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法医学是当前司法鉴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广泛,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增加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医学必然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对诉讼证据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鉴于此,在法医学领域应建立起循证的理念,通过循证的方式在法医学以及相关领域内寻求最合适的解决法医学实务中具体问题的证据,循证不但能够及时解决法医学领域的现行问题,其对于法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也将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综述了循证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作用,以及循证的途径、方法、证据的评价,并探讨网络环境下法医学循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microRNA(miRNA或miR)是一类21~25 nt大小的单链非编码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调节基因表达。近年来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miRNA不断有报道。本文综述了miRNA的研究进展,从心肌组织和循环血液中的miRNA两方面综述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探讨miRNA在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检查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一些法医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TMS-MEP的发展概况、原理、优势以及目前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TMS-MEP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客观肌力评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尸源性昆虫在某些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和推断尸体是否有转移有重要的作用。双翅目中的丽蝇科绿蝇属昆虫是尸体上常见的昆虫之一,通常最先到达尸体,而且最喜阳光,该特点以及在尸体上发现的绿蝇属昆虫幼虫的生长发育阶段,可以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十分有力的证据。本文主要从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绿蝇的种属鉴定以及绿蝇日龄的推断等方面,综述了根据绿蝇属昆虫推断死亡时间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8.
9.
微视野仪是一种在直视眼底的条件下,能定量、定位地测量黄斑区域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同时可以全程记录被检查眼的固视轨迹,自动分析固视位置、固视稳定性,并能将微视野图与眼底像点对点重合,实现功能和结构上的组合。微视野仪的各项研究指标与主观视力有良好相关性,为定量评估视力提供了新手段,在法医学视功能的评定中将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微视野仪的原理、方法及研究指标,并着重探讨微视野仪在视功能评估中的作用,以期为法医学视功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代谢组学是运用色谱、质谱、核磁共振(NMR)、毛细管电泳(CE)等技术对细胞、体液和器官等样品中的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和检测,再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一个或一组生物标记物信息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代谢组学研究的文献报道,从历史渊源、概念、优点、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专业期刊和网站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并根据现有研究对其在法医学各专业的应用作以展望,相信其能为法医学各专业和法医学鉴定提供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测谎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协助侦查破案,成为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它在古代的最初尝试以及近代心理-生理参数指标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尤其是现代多道生理记录仪的出现,使心理-生理参数指标更趋完善。随着人们对认知领域的深入探索,事件相关电位、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和事件相关-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在测谎领域的应用,使现代测谎技术的重心转移到对大脑活动的侦测方面,检测结果更为客观,更接近说谎的源头。本文介绍了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的测谎形式和各自的原理及目前发展最新动态,并分析了它在法医学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一种用来检测基因组多态性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该技术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并由之衍生出多种相关技术.AFLP技术在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许多研究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在法医植物学中得到初步发展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AFLP技术的新进展以及在法医植物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度近视者眼球结构及其功能变化的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近视者眼球可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其中,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眼底形态、黄斑神经上皮厚度等改变与眼球的屈光状态及视觉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脱离、白内障、青光眼、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着近视屈光度数的加深而增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度近视者视觉功能改变是上述多种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望通过应用多项检查方法观察高度近视者眼球的结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分析评估高度近视者视觉功能的损害程度,为法医学评价眼部外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眼外伤的司法鉴定提供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