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后,为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秩序,实现美国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全球战略,巩固冷战成果、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单极世界,适应“美国制下的民主”的国际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扶持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成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的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已经有三百年了,比美国政府还早,实际上我们应该称它们为“政府前组织”,也就是政府发生前的组织。至今美国的非营利机构数量庞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广泛,从业人员众多。美国的非营利机构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早在1930年左右,Alexis Tokyo在访问美国时所说的一段话很能说明美国的特点,他说:“美国是一个参与者的国度,不管任何年龄、任何人之间、任何性别,美国人永远尝试形成一个纪律性的组织。  相似文献   

3.
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将“推进民主”、“价值观输出”作为“美国在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资本”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战略的本质是以美国式的民主为标准,赤裸裸地推行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建立“美国价值观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实现后冷战时代“美国治下的和平”,表现出美国的反民主、反人权、反自由的伪善嘴脸。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18):4-12
刚刚过去的7月,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盯着美国,担心该国因民主、其和两党为争取选举筹码而明争暗斗,致使美国国债到期违约,引发全球经济崩盘。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对美国债务违约风险尤为关注。毕竟,如果美国不能如期提高举债上限,将给所有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带来经济灾难,同时也将把全球金融资产、大宗商品价格拖入深渊,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恐慌。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我有幸随重庆市第四期美国城乡规划高级研讨班学习。通过听讲座,现场考察参观以及和美国专家、政府官员、市民等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耳闻目睹和切身感受了美国城乡规划的可贵经验,学美国,看中国,想重庆,思未来,感触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新闻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 《新视野》2001,(2):62-64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政界、军界的一些人认为,在未来几十年内,起码在2015年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美国构成威胁。因此,美国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和价值观,改造那些不按美国方式行事的国家。美国霸权主义欲望膨胀,其理论层出不穷,被制裁国家的名单不断翻新;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引起冲突,燃起战火。在美国推行世界霸权主义的政策中,新闻媒体大搞思想渗透、双重标准、信息垄断、打击异己,甚至断章取义、造谣惑众、愚弄和欺骗受众,大搞媒体轰炸。对于美国新…  相似文献   

7.
也有人曾希望美国分裂 1783年9月3日,美、英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确认美国疆界。这样,美国版图从独立战争初期的90多万平方公里扩大为230多万平方公里。在国家版图倍增的同时,美国面临的国家风险也同比增加。对此美国第一代开国领袖有极清醒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徐建军 《新长征》2007,(12):62-63
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们来自省直及各市地州的27名同志,从7月16日到8月6日,在美国整整学习、生活了21天。期间,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学习、考察:一是在美国西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参观、访问为辅,对美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服务各环节、方式进行研究与考察。二是到美国东部考察,初步深入美国社会进行观察与体验,以增进对美国的了解、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总的感觉是信息量之大前所未有,收获之多前所未有,感受之深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美国文化战略就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美国文化这一极具辐射性和渗透性的软实力,正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要素一样,成为美国对外扩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美国成为文化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其独特、高效的运行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美国文化战略的运行机制如法律制度设计、商业化运作及其开放战略和文化外交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李韬 《发展论坛》2003,(3):75-77
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一蹶不振,股市一跌再跌。“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的航空服务又遭重创,这对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反观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经济却是一片繁荣景象。自从1991年3月走出第九次衰退的低谷到2002年底,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了118个月。这是美国自1854年以来历次经济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期。美国的这次经济扩张呈现出“二高”、“二低”的特点,这就是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在这十年当中,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3…  相似文献   

11.
两起美国间谍案震惊美国朝野 1954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开庭审判两起美国间谍案,控诉包括11名美国人在内的22名罪犯。当天,首都各界的数百名群众来到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上旁听,罪犯的罪证陈列在一边,手枪、冲锋枪、卡宾枪、收发报机、空取器等赫然在目。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以来,美国经济气候有所好转,因而使美国经济学界、企业界、政府官员等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和强度的看法,出现了不小的分歧。一些人认为,美国经济从年初开始就已步入复苏之路,今年将是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一年。另一些人则对此持谨慎的乐观,认为再过几个月,才能出现明显的复苏,今年内不可能出现强劲的经济增长局面。悲观的看法则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各个主要领域仍表现疲软,要到今年第3季度以后,才能出现真正的复苏。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它的经济如何发展将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美国今年…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17日美国东部时间7点46分,美国居民人口正式超过3亿,成为继中国和印度之后的世界第三人口大国。美国独立时人口不到400万,南北战争时期达到3100万,20世纪初约有7000万,二战结束后的移民大潮使美国人口开始迅速增长,直至今天突破3亿大关。预计到本世纪中叶,美国的人口将达到4亿,很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美国对于人口的迅速增加抱乐观的态度,认为这将有助于美国增加劳动力,进而提高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只有英国人口密度的1/8。因为美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必担心土地会被用完。美国只有约7%的土地变成了城市、道路或类似用途。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11,(3):55-55
秩序话语:美国领导论与和谐世界论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之后,美国已经意识到中国、德国、印度对美国的竞争压力,但始终恪守美国领导世界论。奥巴马上任后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世界第二”。相比之下,中国鲜明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论强调每一个国家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平等是国际关系的首要原则,这一点与美国领导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布什总统上台后,多次强调,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以及布热津斯基,都认为中国既非美国正式盟友,亦非公开敌人,而是一个“战略竞争者”,目前是美国“潜在的地区对手”,2015年前后则是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美国甚至有人把现在的中国喻为19世纪末的德国,认为类似于德国在19世纪末的强大一样,中国的崛起将对美国构成威胁,并打破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格局。美国对中国实力发展的战略判断,以及如何看待中国实力发展对美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6.
一、并审两起美国间谍案 震惊美国朝野 时间是1954年11月23日,这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军事审判庭开庭审判两起美国间谍案,控诉包括11名美国人在内的22名罪犯。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长。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仍然一往情深地不断增持。在“比较优势”下,中国用凝结着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资源、廉价的环境等要素的实实在在的商品,换回成堆绿色“纸张”与电子符号,然后用这些“概念美元”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政府运转,支持美国借贷消费,支持美国金融机构用这些钱到中国赚更多的钱。美国的债务越滚越大,债台高筑,只能发行更多的美元来偿还,美元贬值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0-40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始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地觉察到了美国的变化,抓住时机发起了“乒乓外交”,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拉开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此后又向尼克松总统发出了访华邀请。  相似文献   

19.
王辉 《党建文汇》2004,(1):40-41
美国农业部长2003年12月23日正式宣布,美国出现首例疯牛病疑似病例,更令人不安的是,病牛肉可能已被人食用。消息传出,一片哗然。美国消费者惊恐万分,有关专家认为将会有更多的疯牛病例出现。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更是严阵以待,立即宣布严禁进口美国牛肉,这势必将严厉打击美国每年1750亿美元的养牛业。  相似文献   

20.
管克江 《党建》2010,(8):45-45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让美国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创新能力。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发表的《大西洋世纪》报告说,2000年按照16个指标衡量的创新指数(包括研发投入、创业资本比例、科技人才比例等)排名,美国在全球遥遥领先。到2009年,美国排名滑到第六位。而若按科技创新和竞争力的进步速度排列,美国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