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读史鳞爪     
一、“婴鳞”学说 韩非有一“婴鳞”学说,云:“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婴(即撄,触犯之意)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龙,此种大虫,你可亲近它,  相似文献   

2.
潞王陵拾趣     
杜彤华  孟军 《中州统战》2001,(11):38-38
位于新乡市北郊的潞王陵是明朝神宗皇帝朱翊钧惟一的同母兄弟潞王朱翊的陵墓,东墓区埋葬的是潞王朱翊,西墓区埋葬的是潞王的次妃赵氏。两个并排的墓区以及神道上的石刻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的一切几乎全是用青石雕刻和垒砌的。这一件件独具匠心的石刻艺术品,是我国石刻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瑰宝和珍品。龙潞王陵的牌坊、望柱、栏杆、柱头、碑座上都雕刻有龙。龙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最高权力的象征。在封建时代,龙就是君主的化身。古人云:“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说文》中这样描述:“龙,鳞虫之长,…  相似文献   

3.
清时戏剧作家洪昇著述等身,除传奇名作《长生殿》外,还有多种传奇、杂剧和诗章,更有人甚至考证其为《红楼梦》原著者,曾雪芹只是“披阅增删”而已,这当然不是定论。他自凭学优才赡轻蔑他人诗作说:诗应如龙,而他人诗作无头无尾,连鳞、爪也没有,故非龙也非诗。当时有一个无名的小司寇(官职)却不买账,讥笑洪昇说:诗乃神龙,只能见其首而不见尾,有时在云中只露一爪一鳞,怎能见其全貌呢?后人就以“神龙见首不见尾”比喻有才能者往往行踪神秘,不轻易露出真相。  相似文献   

4.
龙腾虎跃话濮阳邓树林濮阳市中心广场。中国发现了“龙”在中国,对龙的尊崇超过了任何一种动物。这种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以致在封建时代龙被用作帝王的象征。而中国最古的龙的形象,是在濮阳发现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龙文化李运航琚文英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角、有须、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的神奇动物。龙是幸福吉祥的寄托和尊严权力的象征。龙作为一种灵异之物,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而源远流长。在山西襄汾的龙山文化遗址、内蒙古翁牛的红山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6.
古代姓氏的产生,有一种方式 是以居住地为姓氏,如城、郭、园、池 之类。郭,意为外城,即在城的外围 加筑的一道城墙。住在外城的人以 居处为姓氏,大概就是中国最早的 郭姓。那么,郭姓始于何时呢?清人 张澍《姓氏寻源》说:“《括地图》云: 夏禹御郭哀。《抱朴子》云:禹乘二 龙,郭支为御。《三一经》云:商有郭 崇。《白虎通》云:武王师郭叔。一说 箕子号郭叔。此郭姓之始。”这说明 夏禹时期已有郭姓。因夏禹建都之 阳城即今登封县告城镇,故中国最 早的郭姓出自河南。但是,由于夏、 商时期的郭姓之后无世系资料,所 以,一些姓…  相似文献   

7.
手龙舞是流传于长清县平安店镇赵家营村的一种民间扮玩艺术。原有《绣球灯》、《手龙绣球舞》之称。手龙舞道具有“龙”和“珠”“珠”即绣球灯,因灯内燃烛透明,象征“珍珠”,所以称之为“珠”。“龙”:用竹批作骨架扎制,长约3尺,外用白布裱糊,用蓝、绿色彩绘、贴金色鳞纹。腔内附有喷吐烟雾装置。“珠”:亦用竹批扎制,直径1尺余,分内外两层,外层架上系有数朵“套钱”花,内层用黄、红、绿绸裱糊,珠中装有灯烛,能旋转自如。服饰:舞龙者,头饰白色镶红  相似文献   

8.
心坚石穿     
“心坚石穿”一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在《掌故大辞典》中记载着这一典故的来源。南朝梁陶弘景在《真诰》中云:“昔有傅先生者,其少好道,入焦山石室中,积七年,而太极老君诣之,与之木钻,使穿石盘,厚五尺许,云:‘穿此盘便当得道。’其人乃昼夜穿之,积四十七年,钻尽石穿,遂得神丹,乃升大清为南岳真人。”后人用“心坚石穿”这一成语来说明:只要意志坚定,石头也能穿透;只要下定决心,  相似文献   

9.
郭志超 《台声》2001,(2):46-47
古往今来,民族、文化有共同渊源的闽台两地具有许多同形质的文化习俗,蛇崇拜就是其中之一。  闽越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福建。蛇崇拜是闽越重要的文化特质。闽越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其祖先,“被发文身,以象鳞虫”。东汉高诱注:“被,剪也;文身,刻画体内,黥其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后来,闽越人逐渐融入南下的汉族移民,某些文化包括崇蛇也被采借并变异为汉族习俗。清代郁永河《海上纪略》记载:“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舟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  相似文献   

10.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 (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称为 叔安。 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学过驯服龙的本领,熟悉龙的习性,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 川(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为:“昔有 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 川。”关于董父的封邑,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河南临颍县境,即《太平寰宇记·许州》所载,旧许州临颍县有豢龙城,相传即董父封邑。 又据西…  相似文献   

11.
郑永 《台声》1999,(12)
“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被用作本氏族的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讲,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的图腾就要说是“龙”了。“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身上有鳞,头上有角,能走能飞,还能兴云降雨。也正因为龙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所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龙也逐渐成为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封建是权的象征。它的形象也逐渐成为了张牙舞爪。虎视眈眈的帝王龙形象。那么,中华民族为何要以龙作为自己的古老图腾?这种高翔云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帝王龙形象是否就…  相似文献   

12.
藏族的龙     
藏族的龙有两种,一种叫“祝”,一种叫“鲁”。“祝”是一种动物龙,从不以人神的面目出现,或以具人格的面目出现,形状与汉族的龙相仿,多为绿鬃青鳞,一般被称为“玉祝”,即“玉龙”或“绿松石龙”,在神话传说及宗教画中常作神灵的座骑。这种龙主要与雷电相关,被认为住在天上的云里,它发出的声音是雷声,吐出的舌头是闪电,为雷电龙(藏族十二生肖中的龙即为此种龙)。“鲁”则是具人格的龙,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龙神。这是藏族苯教的一种重要神灵,在苯教的天上、中空、地下或水下三界空间划分中,龙被视为下界的主宰,即从地面到地…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碎片     
徐强 《现代领导》2005,(2):27-27
梁武帝:“大泽之中,有龙有蛇,纵不尽善,不容皆恶。”(《梁书》卷38)显然,这是借“自然生态”喻指“政治生态”。良性的生态,其标志就是“平衡”,各种力量相互制衡,共同发展。尽善尽美的政治环境,迄今为止,只是人们理想中所追求的一个乌托邦。客观现实是:有善势力,也有恶势力,善与恶的较量永无尽头。善势力如果不能压倒恶势力,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以水喻道,把水人格化,并概括为一种精神、一种人生哲理。笔者认为,人大工作者也应学一学水。  相似文献   

15.
《艺概》有云:“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述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说的是凡写议论性的文章,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阐发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二是提出自己新鲜而有独创性的见解。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纵观历代文论,诸如:“惟陈言之务去”、“文章最忌随人后”,说的是同一意思,写议论文贵有新意,能让人们在阅读中,多懂一些道理,多受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 3日,澳门回归祖国的脚步声已听得越来越真切,一幅题为《中国龙》的巨幅书法长卷在河南省滑县问世。该长卷总长21米,卷面面积达960万平方毫米,荟萃了2000个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魏碑及盲 文、少数民族文字写成的“龙”字。 2000个“龙”字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最大的达120平方厘米,最小的仅 有0.8平方厘米,相当于香烟过滤 嘴的横截面。2000年5月初,该长卷 更名为《世纪龙》,由河南美术出版 社出版成书,公开向海内外发行。 有谁能想到,这样一部引起轰 动的书法…  相似文献   

17.
古代贵州苗族有一种闹丧的习俗,颇值得研究。清陆次云《峒溪纤志》云:“苗人死亲,则聚新族,笑呼歌舞,谓之‘闹尸’。又曰‘唱斋’。”贝青乔《苗俗记》亦云:“苗亲死,刳木以敛,置诸崇崖峭壁间,不施蔽盖。旁立木主识其处,名曰‘家亲殿’。  相似文献   

18.
蛇有“小龙”之称。刚跨入龙年,钦州市灵山县传出喜讯:2011年农民养蛇收入达1.47亿元! 制度保障引“龙”出洞 灵山县人工养蛇规模原来只是“小打小闹”。县林业局通过采集信息获悉,全国餐馆一年吃掉活蛇一万吨以上,蛇类深加工的产品比比皆是。于是,该局成立了人工养蛇协会,制订了《灵山县人工养蛇管理制度》、《关于加强人工养驯蛇场业主素质教育通知》、《关于开展放生蛇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科学养蛇评比活动的通知》、《灵山县发展人工驯养繁殖蛇“十二五”工作计划》等制度。  相似文献   

19.
民俗硕鼠之幸福传递 老鼠,十二生肖排名第一位。为何称它为“子鼠”,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云:“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在中国,老鼠一直被看成是多子多福、财源广进的代言词,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也常常出现它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精神现象,其本原是什么?在我国古代文学论著中最具权威性的论断是《乐记·乐本》篇所说:“乐者,……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精书·音乐志》载沈约就梁武帝萧衍《思弘古乐诏》所作《赛答》称:“《乐记》取公孙尼子。”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也说:“《乐记》者,公孙尼子次撰也。”又《隋书·经籍志》有“《公孙尼子》一卷”,注云:“尼似孔子弟子。”公孙尼子当是今存《乐记)}最早的作者。虽然该书后来经历苟况、刘德及其手下儒生、司马迁、戴圣、诸少孙、王禹、刘向乃至马融等人的整理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