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中的"事实"是法律事实或曰借证据证明了的事实,"以事实为根据"实际上就是以"查证属实的证据为  相似文献   

2.
所谓证人视听资料证据在庭审中的运用,是指侦查、起诉机关在案件侦查和审查起诉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询问证人的时候,由证人声明以此证据在法庭中使用,视同其本人亲自到庭作证,侦查机关除依法制作询问笔录外,同时使用录音、录像等视听手段提取视听资料,由此形成证人视听证据,于开庭审理时当庭同时出示和播放,可以起到证人亲自到庭作证的同等效力。这样做: 1.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第157条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辩认,对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笔录、鉴定人的结论、勘验笔录和其它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第47条注重  相似文献   

3.
刑事庭审认证规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庭审认证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新生事物。该问题涉及为什么要进行庭审认证 ,庭审中如何认定证据以及认证的标准和理由是什么等方面。有关解决上述问题的研究需以庭审方式、认证方式、认证规则三者关系为理论支点 ,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分析和历史、比较的方法。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所有证据都应在法庭上面对控辩双方公开认定 (即庭审认证 ) ,认证方式、认证内容决定认证规则。  相似文献   

4.
视听资料,这是刑事诉讼法本次修改所增加的一种法定证据形式。视听资料是指以用科学技术手段,利用图像、音响及电脑贮存反映的数据和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种证据,包括录相带、录音带、传真资料、电影胶片、微型胶卷、电话录音、电脑贮存数据和资料等。一、视听资料列为刑事证据种类,有其必然性。1、它是证据形式发展的客观过程。法制是不断发展的,证据种类亦随之不断发展。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把视听资料以法律的形式做为刑事诉讼证据确定F来。因为,法律对证据种类的规定,总是基于立法的经验考虑u当时视听资料作为证据使…  相似文献   

5.
6.
在刑事案件庭审中,辩护律师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是刑事辩护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好发问的时机和技巧,不仅有助于协助法庭查清案件事实,而且可以为下一步发表辩护词做一些必要的铺垫,以强化辩护观点,起到画龙点睛、先点睛后画龙的作用。以下就庭审发问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庭审发问一要紧贴主题,切忌无关宏旨。庭审发问是整个辩护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在发问内容上必须与主要辩护观点相互联系,彼此呼应。对于与辩护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问题,尽量不发问;对枝节问题不宜纠缠。需要在庭审阶段提交给法…  相似文献   

7.
视听资料,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它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产物和先进成果,其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也是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原刑事诉讼法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难于利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增加了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本文试就视听资料如何移送和有关法庭审查问题作一探讨。一、视听资料的特点视听资料作为重要的而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证据,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形式多样,直观性强,客观实在,…  相似文献   

8.
刑事证据视听资料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证据视听资料论柯昌信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新修改、颁布的刑事诉讼法首次把视听资料增加规定为法定证据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首先肯定了视听资料增补为证据之一的重大意义,随后,就视听资料的概念、特征、种类作了阐述介绍,并就如何审查判断视听资料...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新法实施以来实践的具体情况,就推行新的刑事审判方式,在庭审调查中如何正确依法地开展举证、质证和认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法庭的审判活动由原来的纠问式改为控辩式,法官处于主持、引导的地位。法官在庭审过程中,适时地对控、辩双方就被告人是否有罪,罪轻罪重等事实、主张、观点予以归纳,即法庭综述。法庭综述不仅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庭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刍议刑事庭审中的法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刍议刑事庭审中的法官综述何畔王冬香法官综述,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对控、辩各方在对被告人是否犯有指控的犯罪事实,及双方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庭审过程中提出的观点、问题进行的归纳。其特征为:(1)阶段性,即可发生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调查、辩论阶段以及宣...  相似文献   

13.
浅析刑事诉讼中的视听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将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一种类型写入法典后,法学界许多同仁开始致力于将视听资料补入刑事诉讼法的证据类型。笔者认为视听资料能否作为独立证据类型尚需探讨。现就这个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4.
周庆熙 《法制与社会》2012,(24):123-125
本文以两例刑事庭审语料为例,以法官的庭审话语为研究对象,分析法官权力与话语的关系,认为法官的权力是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其在法庭上的程序性话语、告知性话语是法官对被告人权力和地位的展示;特别是法官使用封闭性问话限定话语范围,对法官及被告的称呼,法官用祈使句、打断等话语方式支配诉讼活动其他参与者,以及通过话语控制话轮转换都处处显示了法官的权力.  相似文献   

15.
(一) 在民事案件开庭审理中,当庭确认证据的效力,是庭审的一个重要环节。庭审调查时,强调当事人举证、当庭质证,这些部是查清事实的重要途径。然而,庭审的职能不仅仅是查清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查清事实来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以便审判人员准确地适用法律。因此,根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刑事庭审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采用规范、法理与实际三者结合的分析方式,首先分析了新庭审方式在庭前程序、庭审程序、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审决机制四个方面的七大特点,并对新制度做了定性和评估。尔后作者着重分析了我国庭审制度的运行条件和背景,指出:在我国借鉴当事人主义的庭审制度改革,将受到本土资源的顽强抵抗、限制和改造,其中包括文化、政策、制度和实际资源的四大限制,造成不彻底的实质化、不充分的对抗性、不完全的平等制以及不够规范的操作方式。而运行中的最大矛盾是控辩式程序与追求实质真实的冲突。第三部分提出了改革完善庭审制度的构想,即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灰色模型,改善的主要路径是磨合、调合与局部和全局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2010年载于中国法院网上的292件刑事案件的庭审进行了问卷和数据分析,在论证了该调查取样合理化的基础上,从控辩审三方的角度分析了这292起案件的刑事庭审中暴露出来的辩护率低、刑事辩护效果差、陪审员陪而不审以及侦查人员和证人普遍不出庭作证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实施,确立了一种新型混合制的庭审方式,吸收了当事人主义的合理因素,对过去的庭审方式作出了重大的改革。新的运行机制,给法官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刑事审判法官为此作出了一些努力和有益的探索,但庭审形式化的阴影难除,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庭前程序性审查实质化,致使庭审形式化《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这一规定确立了刑事案件庭前审查以程序…  相似文献   

19.
视听资料的范围及其审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视听资料的范围 1.犯罪过程中直接形成的视听资料。如车站、码头等单位设置监控系统记录的犯罪过程,行贿人在行贿时秘密录制的谈话录音带,利用删除、修改、增加、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犯罪日寸所存留的信息资料等。 2.由他人摄制提供的反映犯罪过程的视听资  相似文献   

20.
新的《刑事诉讼法》改革了庭审方式,开庭前法院不再对案件进行实体审查,只进行程序审查。这样,抗辩式国审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证据的自查和认定。所以,对控方提供的有罪证据进行当庭审查和质证是辩护津师最重要的工作。下面就依据新的《刑事诉讼法》,结合笔者的庭审实践和行家的有关著述,谈谈庭审律师在开庭审判时对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种证据如何进行审查。1.物证的审查物证是能够证明案件亘实请周的物品或者便迎。物证,虽然具有证明的间接性这一不定Z处,但却又以吕客观真实性和相对稳定性两大优点在诉讼活动中展到了极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