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一则新闻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在华生活了几十年的美国人拿到了中国绿卡,且是拿到中国绿卡的第一个外国人,她就是寒春。其实,绿卡对寒春来说,象征意义更大,因为拿不拿绿卡对这位美国老人只是一个手续而已。如今三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都知道一对美国夫妇早已落户中国,丈夫叫阳早,女的叫寒春。曾有一段时间,媒体对他们时有报道,称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我记忆中,寒春和阳早长年生活在北京郊区,饲养奶牛。一个偶然的机遇,我来到了北京昌平原农机部下属的实验农场小王庄,在这里我遇到寒春,才知道他们夫妇在这里养奶牛,不少北京人喝…  相似文献   

2.
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澳大利亚政府制定的“教育输出”和以教育赚钱的政策,吸引了五万多名持留学生签证的中国大陆青年到澳洲求学。从来澳前的居住地统计:来自上海的占33.6%,约1.8万多人;北京次之,占18.3%,约9200多人;来自广东的占17.9%,近9000人;来自福建的占9.3%,约4700余人;其他各省市的占20.9%。十年过去了,这一大批心怀创业之志的莘莘学子,绝大多数人已拿到“绿卡”或加入澳籍,如今成为澳洲华人新移民中一支生力军。这些新移民大多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历来就有买房的传统,面对国内高烧的房价和严厉的“限”令,一些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房产市场。面对给绿卡、不限购,没有产权年限、税费少等诱惑,大量中国人嗅到商机。  相似文献   

4.
海外留学人员作为一个拥有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具有中西方社会双重阅历且年富力强、虽多身揣“绿卡”却又与中国有着割舍不断联系的特殊的高素质群体,他们对21世纪中国将产生的影响和可能发挥的作用,已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留学人员既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名来自中国吉林省白山市的化学博士,在美国却说起了单口相声“脱口秀”.他不仅登上了美国晚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大卫赖特曼秀”;他还参加美国喜剧节,从一群美国人之中脱颖而出,拿到第一名;他受邀在美国白宫记者节上讲笑话,在数百名议员和记者面前开涮副总统,逗得副总统拜登哈哈大笑……他叫黄西“黄瓜的黄,西瓜的西”.  相似文献   

6.
美国民众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国?对中国的印象如何?普通美国人眼中的中国是盟友还是敌人?他们主张如何处理对华关系?从众多资料可以看出,当前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还普遍存在着明显的狭隘性,这些认知也在影响着中美两国政府的政策取向。美国民众的中国观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的长期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因此,要使美国民众对中国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知,改善中国在美国的社会形象,将是一项漫长的综合性工程。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历来就有买房的传统,面对国内高烧的房价和严厉的"限"令,一些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房产市场。面对给绿卡、不限购,没有产权年限、税费少等诱惑,大量中国人嗅到商机。不仅富豪们对海外置业趋之若鹜,就连手里有点小钱的普通人也开始跃跃欲试,致使"中国人成为某国房产最大买家"的新闻频见报端,用时下较为流行的"土豪"一词来形容国人,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8.
时下,出国已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投身异国他乡,完全陌生的国度、完全陌生的人、完全陌生的语言,看什么什么新鲜,哪怕是一些不起眼的凡人琐事··,…敬业的美国人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园附设的天天酒店,规模不大,庭院、泳池却是十分配套、规整,由香港中国旅行社经营,也就是说,中国人做老板。大多数员工也是中国人。清晨,沐浴着西双版纳式的清风步入庭院,意外地看到,管理泳池,开剪草机,甚至开垃圾车的却是美国人。高大的身材使举止有些笨拙,一个个彬彬有礼,见到我们总是笑脸一开,道一声“Morning,Sr.”特别是那股对工作…  相似文献   

9.
贝弗莉真有意思,居然想通过举办中秋赏月活动来为一个公益团体募捐,人场费高达25美元!她选我做中国人的代表,向美国朋友示范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如何筹办这次赏月活动,贝弗莉事先向我进行了咨询。月饼要买好,水果要准备。中国茶贝弗莉家有的是。中国酒不好弄,只好用美国酒代替。噢,对了!还应当搞一些中国人聊天消磨时光时喜欢吃的葵花籽。主餐吃饺子,由我负责拌馅儿。几年前见弗莉在家为她的一些中国朋友举力、中秋晚会,我即兴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赏月的气氛推向高潮。所以这次见弗莉要每个人都准备几首与…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中下叶,美国华工对开发美国西部和修建横贯美国东西部大铁路作出了卓越贡献,在美华人和美国其他各族人民共同造就了今日高度发达的美国经济和社会文明。但在美国历史上,华人遭到了不平等对待,深受歧视与排斥。从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到1904年美国政府要求续订《北京条约》,许多排华运动大都是由美国政府主导的。这不能不引起海内外中国人的愤怒与反抗。就在美国政府向清政府提出再次续订《北京条约》时,海内外中国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美华工禁约运动,不但共同抵制美货,还通过文字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本文着重介绍美国华人的历史贡献和悲惨遭遇,以及反美华工禁约文学的产生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评美国“全面遏制中国”论吴炯去年6月以来,围绕克林顿政府批准李登辉访美一事,美国国内就对华政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些国会议员、情报官员、舆论界和学术界人士纷纷鼓吹要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美国这些人为什么要遏制中国?他们准备如何遏制中国?这种遏制...  相似文献   

12.
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历来自视甚高,从立国起就认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及外交政策与众不同,出污泥而不染。这与历史上中国人的夜郎自大心态如出一辙。那位吹响美国独立号角的潘恩在其《常识》一书中即高呼,新美国要打碎旧秩序,重造一个新世  相似文献   

13.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目前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其中台湾问题尤为突出。当前台湾的分裂主义有日益猖獗之势,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会任其发展。而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美国不会不插手,因此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就成为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一个极为紧迫而现实的问题。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美英关系可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时的国际格局和美国在统一问题上所面临的外部形势与当今的国际格局和中国在台湾问题上面临的外部形势大体相似。因此,对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进行研究并与今天中国面临的国际…  相似文献   

14.
中美关系的历史进程是与近代中国开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新 兴资本主义大国,在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过程中,美国发挥了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是一 成不变的。随着美国逐渐崛起,从追随欧洲列强打开近代中国大门到左右中国开放的历史进程,美 国对近代中国开放的影响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历史轨迹。二战爆发后,美国逐 渐发展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成为影响中国开放的最大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记得在哪本书中,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设想,其大意是:面对同一个大瀑布,印度人惊叹神的威力,于是便顶礼膜拜;中国人在赞赏之余,会拿起笔来去画一张锦绣山河图;而美国人想到的却是水的落差,并马上动手去建造一个水力发电站.这话当然有点绝对.其实,美国人也画画,中国人不仅会修水电站.而且现在还要兴建三峡工程.至于印度人也并不是整天沉迷.在宗教之中,他们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过细细琢磨,这个设想也有些道理,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印度人们重传统,中国人理想主义的色彩浓重,而美国人…  相似文献   

16.
宗敏华,英文名字为ConnieChung(康尼·宗),这位出生于美国的中国人,在中国知道她的人不多,在美国不知道她的人也不多。她从NBC跳槽到CBS并成为CBS新闻节目的台柱之一。她的新闻杂志型节目《与宗货华共度周末之夜》、《与宗庆华面对面》开始又结束;她获美国电视最高奖──“女美奖”的新闻采访奖;她在44岁的生育高龄想减少节目时间,以达到生一个孩子的愿至向民为各大小报刊议论的话题;CBS实行晚间新闻双主招制,她荣登生播位置,开始与原主措丹·拉瑟共创一个新闻节目的新模式轰动电视界;她推出新的新闻杂志节目(与宗民华…  相似文献   

17.
中美文化一个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人在日常社交中同性间的亲密、异性间的拘谨;美国人在异性间公开的亲密、同性间相对的距离感。自然地,在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交住中,好朋友见面就有了问题。美国人倾向于拥抱对方(除了两男同性的情况较少外),中国人则往往含蓄地伸出手去。如此广来,相见的喜悦多少会化作一丝不知如何用身体语言表达兴奋的尴尬,见面的双方是异性时更是这样。有时中国人缓过劲来,下决心拥抱对方了,而美国却已  相似文献   

18.
感恩节,是美国独有的节日,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去年去美国佛罗里达州刚好赶上这个节日,十分幸运地以一个外国游客的身份,和美国人一起狂欢,感受这个与早期美国历史关系最为密切的节日的热烈气氛。感恩节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1602年,一些清教徒离开英伦老家,乘坐“五月花”号轮船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他们在美洲大陆度过第一个严寒的冬季时,有半数人死于饥饿和瘟疫。活下来的人在第二年春季开始了播种。一个友好的印第安人新昆托教新移民如何种植玉米、打猎、捕捉海狸和从糖枫树上采集树液做枫糖浆。秋天来到…  相似文献   

19.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2004年8月15日,中国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联合签署第74号令,正式发布施行《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这标志着中国“绿卡”制度正式实施。而近日又一条颇为醒目的消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裔学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申请换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恰如甘霖,中国绿卡的发放无疑会给外籍人才带来多方面的实惠,但这对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有什么积极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的人才政策是否还应进一步放宽呢?这一切还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贺敏文 《国际资料信息》2011,(9):22-24,27
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天的事件仍牢牢地烙在美国民众的集体意识中、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记得,袭击发生的那一刻他们在做什么。相当多的人表示,“9.11”事件对个人影响深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