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在淮海战役中,装备精良的80万国民党败给了装备落后的60万解放军,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做一简单的探讨,以求教大家。  相似文献   

2.
论蒋介石在台湾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蒋介石在台湾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李松林纵观蒋介石晚年在台湾的所作所为,其对历史的作用充满了二元色彩,这种二元色彩在以下几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第一,蒋介石退台后认真总结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教训,但其论点多属偏见与谬误蒋介石遭兵败大陆的沉重打击,退台之初整日闷...  相似文献   

3.
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农淮海战役中,装备精良的80万国民党败给了装备落后的60万解放军,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做一简单的探讨,以求教大家.  相似文献   

4.
两戏蒋介石     
1938年,抗日名将冯玉祥随民国政府西迁到陪都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与委员长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想利用冯的军事才能成为自己捞政治本钱的工具,又对冯的联合共产党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  相似文献   

5.
《广东党史》2009,(2):40-40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经过3个月的思考与探讨,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着种种腐败行为。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指定“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接掌“中央党部”的职权。国民党“改造”运动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史兵 《党员特刊》2003,(2):50-51
1955年3月19日,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苏兹贝格在台北访问了蒋介石。交谈中谈到被称作“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之一的蒋先云时,蒋介石长叹一声,说这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奇才”。然而,正是这位“最得意的门生”为革命却毅然拒绝蒋介石的拉拢。  相似文献   

7.
《支部生活》2010,(10):51-51
蒋介石是20世纪20年代初经虞洽卿介绍给黄金荣的,当时蒋介石正在上海交易所做经纪人。1922年,由于做股票投机失败,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合伙开的“恒泰号”又破产,  相似文献   

8.
冯芝桂 《党史文汇》2002,(11):17-19
1解放战争发展到1947年1月,我人民解放军已消灭敌人56个旅,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蒋介石为了挽救他彻底失败的命运,将兵力向我解放区的两翼收缩,准备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所谓“重点进攻”。2月底,蒋介石从南京飞到西安,召集他在西安的军政要员,亲自安排侵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部署。1947年3月战争打响时,国民党以34个旅计23万人的兵力,向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其首要目标是攻占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3月13日,胡宗南部以15个旅计14万兵力为主攻,从洛川、宜川分两路向延安进犯;青海马步…  相似文献   

9.
祥健 《党史纵横》2000,(3):17-19
叶剑英是北伐名将,也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身为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却不能保护身边的战友,叶剑英感到无比的愤感勺痛苦,也为革命的前途深深担忧。为厂反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以革命的力量抵抗反革命的力量。得到这个消息,已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叶剑英兴奋不已,立即写信给党,要求脱离武汉政府,做一名真正的革命战1。但党指示他利用特殊身份留在武汉政府进行更有利的工作,叶剑英欣然受命。从此,这位饮誉…  相似文献   

10.
1930年,蒋介石的中央军和阎锡山的晋军、冯玉祥的西北军,为争权夺利,在中原展开了一场新军阀混战,结果蒋介石是赢家。蒋介石为了打赢这场军阀战争,吞并和消灭阎、冯的势力,真可谓是费了不少心机,用了不少技俩──蒋介石借阎锡山之手平定了唐生智,反过来又要收拾阎锡山西北军第二次反蒋失败,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在五台县建安村,蒋介石给冯的出路仍是出洋或者到南京供职。想要两边取利的阎锡山,虽被蒋介石委任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然而这是蒋介石的调虎离山之计。他若离开他的老巢到南京去当官,他的晋系迟早会被蒋介石吞并。老好巨…  相似文献   

11.
常家树 《廉政瞭望》2007,(10):41-41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经过3个月的思考与探讨,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着种种腐败行为。蒋介石承认:国民党军队"表现出来的贪污腐败,真是无奇不有,简直难以想象。这样的军队就不能不走向失败"。他认为,国民党军队的腐败根源又在于国民党  相似文献   

12.
杨虎城要求回国参加抗战,却被蒋介石秘密囚禁。特务的迫害使杨将军伉俪分患疾病。一位牙科学博士成为日后的重要证人。1937年11月26日,杨虎城偕夫人谢葆贞及幼子杨拯中由法国马赛回到香港。他致电蒋介石,要求回国参加抗战。蒋介石复电邀杨虎城到南昌会晤,并派戴笠前往迎接。12月1日,杨虎城到武昌,戴笠率武汉行营及湖北省政府官员百余人在车站迎接,安排杨虎城住在武昌胭脂坪湖北省政府招待所。第二天,杨虎城由戴笠陪同乘飞机到南昌,住在二纬路一号戴笠的办事处内,即遭软禁。事前,戴笠从杭州警校特训班和南京警察厅特警…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是20世纪20年代初经虞洽卿介绍给黄金荣的。当时蒋介石正在上海交易所做经纪人。1922年.由于做股票投机失败,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合伙开的恒泰号又破产。亏空了100多万元,蒋氏背了3000元的债。恰在这时,陈炯明在广东叛变,炮轰广州总统府,孙中山避难于“永丰”舰。  相似文献   

14.
恽代英不仅是中共党内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杰出领导人之一,而且是人民军队及其政治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积极动员军事讨蒋,提出了组织志愿兵计划,并亲率中央独立师参与了讨伐夏斗寅的战斗,暂时解除了武汉国民政府的后顾之忧。大革命失败后,他又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辟中国特色革命的道路,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积累了经验,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6,(4):89-89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有人曾向毛泽东提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  相似文献   

16.
“军事上的大让步”之说 1926年3月,在蒋介石同国民党右派的共同策划下,一场针对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事变在广州爆发。  相似文献   

17.
第十回 洋顾问指挥无方 毛泽东寻求转机 话说蒋介石在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接连失败之后,请来了一位碧眼高鼻的“洋顾问”。  相似文献   

18.
1961年美台当局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面临失败,肯尼迪政府力图改取“重要问题案”,蒋介石坚持沿用“延期审议案”。紧张的交涉引起美台关系的危机。深层原因涉及肯尼迪酝酿调整对华政策。肯尼迪最后向蒋介石作出必要时否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秘密保证,并以美国利益的重大让步,换取台湾当局接受“重要问题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史迪威是1942年3月来中国战区任职的。史迪威初来中国时,蒋介石对他是信任的,同时对他还抱有很大期望。因为史迪威身兼美国驻华军事代表、中国军队参谋长等职,大权在握。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史迪威的任务是:消除蒋介石集团的动摇,增大中国的抗日力量以利于美国,并要求史迪威掌握指挥权。蒋介石的打算则是,在抗日旗号下,从美国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援助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以待抗战胜利后重建他的统治。  相似文献   

20.
三大战役蒋介石失败了。他为什么失败了?我觉得有几个原因:一个是不能战而战,不能打而打,那打的话一定没有出路,必失败。八年抗战后怎么能打内战呢?所以不能战而战。一个是“和”,但和又不能和,不战不和,陷入“和战”两难之困境,所以在政策上站不住脚。而毛泽东不怕,能战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