅烩菜”,还有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到过七朝古都开封的游客,…  相似文献   

2.
《协商论坛》2010,(9):6-9
豫商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河南人组织社会资源高效率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 2004年7月17日,国内第一个河南商会在上海正式诞生。此后,新疆、广东、山西等地的河南商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商会的发展可以用出乎意料来形容。”新疆河南商会会长许时瑞表示,  相似文献   

3.
引言1999年7月和2000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两度挥师乌鲁木齐,举行产品展销会和项目洽谈会,完成了104亿元和176亿元的惊人的成交额。两届乌展会何以如此成功?从随乌展会进疆的《梨园春》节目在当地引起的轰动便可见一斑。新疆有大批的河南人,听到了来自中原的纯正乡音,河南老乡埋藏在心底的乡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售票口处排起长龙,演出场场爆满。河南人比较集中的农垦部队,官兵们成卡车地从驻地赶往乌鲁木齐看戏,更有河南老乡从北疆坐飞机到乌鲁木齐,难道仅仅是为了听听河南豫剧吗?还是《梨园春》,2002年…  相似文献   

4.
文化品位的提升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塑造河南良好形象的关键。河南整体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以人为本、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文明形象构建为特征、以未来竞争力追求为目标的文化品位提升的过程。要完成河南良好整体形象的塑造,应从多层面提升文化品位入手,并把这一系统工程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一、贯彻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原则,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塑造河南人形象地域形象是通过活生生的人的形象体现出来的,人的形象是地域形象的第一要素。近年来,外界对河南人形象多是按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观,特别是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台湾师大陈大络教授和厦门大学杨国桢、陈友平教授说:“中原人是闽台人血缘之根”,“闽台与中原古代语言相通”,“闽台文化虽有自己的特色,但与中原文化本质上相同。”厦门大学著名方言学专家黄典诚在文章《寻根母语到中原》中说:台湾同胞“寻根的起点是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不久前在河南郑州召开的首届豫闽台姓氏源流研讨会上,包括台湾在内的专家、学者和旅游工作者通过考证和对大量事实进行研讨后,得出的结论是:豫闽台千余年前是一家。河南是大多数台胞的祖籍地1986年12月,福建举行“漳州1300周年纪念”活动,特邀河南人参加…  相似文献   

6.
从“清风两袖”说开去王位东“两袖清风”,是说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典故出自明朝。据都穆《都公谭纂》卷上记载:明朝时,于少保(谦)曾为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在他还京时,没有带回任何物品财产。当时河南人遍传于谦的廉洁事迹。于谦在他的《入京》诗里...  相似文献   

7.
河南,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若干年前被妖魔化得一塌糊涂。提起河南,河南人,总会让我们联想起盲流,联想起欺诈,甚至,联想起艾滋……这块孕育了古老中华文明的中原大地似乎总有一层挥之不去的现代阴霾……  相似文献   

8.
2006年“馒头血案”风行以来,恶搞就已经成疯。如今无论是“不打酱油了,来躲猫猫”的热炒,还是《康熙来了》的劲爆,或湖南卫视的“娱乐至死”,恶搞已从最早的电影娱乐领域扩大成为一种现代大众传播现象。这股恶搞旋风不仅流行于各种论坛、贴吧、聊天室等网络社区,也层出不穷反映在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上。恶搞现象的流行正在引发着传媒的话语革命。  相似文献   

9.
白献民 《人大建设》2004,(10):23-24
河南农民王幸福最近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据报道,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8月,宜阳县高村乡满半凹村农民王幸福.冒着被打击报复的危险,自掏腰包,花费2.6万多元,通过调查,把该县13个乡镇230起“抗税案”的真相披露出来,指出当地存在着严重的“暴力征税”现象。此情此况,令人震惊,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举国上下正在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这是1亿河南人的共同意愿,也是伟大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体现。作为按照法定程序选举出来的人大代表,应当坚定不移地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为打造"四个河南"履职尽责。  相似文献   

11.
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多余环节视而不见,造成课堂教学中“水分”过多,效益低下。这种“水分”主要表现为:  一、多余的话  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不规范、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语言,许多成了废话,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度。从实践过程来看,常出现的情况有:  第一,用语模糊。有的教师语言基本功差,词汇贫乏,讲课中常出现脱节现象,情急之下,常以“这个、那个”等语搪塞,造成句意模糊,使学生不知所云。有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概念术语理解不透,理论脉络理不清,讲授过程中吞吞吐吐,造成卡壳现象。有的教师语速过快,…  相似文献   

12.
钱伟长纵谈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问题金秋十月,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来郑参加中西部地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期间,应邀与郑州科技界、教育界人士座谈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问题。钱伟长说,河南是华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河南人应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一)长期以来,全省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精心策划,勤奋工作,为宣传河南、促进河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河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有我们新闻宣传战线同志们的一份功劳。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我省新闻宣传战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艰巨的任务。河南形象严重受损,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对此,各级党委、政府极为重视,人民群众十分焦虑,在外的河南人也都非常关心。因为,形象问题太重要了。第一,在改…  相似文献   

14.
无君 《民主与法制》2007,(7X):22-23
因为一盘含有侮辱河南人内容的光碟,18名河南周口籍公民将发行商,经销商,演唱者等相关单位和人员一并告上法庭。这起诉讼不仅是凸显地域歧视的又一典型,而且也暴露了公益诉讼制度缺失等深层问题。本刊特刊发相关调查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郑文青,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卓越贡献企业家"、第九届(2018)河南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获得者、首届河南省民营经济"出彩河南人"年度人物。是什么造就了郑文青?她身上蕴含着怎样的胆略和智慧?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半年以来,河南、江苏、湖北、安徽等省连续发生误食或故意投放“毒鼠强”等禁用剧毒急性鼠药的重特大中毒事故和投毒案件,仅河南就达30多起,造成250人中毒,39人死亡。“毒鼠强”中毒案件的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甚至在一些地区引起...  相似文献   

17.
“一窝蜂”现象在全国商界普遍存在,咱郑州“表演”得甚之又甚。这种现象众人皆知,可毕竟有人难明其详。 谁在导演着这一出出或喜或悲的“故事”?或喜或悲的社会根源到底何在?专家学者的看法虽不尽一致,但以史为鉴,毕竟向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空间;毕竟是为了再铸明天的辉煌与荣耀。 “一窝蜂”现象各地都有 郑州表现得甚之又甚 咱河南生产的“道口烧鸡”,谁人不知?然而,吃过纯正“道口烧鸡”的,能有几人? 咱河南开封的“天下第一楼”,名扬遐迩。然而,举目可见的“第一楼”,搞得你大惑不解:到底谁是正宗? 为啥“道口烧鸡”…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不少地区发现,30岁至40岁之间的人成了因经济问题落马的“主力军”,越接近40岁,这种现象越明显。这和“59岁现象”(即退休之前狠捞一把,造成59岁犯错误的较多)有某些相似之处。“39岁现象”和一些年轻干部忽视党性修养有关。但是,也和一些地方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过分强调年龄限制,甚至搞“一刀切”,刻意追求“年轻化”有关。一些基层干部抱怨,35岁进不到科级,40岁到不了处级,就没有什么“奔头”了。在这种压力下,一些干部采取非正当手段“求进步”,不断向领导送钱、行贿,从而跌了跟头。有关人士认为,一个地方官若…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一个省的形象,反映着其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精神的、民族的和社会的综合面貌,直接作用到国内外公众的情感,影响到人心的向背。因此,世界各国、国内各个省市,无论经济实力强弱,无不致力于自己形象的设计、树立与塑造。近来,河南人谈论最多的就是河南的形象问题。维护和重塑河南的形象,已成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塑造河南良好的外部形象对推动河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一、良好的形象是河南改革开放的需要,形象问题至关重要形象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综合表现形式,是该地区…  相似文献   

20.
河南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种粮效益差,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下降.土地大规模流转后,出现“去粮化”甚至“去农化”现象,致使土地肥力下降、农田基本设施荒废、土壤耕层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将对粮食生产能力造成较大影响,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