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至今已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称谓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诞生就有的,它经历了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次历史演变。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  相似文献   

2.
工农革命军、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称谓的由来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始主要称工农革命军,后相继改称红军、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3.
星火燎原之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得以诞生,并逐渐由丰富多样走向整齐划一.在中国共产党党旗还没有诞生的这十年内,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及其前身工农革命军军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旗帜,成为中国革命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4月16日,我国政府发表的首部专题型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首度公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18个集团军的番号和分布。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6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这是我军首次使用"军"的番号。回顾人民军队陆军发展的历史,有许多关于"军"的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
岳思平 《学习导报》2010,(20):37-38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经走过了80余年的光辉战斗历程。其称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称国民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和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称谓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从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则逐渐全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然而,时至今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究竟最早始于何时,使用情况如何,其历史根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1927年7月底,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简称"二师")在湖南省汝城县组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武装力量。然而,关于二师的组建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却鲜为人知。中央军委指示农军合编一个师  相似文献   

7.
第一支工农红军创建考实王健英"工农革命军"最早从何时称起?全国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究竟在何时何处成立?对此,目前中共党史和军史著述中仍存在着不同讲法。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考证。一、"工农革命军"称谓的由来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大部分地区开...  相似文献   

8.
中共历史上非常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便创建了小井红军医院。它是中共领导医疗卫生事业的伟大尝试,开创了人民军队有正规医院之先河,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提议在小井建一个条件较好的红军医院小井红军医院的前身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卫生队。1927  相似文献   

9.
欧阳青 《党史博览》2006,(10):30-3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第一次正式称为“红军”,始于1928年5月25日。之所以将自己领导的武装称为“红军”,其中一个原因是借鉴苏联红军的称谓。当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军事工作大纲》指出:“为保障暴动的胜利与扩大,建立红军已为目前的要义。”为此,大纲明确规定:“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军事工作大纲》的颁发,对于各地的军事斗争和红军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纲颁发之后,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陆续改称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的最初…  相似文献   

10.
正在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统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到今天,仍在继续使用这一称谓。那么,沿用至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称谓,究竟什么时候被第一次提出?又是何时被正式使用的?早在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八路军、新四军曾一度使用"解放军"的称谓。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郭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8):87-88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施帜。  相似文献   

12.
吴光浩:湖北黄陂人,1905年出生,黄浦军校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叶挺独立团连长、营长。1927年10月受中共湖北省委派遣领导黄麻起义,任起义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副总指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长兼三十一师师长。1929年4月前往商南领导起义,途中不幸牺牲,年仅24岁。  相似文献   

13.
徐宝来 《红岩春秋》2022,(11):20-25
<正>领导特务连,筑牢惠港线1927年7月底,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师在湖南汝城组建。这支被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武装力量”,诞生于汝城工农革命运动“新湖南”时期,前后历经半个多月。8月15日,第2师驻地被反动势力围攻,副师长吴振民、汝城特别支部书记朱青勋等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和逐步定型的,经历了从工农革命军军旗、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的历史演变过程. 工农革命军军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左派,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仍用国民革命军陆军旗帜.南昌起义后不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湖南省委召开会议部署举行湘赣边秋收起义,会议决定要公开使用中国共产党的名义,正式亮出工农武装的旗帜来号召和发动起义.毛泽东代表中共湖南省委于8月20日在向中央报告中指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6,(12)
赖毅赖毅(1903— ),原名赖玉生,平江县安定思村人。一九二四年参加本地工农革命运动。一九二六年加入共青团。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当兵。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班长、排长,中国工农红军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副官,红十二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副官主任,教导队政治委员,红五军  相似文献   

16.
正引子: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跟毛泽东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打下了新中国。另一个引以为豪的是他构筑了我们国家的国防工程,特别是领导了"两弹"工程的创建。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教导队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司令员作战科科长、教导营营长,第四师参谋  相似文献   

17.
茶陵城是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后攻占的第一座县城。毛泽东在茶陵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茶陵湖口挫败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并总结工农革命军在茶陵的实践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对人民军队建设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军队党的生活》2010,(1):82-82
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初称“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朱毛会师后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1948年11月1日.正式统一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又习称工农子弟兵,因其与工农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很少会将其与“洋”字挂钩。其实,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还有一些高级将领在建国前乃至建军前曾出国留过学。  相似文献   

19.
赖传珠(1910-1965),原名赖鹏英,江西赣县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在湖南汝城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历任特务连、卫生队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后调第二十八团)连党代表,第二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二大队党代表、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  相似文献   

20.
谭明楚 《湘潮》2021,(2):54-54
在衡阳县西渡镇赤水铺的赤水河上,有一座宽约0.7米、长约12米的石板桥,当地群众称之为“红军桥”。这座桥,是1928年由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三团四连在原有桥基、桥墩基础上架设的。一1928年初,湘南起义的熊熊烈火燃遍湘南大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以西渡镇赤水铺至桐桥一线为大本营,与朱德、陈毅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及郴耒地区工农革命武装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