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符勇 《现代法学》2002,24(5):54-62
本文以欧洲共同体 (EEC)之反倾销政策为主要内容 ,通过对其所形成背景、立法变更、新旧反倾销规则比较和其对欧洲共同体倾销差额计算方式之影响的研究 ,针对当前欧洲共同体反倾销政策实践的检讨 ,并以欧洲共同体反倾销法与美国反倾销法两者进行比较 ,希望藉此有助于对欧洲共同体之反倾销制度有更深入的分析与了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越南都制定了专门的反倾销法,两国的反倾销法各有优缺点。从立法时间上看,中国反倾销立法早于越南;从立法层次上看,中国存在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四个层次的立法,要比越南详细、完善;从反倾销专门立法位阶来看,中国国务院通过的《反倾销条例》不及越南国会通过的《越南对进口商品反倾销法令》法律位阶高。从反倾销实体法和程序法来看,中国要比越南的规定更加详细、完善,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反倾销法立法层次不高,应制定《反倾销法》;反规避措施应在今后的反倾销法律中辟专章予以明确具体的规定;细化对于反倾销的司法审查,在管辖法院、起诉主体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立法中的实质性阻碍损害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荣 《法学杂志》2006,27(1):145-147
对国内产业的实质性阻碍损害是反倾销法中损害认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最终确定是否采取反倾销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无论WTO《反倾销协议》还是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反倾销立法及实践中对此都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文在分析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后认为,我国反倾销法中的实质性阻碍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尽可能早的损害发生阶段、做广义解释的“新建”产业、倾销对国内产业影响的宽泛解释。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反倾销法制比较完善,而我国反倾销立法刚刚起步,通过对中美两国反倾销立法中政府机构职能、反倾销调查的发起主体、国内产业和损害之界定以及反倾销裁决中的中止程序等几个方面的比较,找出我国相关立法中的缺陷与不足,无疑对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反倾销法公共利益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将公共利益纳入反倾销制度已成为现代反倾销立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这也是现代经济立法的共同特点。虽然WTO的《反倾销协议》已作出一些相关的规定,但在各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公共利益原则的具体内涵尚有待明确,尤其是在我国,如何确立和贯彻公共利益原则仍是完善反倾销制度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公共利益原则确立的理论基础,介绍并评论欧盟及有关国家的实践做法,最后就我国反倾销法中如何确立公共利益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仇澄 《行政与法》2007,(2):117-119
近些年来,反倾销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很多国家都采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反倾销法的国家之一,也是采用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之一。学习和研究美国反倾销法,通过对中美两国反倾销法中关于倾销的的确定,反倾销调查程序,反规避措施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反倾销立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WTO规则下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反倾销规则为各成员的反倾销立法提供了基本框架 ,我国有义务保证本国的立法与其一致。本文揭示我国在反倾销立法上的改进和仍存在的不足 ,并对入世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提出建议。认为完善反倾销立法 ,不能只是对原条例的简单修补 ,而应在更新立法理念的前提下 ,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既符合WTO反倾销规则又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反倾销法律。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是美国反倾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的体现。本文通过对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反倾销案件的司法审查的研究,为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WTO《反倾销协定》作为规范各成员国反倾销实践的国际协定,其中第8条明确了"价格承诺"在反倾销法程序中允许使用的建设性贸易救济措施,且作为对反倾销税的一种替代措施。"承诺"条款在不同国家反倾销中的运用差异较大,本文试对欧盟反倾销法中"承诺"条款的具体形式及法律意义等进行理论分析、经验总结,为我国今后应对欧盟"承诺"措施,以及处理中欧贸易纠纷提供更具体的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11.
12.
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和司法实践的难题,我国《民法通则》明确否认了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使其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缺失。当胎儿遭受不法侵害时,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其对加害人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显然违背了民法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不利于胎儿利益的保护。如果赋予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则与我国《民法通则》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应当充分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广泛吸收学者先进的立法建议,采取附解除条件的总括保护主义立法模式,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以强化对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法学杂志》2011,32(12)
城乡一体化是使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系统庞杂、内涵丰富。检察机关服务城乡一体化既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和“三项重点工作”的落脚点。当前,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应在完善组织机构、履行检察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民事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其个性化的价值特点,对这些个性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民事主体整体的价值定位。民事主体除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之外,还应注意到它作为一种制度在整个民法体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即民事主体的体系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附随义务的本质不在于是否由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在于它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派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冯茜 《金陵法律评论》2005,(4):133-137,143
运用叙事学理论和复调小说理论,对霍桑<红字>的矛盾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存在多种声音的叙述:第一,叙述者的声音;第二,隐含作者的"声音";第三,小说中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齐灵窝斯三位主人公声音的在场.由于多种声音的出现,读者在解读作品时能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及<红字>中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