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森 《当代贵州》2011,(31):61-61
10月31日上午,2011“宏立城”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总决赛、旅游商品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总决赛、旅游商品展销大会暨2011中国(贵州)民族服装服饰能工巧匠大赛、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大展,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已成为贵州创业带动就业、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贵州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推手,是传承一方文化、拉动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环境、造就一方人才、致富一方群众,不断丰富贵州经济发展内涵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张丽 《当代贵州》2013,(28):43-43
9月18日,第二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在澳门开幕,贵州省政府与世界旅游研究中心、全联旅游业商会共同签署了推动贵州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三方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扶贫事业的生力军。对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贵州而言,乡村旅游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以及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举措,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富了一方百姓,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2015年,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贵州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全域旅游是近年兴起的旅游新业态。大桂林旅游圈的先天优势和后天努力,奠定了桂林全域旅游的充分条件。在这一方土地上,通过就地城镇化改善城乡环境,动员社会力量,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借助旅游扶贫脱贫,已经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但是,要实现桂林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桂林旅游产业化及其转型升级,还应当创新思路,转变观念,推陈出新,在一些方面做出调整和超前策划,才能适应全域旅游的新形势与发展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晏春兰 《世纪桥》2012,(11):133-134
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是集齐农业生产、农业产销和农业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垫江县位于重庆市域中部三峡生态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仅可以增大我县农业生产规模,同时也体现了生态农业的附加旅游价值,积极推进我县的缩差致富进程。笔者就垫江生态农业旅游的兴起与具体发展模式进行跟进,对我县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优势分析,就生态农业旅游对我县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垫江县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疆幅员广大,蕴藏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充分开发,是一个潜在的旅游大区。如何根据新疆独特的自然人文优势,探究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期待通过这一行业的发展,延伸出以“一黑一白”为主的资源转换战略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是值得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分析区情,明确旅游经济的重要地位,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经济繁荣是机遇、战略、发展的互动结果,根源于外在的机缘和内部优化的有利结合。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向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孕育着旅游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地区独特的景观是推动旅游经济的现实条…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景观是指乡村在某一特定时段呈现出的乡村旅游过程和旅游景观格局。山西太谷县有独特的旅游环境和发展优势,其田园风光旅游、“农家乐”休闲体验体现了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显现了这一旅游方式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各个阶层有了更强的品牌意识。对于旅游业来说,做好一个品牌,就等于开掘了一方资源。由于品牌意识已逐渐融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旅游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今全国及西宁周边城市都在纷纷打造自己的旅游形象品牌,如:云南打造“香  相似文献   

9.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青海代表团总会引来国内外的大批记者,除了这个西部大省这些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飞跃式的进步让他们格外关注外。还有一个话题始终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里,这里有目前惟一的女省长。在中国,有运筹一方的女省长,无疑是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0.
天高地厚的黄土高原以他千万年的默默积淀,见证着萧关古道的沧桑变迁。这里曾有过水草丰美富庶一方的记忆,更有过满目苍凉贫瘠痛苦的呻吟……进入21世纪,面对宁夏寻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固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倾情描绘发展蓝图。带领全市人民埋头苦干,大力培育革畜、马铃薯、劳务、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固原实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贫瘠的黄土塬上谱就了一曲抓机遇求发展的恢弘乐章。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旅游具有必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旅游的焦点和轴心;旅游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化与旅游融合凸显产业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融合,我们既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创新的文化眼光,同样需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  相似文献   

12.
“两马”旅游是福州市旅游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新形势下,要积极发挥“两马”之间旅游上的互补性,进一步推动“两马”旅游深度合作,共同构筑闽江口旅游圈,使之成为两岸之间最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成为福州市旅游发展一张新名片和闽江口新区建设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修武县各级党组织坚持把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使群众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一是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坚持“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累计投入6亿元用于旅游开发建设,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  相似文献   

14.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建市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威海旅游业更是新军突起,成为经济产业中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威海也由原来的滨海小城发展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城市 。 一、威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过建市十几年来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旅游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 3%。   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加快。随着全社会对旅游业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提…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2,(9):32-32
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才是真道理。领导于鄙抓发展,改善一方民生,抓富有方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旅游经济正处在稳步上升期,在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以精致露营为抓手,充分利用省内露营方面的生态资源优势,可以促使露营地与景区、度假区协同发展,助推贵州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作为中国旅游大省,拥有众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精致露营这一新型旅游模式的兴起,带动了一波旅游新浪潮,吸引众多消费者参与其中。充分利用好省内生态资源优势,以精致露营为抓手,开展旅游沉浸式体验,可以促使露营地与景区、度假区协同发展,助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一)提升贵州旅游产业水平需要文化融合 随着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的日趋旺盛,我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年贵州旅游总收入1429.48亿,同比增长34.70%,同比增长数排名全国第四,旅游创汇不断增加,影响力不断增强。然而纵观全省旅游业发展,取得成绩显著,但却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或者说资源性价比不高。  相似文献   

18.
正穿林海、过草原、跨滦河、赏花甸、观云海……在日前举行的河北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期间,八方游客齐聚承德,畅游国家"一号风景大道",陶醉于连天碧草林海清泉,在青山绿水之间流连忘返。而同样令人欣喜的,是以"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旅发大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总投资1422亿元的25个重点项目完成现场签约;通过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走乡村旅游致富道路,将助推6.2万贫困人口脱  相似文献   

19.
弓长岭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一座因矿而设的典型资源型城区。弓长岭矿泉资源丰富,冷泉和热泉相距不到百米并涌而出,堪称世界奇观。为加速温泉旅游开发,2002年弓长岭区确立了“旅游立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温泉旅游为龙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宁夏整体经济的重要产业。当前,在实施沿黄城市带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沿黄城市旅游发展,变旅游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提高宁夏旅游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