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当代文化正在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视觉符号构成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视觉文化通过意象与幻觉制造,引导人的欲望,诱导人们认同其传达的意识形态理念,实现了对人无意识层面的直接控制,成为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新的控制形式。当代中国要实现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传播,需充分发挥视觉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视觉消费文化"中的转化及实践,提升视觉文化传播主体的素养和审美能力,规范视觉文化传播的法律和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2.
高文 《求索》2012,(11):98-100
《淮海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其月意象是心灵化的,是秦观主体审美世界的感性呈现。《淮海词》月意象,第一重以爱情词为主,化月亮为情思,月夜愁心,对月怀人,感物兴思;第二重以贬谪词为主,词中的月意象渐次凝重,所寄托的愁情也日益增强;第三重则以后期潇湘贬谪词为主,此阶段所作词中的月意象无不笼罩着一个深深的"恨"字。秦观词中的月亮,是一个浸润词人情感的载体,一个颇具人格意义的象征物,一个有意境的意象世界。月亮作为被"人化了的自然"成为构成秦观词"有我之境"的主体意象,并由此而产生了极具视觉震撼力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应该是由语言符号层、意象符号层、意义意蕴层和生命意识层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 ,生命意识层是其最深层次。  相似文献   

4.
汉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汉字被广泛的运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并逐渐从单纯的传达信息内容转变为广告设计的主要设计元素。通过发掘汉字的图形特点,使大量的信息内容以简练而有深意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既能传达丰富的信息,又有视觉和心理的享受。汉字在平面广告中的意象化设计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表现方式。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汉字的意象设计运用中体现出汉字的意象表现与意蕴美,更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蕴含着生命政治学批判的诞生,主要体现于宗教批判的"神学治理"维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人口治理"维度,尽管马克思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着较大的区别:前者以"生命权力的逻辑"为批判对象,而后者的批判对象则是"资本权力的逻辑"。如果说福柯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以"权力"为中心,那么"权力的形成"则是马克思生命政治学批判的核心。在此意义上,"权力、资本和生产"构成了马克思权力谱系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权力和资本构成了资本主义的资本权力逻辑;而权力和生产则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权力逻辑。据此,在福柯与马克思理论传承关系的意义上,马克思是生命政治学批判的奠基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生命政治学批判的内在关联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恢复马克思批判理论在当代生命政治学谱系中的历史地位,而且在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生长点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蔚 《求索》2008,(8):128-130
诗性情感并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生命情感,而是心灵的意识活动对自然生命情感的“意象综合”,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与创造性直觉融为一体的情感”,是一种艺术情感。它以直觉为基础,是一种直觉认识,是直觉的物化,并以意象创造为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能赋予诗以艺术的形式感。它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识本身的逻辑”。它的作用就是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它的形式轨迹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7.
麦奎利在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及逻辑实证主义对神学构成巨大挑战的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语言哲学。他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语言理论进行了批判,区分了语言与话语,提出语言的生命存在于话语情境之中,语言的意义只有在话语情境中获得。他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话语情境的构成要素,强调了话语中的人格方面,主张把语言作为涉及人的生存的一种基本现象来看待,在方法论上把语言分析和生存分析紧密结合,为寻找并理解神学语言的意义提供了线索,也为建构新的哲理神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以身抗争"折射社会制度悲剧当代中国底层民众的抗争带有鲜明的利益取向,求助于内的"以身抗争"和求助于外的"以法抗争",一起形成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最具解释力的社会学逻辑。一般而言,当社会中的个人遭  相似文献   

9.
朱晓慧 《前沿》2005,(12):231-234
中国古诗词以抒情为主要特征,以意象为诗词生命的主要元素,而意象以语符为外在载体。进入古诗词语境的语符往往超越了单个语符原有的所指义,而具有了深层的审美价值。解读古诗词,从语言层面看,是对语符的一种解码;从艺术层面看,则是对意象深层蕴含的感悟,是与作者心灵沟通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春语言是一种以语言应用形态存在的青春审美文化现象,其中渗透着年轻人崇尚快乐、追求自由、个性与时尚等诸多精神.当代青年是青春话语的主要创造者和实践者,他们在"消费"青春语言的同时也表明了自我的一种身份和文化权力.而这些正表现为当代青春语言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批评派代表性理论家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至少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即:语词意义、句法结构的意象和隐喻意义以及由意象、隐喻转换成文本的虚拟象征世界的意义。《边城》中的语词意义、句法结构,构成了一个虚拟象征世界。《边城》的浅层意蕴,主要是由边城世界中极富诗意的自然环境和极富牧歌情调的社会环境所组成的整体边城幻景来显现的。经由"人类之爱"的生命形式的构建,《边城》的深层意蕴展现了边城人完美的生命形式,它具有承受生命压力极限的生命境界,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再现,也是人类理想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2.
李聪 《长白学刊》2014,(2):10-14
现代科技的负面影响和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危机导致了现代人生命意义的困惑,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哲学家傅伟勋的"生命十大层面及其价值取向"模型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借鉴,使每一实存主体重新发掘并获取生命的整全意义,从非本然的现实存在回归本然的真实存在,让人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获得生命意义的安顿。  相似文献   

13.
水原型的生成及其文化阐释刘雨亭生命缘何而来,归宿又在何方?是怎样的力量左右生命的繁衍与衰亡?对于生命问题的探求几乎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生而存在的。生生死死,蔓延了人类的历史,也构成了人类文化心理的核心。而水的意象也就在人类最早期的探求中与生命主题发生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新批评派代表性理论家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至少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即:语词意义、句法结构的意象和隐喻意义以及由意象、隐喻转换成文本的虚拟象征世界的意义。《边城》中的语词意义、句法结构,构成了一个虚拟象征世界。《边城》的浅层意蕴,主要是由边城世界中极富诗意的自然环境和极富牧歌情调的社会环境所组成的整体边城幻景来显现的。经由"人类之爱"的生命形式的构建,《边城》的深层意蕴展现了边城人完美的生命形式,它具有承受生命压力极限的生命境界,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再现,也是人类理想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主义构成当代台湾文化思潮的重要部分。20世纪50-60年代台湾知识界对存在主义的引进和研究存在三种取向:情感化认同、学理化辨析和意识形态化的改造。在60年代台湾文化场域中,存在主义进入台湾后与本土青年的世纪末情绪相结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亚文化思潮,与主流思想构成疏离甚至对恃的关系。存在主义与台湾现代派的生命体验和境遇认识相契合,为60年代台湾青年提供了一种理解历史境遇、建构自我认同的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6.
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的功得主义取向?这会构成什么样的影响?青年学生、教育部门争辩的焦点在哪?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关注并思考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以新的目光重现审视"五四"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趋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体系中生命关怀教育的严重缺失。高校德育面临价值取向偏离、内容口号化等困境,亟待将生命关怀充分融入到高校德育中。生命关怀乃高校德育之本质要求,重构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体系,既要建构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制度,又要构建生命关怀教育的课程实践方式,此外还要营造以生命关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高校德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现有的城市文学研究往往专注于1930、40年代和1990年代两个时段,多采用"城市形象"和"城市意象"的方法,从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城市观念"入手,来争论当代中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1950至1970年代这段社会主义时期"文学中的城市"则研究相对欠缺。因此有必要试论一种"社会主义城市类型学",从而获得一种解读"社会主义文学"的"城市视角"。  相似文献   

19.
<逍遥游>中"鲲",包含有小(鱼卵)和大(鲸鲧)的双重含义,这对矛盾的含义在庄子思想的观照下,具有代表了阴阳的生命力,并在鲲意象中如阴阳两极一般互相涵化、包蕴一体,以无形之小(阴)和无形之大(阳),总括宇宙、周流不息,从而使鲲成为道和万物之原的象征.同时<庄子>以"鲲"发端,以这一意象对道的完美阐释内涵,消解了整部<庄子>的言说,构成了一个庄子语言观下的终极反讽.  相似文献   

20.
"三形态说"是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核心理论构架,以具体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为研究视域,论述了三种社会形式下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样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依附性存在的生命政治表现为政治统治权对人的自然生命的惩戒,构成了传统社会政治治理的主导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存在的生命政治呈现为资本权力对人的独立性的一种规训:既包含对种生命的惩戒也蕴含着对类生命的调节;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个性的生命政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究其实质而言,马克思"三形态说"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视角勾勒出的正是一幅从"人的依附性"到"物的依赖性"再到"人的自由个性"的生命政治学图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