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渤海经济带与东北亚经济圈的物流合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东北亚在物流领域合作的需求急剧上升。尤其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东北亚区域的物流整合重组已迫在眉睫。环渤海经济带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其独特的物流资源成为加强东北亚国际物流开发合作的优势。在分析环渤海地区及东北亚区域的物流资源条件下,以当前东北亚的物流合作为基础,提出了东北亚物流合作机制,建设"一区、三枢纽、五通道"的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随着东北亚区域研究的逐渐深入 ,论述区域性国际合作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圈形成的迫切性、可能性和发展趋势的论文和专著已不少见。但从黑龙江省与东北亚这个视角全面、系统阐述地方性国际合作的专著凤毛麟角。 2 0 0 1年 3月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国家公派归国留学人员重点资助的科研项目 ,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力所著的《2 1世纪的黑龙江与东北亚》一书 ,即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王胜今院长为该书作序。他认为《2 1世纪的黑龙江与东北亚》一书是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3.
祁怀高 《国际安全研究》2013,(2):88-103,157,158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来临之际,中国的东北亚周边安全环境进入动荡和调整的新时期。由于朝鲜领导人更替,地区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脆弱,东北亚政治安全环境趋于敏感;由于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升温,朝鲜半岛军事对抗事件频现,美、日、韩进行系列军演,东北亚军事安全环境趋于紧张;由于东北亚各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势头,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速,东北亚经济安全环境趋于积极。鉴于东北亚安全环境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东北亚外交仍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中之重"。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的东北亚外交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中国的东北亚外交要以地缘经济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缘政治正向发展。其次,中国要以六方会谈机制化为基础推动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未来六方会谈机制化在组织体制、组织成员、惩戒机制等方面要有新的思路。最后,中国要推动中国倡导的多边制度与美国主导的双边同盟在东北亚的兼容共存。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后冷战时代,东北亚“混合型区域主义”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流变性要求人们不要以西方的经验来评估和判定东北亚的区域主义,而在逻辑上和事实上呈现出多重张力的东北亚民族主义又使东北亚的安全现实日益严峻。对后冷战时代的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而言,二者之间的张力构成了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也昭示了后冷战时代东北亚安全观念建构所面临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脆弱性。突破和超越这种双重困境的关键在于:东北亚各国如何消融国内日益增强的民族主义情绪,东北亚的知识界如何应对西方主导的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和学术话语霸权的挑战以及东北亚社会如何汲取传统的东亚体系的合理因子,以避免新的帝国观念和帝国体系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建立科技共同体对于21世纪初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日益转移到依靠新科技进步上来,全球网络通讯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全球化,为东北亚区域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性,未来构建完善、开放的创新体系是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发展的定位与目标。启动东北亚科技共同体并使其高效运转,还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是多层次的合作,而城市间的合作是东北亚合作的关键。在东北亚地区城市间可以开展经济、文化、体育、教育、政治等全方位的、广泛的合作。为迎接21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可以利用城市互联网络来推进东北亚合作,目前可以成立东北亚互联网络讨论组。进行信息交流,并组建东北亚城市网址,推动东北亚城市的国际化和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战略安全新变化根源于东北亚战略结构的演变。东北亚战略安全新变化导致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压力增大,面临不同意识形态挑战的压力持续上升,与周边国家合作成本增加,国家合作将更加困难。中国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必须以包容性增长为东北亚战略安全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基础;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维护朝鲜半岛安全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关键;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稳定周边环境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必然选择;积极倡导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合作机制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理论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以贸易合作为先导 ,而投资合作则应该是其深层次发展的“助推器”。加强东北亚区域投资合作首先要从理论上分析 ,从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来看 ,在东北亚区域内进行国际投资合作既有良好的基础和保障 ,也存在着诸如政府政策等阻碍因素。因此 ,要趋利避害 ,寻找有效的对策 ,加强东北亚区域的投资合作 ,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10.
时永明 《和平与发展》2009,(2):20-22,74-80
奥巴马在美国众参两院均由民主党主控的背景下执政,这将有利于奥巴马按自己的意愿贯彻其对外政策。当前的东北亚局势是六方会谈在曲折中取得进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特别是中日韩合作)开始加温,美国与东北亚关系面临重构。未来东北亚可能面对一个愿意以对话方式解决问题的美国政府.这是东北亚的重要机遇期,而东北亚能否实现变化,这本身又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义家族是企业组织内靠哥们儿义气联系在一起并按照家族方式行为组成的人际网络。通过义家族网络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治理中的道德风险、快速形成企业的统一价值观和增进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还能够快速地形成核心和骨干员工的网络,在义家族内部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其成员,对义家族成员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前馈控制的机制,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管理的有利因素。同时,义家族成员奉行的义气至上行为准则,会导致企业组织目标迷失,破坏企业秩序,还会产生排外意识,导致组织内政治行为泛滥,扭曲员工的价值观,这些是义家族对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改善老工业基地企业的管理,需要对义家族实施扬长避短、惩恶扬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30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与韩国国际交流财团(Korea Foundation)联合举办了以“东亚地区合作”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韩国有关方面官员以及中国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代表们围绕东亚安全合作、东亚经济合作、东亚能源合作、中韩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第一,东亚安全合作整体水平较低,最大的障碍是国家间缺乏战略互信。北京大学朱锋教授认为:在过去5年间,东亚安全总体保持了稳定对话的基本格局,并呈现以下特点:地区安全权力制衡架构进一步向美日倾斜;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10+3框架的产生,使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合作成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是中日之间缺乏互信,双方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推动东北亚合作。东北亚合作应当坚持开放性,以 10+3为主,多渠道并进。  相似文献   

14.
2002年5月1~3日,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经济日报社、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威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02东北亚经济论坛"在山东省威海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5.
"亚核心"视角下东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核心"是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次级核心.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处于资源优势培育阶段、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阶段,还有些县(市)处于资源优势培育前期阶段.因此,依据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为实现县域经济在地区经济中的极化作用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找寻资源优势,坚持特色经营,走专业化道路,提升综合实力,发挥"亚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与东北亚地区间的大国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科 《东北亚论坛》2002,(1):55-57,61
恐怖主义在世纪交替之际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突出现象,“ 9·11”事件引发的美国反恐怖主义战争,从本质上来说带有“宗教战争”的色彩,这就注定了要铲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9·11”事件引发的东北亚地区间大国关系的调整以及对该地区政局的影响,可以被看作是全球政治舞台上大国关系调整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铁产业从国家支柱产业逐渐转变为全球化商品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潮流应数大型化以及一体化。就东北亚地区而言,通过并购及一体化扩大钢铁产业的战略合作建立钢铁共同体比毫无进展的经济共同体(FTA)更具现实性,同时也有利于解决钢铁产业世界性产能过剩问题。基于全球化理论,从市场、政府、竞争和费用等因素对东北亚钢铁三强的分析表明,三大钢铁公司并购及一体化存在可能性并以浦项钢铁—宝山钢铁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5月 18~ 19日 ,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东亚学研究中心与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东北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日、韩、美等国及中国台湾省、香港特区等地的近 6 0名学者参加了学术讨论 ,提交论文 40余篇 ,其中不乏新问题、新观点 ,反映了近年来学术界在东北亚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东北亚研究于 2 0世纪最后 10年异军突起 ,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概而论之 ,推进其研究的起因有3:首先 ,是经济发展的引发。由于 6 0年代以来东北亚各国经济相继崛起 ,使东北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雷鸣 《东北亚论坛》2007,16(2):27-31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要求有更为实质性的步骤和制度安排的出现,但目前,该区域的一体化进程还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困扰。这其中,建立一体化的贸易自由区和快速、大量地引入大型跨国公司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先行建立投资合作区,再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理论是可行的,目前最适宜建立区域投资合作区的地域就是大图们江流域地区。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非处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于2002年4月11日主办了"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教育交流研讨会",来自教育部亚非处的官员及全国各省市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虽然会议为期只有一天,但学者们仍就广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与讨论要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