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城市社区规划: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城市社区规划整体上仍停留在半封闭状态,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为此应加大实行"政社分开"力度,简政放权,增进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进一步加强社区的自治能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加强教育,逐步将公众参与纳入规划立法体系,通过制度和法律保障公众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积极有效地参与社区治理,事关基层社区和谐发展,事关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本文以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城市现代化和社会民主化的推进下,社区参与、居民自治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主题、新动力。然而,由于我国的社区发展仍处在初始时期,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还未达到现代化公民应有的水平,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还相当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区发展的进程。一、充分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行动。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充分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社区发展以推进社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它不但谋求社区经济的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社区出现了快速的分化,具体表现为居住群体、社区需求、住房结构、社区公共服务的分化等。要有效地治理社区分化,就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社区分化问题,不断加快发展经济,重视社会公正,优化社会阶层结构,进行科学的社区规划。  相似文献   

5.
王鹏 《实事求是》2009,(4):20-22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因素,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我国城市社区参与推动了社区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整体变迁。目前,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的因素有参与制度供给不足、参与内容脱离居民需求、参与主体缺乏社区归属感、参与主体缺乏足够的参与能力。扩大社区参与需要进一步培育并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积极推进社区参与的体制创新,尽快构筑居民社区参与的各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的对象是公众和公共事务,只有让公众广泛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才能保证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平。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双版主、双进入"管理模式就是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成功典范。本文主要论述"双版主、双进入"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其推进过程中的经验与做法,进而探讨其对现代城市社会管理方式创新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唐卓 《求实》2004,(9):56-59
城市社区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要求。目前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社区社会参与的研究 ,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城市社区社会参与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借鉴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 ,对我国城市社区社会参与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社区存在治理“行政化”的情况,导致社区治理绩效的边际递减,甚至影响社区治理相关工作的完成。推动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是解决社区治理中的行政化问题,提高社区治理绩效的根本之道,而如何更好地推动社区治理的制度变革则是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在借鉴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并在S省D村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应用。研究提出推动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实现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合法性、有效性、公平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一是要从顶层设计明确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合法性,即明确社区治理的主客体。二是要提升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即解决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划分。三是要以村规民约和信用制度体系等制度规则为依托,实现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公平合理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居民参与在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有助于解决政府管理危机,有助于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运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参与发展不平衡、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完善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居民参与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大力培养和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二是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社区居民参与的组织体系;三是在法律中明确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利与参与程序。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是建构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在梳理公众参与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阐释了政府对公众意见的回应程度、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对参与效能感的影响;参与效能感、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参与意识的影响;法律政策标准知晓度、政府信息公开程度对参与能力的影响以及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社区组织发育程度对参与水平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到了来自杭州市调研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还很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保障;拓宽参与空间,畅通参与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积极培育、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培育公众参与的公共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向荣淑 《探索》2007,(6):69-71
公众广泛参与城市治理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于多种原因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我们探讨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城市治理的对策,要强化政府义务本位、百姓权利本位意识,创新城市治理理念;要在城市治理的具体政策中体现公平正义;政府在城市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要法制化;要构建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区治理迎来了新时代,并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社区类型复杂多样、治理体制机制不通畅、社区基层组织行政化、社区参与程度低和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等现实困境,作为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和全国社区治理实验区的B市X区,通过社区治理机制建设、社区基层组织改革、社区自治力量培育、社会力量引导和全响应机制创新等实践策略,将原有体系的纵向改革和新生力量的横向拓展有机结合,促使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多层次参与,逐步形成了以红墙意识引领、纵横力量结合和多方协作共治为基本特征的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社区治理模式。这也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尤其是城市中心城区社区治理的再实践和再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也日益繁重。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设和谐的城市社区.建设和谐的城市社区要求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以社区环保为个案展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 ,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本文以社区环保为视点 ,探索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模式。一、背景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 ,随着环境危机加剧 ,全球环保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公众参与极大推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从个别国家的实践发展为公认的环境法准则 ,各国有关公众参与的范围、形式、程序、途径及法律保障也日臻完善。在我国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民的环境意识日渐增强 ,民主主义的理念开始形成 ,而环境问题又日益…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审视、思考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城市社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伴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人群乃至社会精神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社区的管理面临着城市各方面变化带来的挑战,管理创新是城市社区管理的应然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社区发展在一些城市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区发展仍处在初始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其中有的还属于深层次问题。城市社区发展的重点,在于增强民众的参与意识,因为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社区成员的参与。一般而言,社区参与度与社区发展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现阶段普遍反映社区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都还相当不够,这已经在根本上制约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前进步伐。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一、充分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行动。要使社区发展得以顺利进行,需要多方面的保证,比如政府的参与,经费筹措机制的建立,社区精英的培养,但是,最根本的保证是社区居民的充分参与。这是因为,首先,社区的广大成员都属于社区服务的对象,而被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参与方式。1986年以前,我国还没有“社区服务”这一说,当时的街居并非没有“服务”,更不是没有“服务对象”,只不过是把“服务”和“服务对象”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当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21,(6)
从现代风险社会的发展特征来看,提升社区应急管理韧性是夯实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客观要求。借鉴"韧性城市""韧性社区"理论,搭建强调主体能力发展、网络化参与、巩固社会资本和注重数智治理的韧性治理可以发现,该模式依托"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全面关注脆弱性群体、积极吸纳社会力量、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等行动策略,构筑基层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保障了城市应急治理效度。然而,要建立具有韧性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需警惕社区应急能力内卷、社会资本分散、参与机制不够完善及技术治理悬浮等现实问题。迈向韧性治理,实现社区在多元风险情景下的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有利于改善城市或区域应对突发公共风险的准备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为细化的城市细胞,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创新成为当前城市治理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未来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加强基层探索,注重吸纳整合;提升参与效能,推动社区管理参与的社会化发展;完善社区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构,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构建开放型的城市社区:解决农民问题的一个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星博 《新视野》2003,(5):62-64
本文着眼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发展要求,从社会结构转型与城乡一体化整合的高度,以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封闭性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对城市社区建设与解决农民问题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新的角度考察、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指导思想、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拓展了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