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彭年 《法学研究》1999,(4):112-124
“公共秩序”一词具有多种涵义,有时指一种法律状态,〔1〕有时则指一种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公共秩序除了在国际私法中存在外,还存在于其他部门法,如民法。〔2〕本文研究的仅限于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一、公共秩序概说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主要是指法院在...  相似文献   

2.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上重要的制度,而公共秩序保留法律的适用问题关系到公共秩序保留的实际效果。和直接使用法院地法等四种方法比较,最密切联系原则应当用来解决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适用的理论问题。这样符合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本身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际私法发展的历史趋势。当前我国立法未对公共秩序保留的法律适用做出明确规定,而最密切联系原则应当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不断增多。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排除有违内国公共秩序的外国法律适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蔡鑫 《法制与社会》2013,(35):54-57
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项传统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对于维护法院地基本政策、保护本国核心利益等方面存在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国国际私法立法及现代的一些国际私法条约中都存在此制度。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直持肯定态度,在立法上。有多部法律法规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进行了规定。本文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数个涉及公共秩序保留刺度案例的研究,探究该制度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5.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其具有相当大的弹性与模糊性易被滥用,且应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限制适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也应及时顺应这一趋势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6.
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中国必须完善市场法制 ,其中当然包括完善的国际私法。我国国际私法的自由裁量权条款表现为层次多、范围广两大特征。设计我国国际私法有关自由裁量权的条款 ,在立法上应处理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德才 《法学杂志》2012,33(5):132-136
公共秩序虽因其实质在于维护本国国家及其人民的利益而被称为国际私法中的"安全阀",但由于它缺乏一个确定、统一的概念与适用标准,因而该制度在实践中容易被滥用。而公共秩序的滥用势必大大降低国际私法在协调各国法律冲突中的价值,妨碍国际民事交往的稳定和安全。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必要对公共秩序加以限制适用,这业已成为公共秩序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有关立法也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波  王平 《行政与法》2004,(8):113-115
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相当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不能根本解决。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把握国际私法基本精神的走向。文章将从国际私法基本精神从“主权优位”到“平位协调”的转换方面,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发展方向加以定位,从而提出了对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在立法实践中加以限制和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段威 《法制与社会》2010,(25):171-171
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中一项古老的制度,在外国法的适用和排除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维护法院地国立法管辖权的"安全阀"作用;另一方面,对该制度的过度适用会使法律选择的过程变得愈发的不确定。所以,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如何合理地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该制度进行必要的限制,防止其被滥用,成为国际私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共同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公共秩序保留作为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国际私法的重要制度,在对外国法的适用问题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公共秩序保留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立法形式;司法实践及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之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各国民商事关系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私法的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拟对该制度作一番探讨,简述当今国际私法发展趋势对公共保留制度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公共秩序的引入,并对我国的立法作简单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各国民商事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私法的各项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秩序保留是限制和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公共秩序保留在理论上没有统一的标准,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排除外国法后选择适用何种法律,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公共秩序制度是国际私法上的一项一般制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目前国际私法上得到各国立法和司法以及国际条约最广泛肯定的一项一段制度。公共秩序问题也是澳门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公共秩序的概念。“公共秩序”一词有时用于指一种法律状态,有时用于指一种法律制度,即公共秩序制度。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公共秩序存在于许多法律领域或部门,如民法和国际公法均讨论公共秩序问题,故它并不是国际私法上特有的一项制度。(一)公共秩序的名称。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被称为“公共秩序”(orderpublic或pub…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凌江红公共秩序,是指一国依其冲突规范(无论是国内法上的,还是它所接受的国际私法协议与公约中的冲突规范),对某一涉外民事案件的处理,本应适用某外国实体法,但考虑到适用的结果会与内国的“公共秩序”严重抵触,则拒绝适用,这便是国际...  相似文献   

15.
在处理涉外法律冲突时合理利用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维护我国社会公共利益起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当前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立法上和司法实践中尚存在一些缺陷,应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公共秩序保留条款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具体的规定。一般所谓外国法的适用违反内国的公共秩序或公共政策,是指违反内国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违反内国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究竟在什么场合下可以采取这种保留,以及这种保留的具体内容如何,各国法院对之有自由裁量权。各国法律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互异,人们对公共秩序的理解和运用,难以取得一致的见解,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不应把问题仅仅局限于公共秩序的具体含义这一方面,因为正确使用公共秩序保留条款,主要问题还不在于它的含义是否具体,而在于人们对它的精神实质的理解不同。  相似文献   

17.
国际私法赖以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承认外国法的域外效力并根据冲突规则适用外国法,而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则从法院国的利益出发,着眼外国法的内容或其适用结果以限制、排除外国法的适用。国际私法的发展正是在以适用外国法为一端,以排除、限制外国法的适用为另一端的这一矛盾天平上运行的。由此可见,公共秩序保留无疑是国际私法理论和立法、司法实践中的一大“瓶颈”。①因此,有必要对公共秩序保留进行深刻地探讨。一公共秩序保留概述(一)公共秩序的涵义公共秩序一词有静态、动态两层涵义:从静态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主要适用于解决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问题。由于我国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区际冲突法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国家的复杂与多元化的特征。"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政治法律格局使之日益成为理论热点与实务难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对维护各地区的自身利益可谓起到了最后的关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戴琼 《政法学刊》2005,22(6):11-14
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直接功能是维护法院地的社会公共利益、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道德观念,而从法伦理的性质来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法律的实质正义,匡正形式正义的不妥当性。区际法律冲突是由于法域间存在不同法律制度、社会利益和道德观念而产生的,在运用冲突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时,仍然遇到适用外域法的结果与法院地法的社会公共利益相违背,违反公平和正义的情形,因此,有必要运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来避免这种结果的出现,尤其是在我国,区际法律冲突与国际法律冲突十分接近,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另外,在同一时空,在公共秩序的价值评判标准的运用上,区际冲突法应当与与国际私法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应当采用“完全适用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际私法关于“公共秩序”立法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育辉 《时代法学》2005,3(4):60-69
"公共秩序"是国际私法上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但它的内涵和外延却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模糊性,这一特性既可以说是它天生的缺陷,更可以说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就当前采用这一制度的各国立法司法实践与国际立法的重要走势及对这种走势的科学分析来看,中国目前的立法将"公共秩序"表述为"社会公共利益"是不准确的,有关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种种不当,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