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极大创造精神的社会。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否在增强,是我们是否真正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稳定、和谐的基础,是我们国家能否和平崛起的内在动力,而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课题。因此,必须调动各种因素,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第一,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要坚持发挥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决定性作用;第三,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要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  相似文献   

3.
在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充满活力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统一战线在激发社会活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本文试图在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的基础上,对统一战线如何在激发社会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4.
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把统一战线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凝聚在党的周围,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社会活力逐渐释放的过程。当前构建活力社会是我国后发现代化态势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重要平台,也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开端。有效构建活力社会需要深刻理解活力社会的内涵和本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活力社会建设的新转向,以系统推进为根本方法,重点把握活力社会的生长基点。  相似文献   

6.
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激发社会活力是执政党整合社会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本文从培养共同的思想基础、改革完善社会机制、提高执政能力与水平、处理协调利益关系、尊重知识与人才、支持创造与创新等六个方面,对社会活力的源泉进行了初步分析论证,进而明确了激发社会活力的切入点和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运用科学的干部激励机制去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是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都应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目标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科学有效的激励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应该包括健全的选人用人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完善的物质激励以及良好的精神激励。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在深入分析大文化战略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推进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创新选拔任用机制激发高校管理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大学是一件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管理好大学显然需要好的管理人才,好的管理人才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改革不适宜高等院校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传统用人模式.结合高校管理实际不断创新选拔任用新机制,充分挖掘并合理配置高校管理人才资源.激发高校管理活力,增强高校管理实力,提升高校管理水平,达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在整个和谐社会的构成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统一战线是和谐理论的最好实践,尤其在激发社会活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优势。统一战线要在激发社会活力、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就要做到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在方针政策上坚持"四个尊重",在工作策略上根据不同统战对象确定相应的工作重点,在方式方法上建立适应时代特征的有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科技革命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比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体现出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其时间和空间大大缩短,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的新特点。但同时现代科技革命也容易诱发新的社会矛盾,例如收入差距的贫富分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转型以及对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冲击与自身的创新行为等。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至少具有以下意义:建设和谐社会是科技革命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利于避免甚至消除现代科技革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现代科技革命向生产力转化环节中起到润滑剂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在同科技革命互动中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转变增长方式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突出课题。困难不仅在于需要准确把握每一课题的焦点及其作出战略选择,而且体现在如何进行系统运作,使之相互促进,整体推动。类似于三大战役,只有提升整体部署、作战水平,才能赢得最终胜利。本文力求对三大课题展开透析并提出整体谋划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要充分借鉴历史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政协必须利用在宗教工作方面的优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人类追求的比较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社会是人们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所追求的“应当”,是人们出于满足自身需要而设置的美好追求。因而,和谐社会本身包含着道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道德方面的努力,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加强道德建设就要更加明确道德建设的目的和内容,增强道德主体的道德观念,采取适合时代要求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政治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宗族观念盛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着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发展农村政治文化,应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相应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并拓展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引导其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实现政府转型。实现地方政府职能转换,需建立相应的驱动机制,加快职能调整,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  相似文献   

17.
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积极利用国内非政府组织这一资源,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非政府组织与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前者在促进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和谐、生态和谐和社会要素和谐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作用。但是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多重功能。公共管理过程中多方面的合作与协商,有利于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愿望与要求,有利于实现多方面的“共赢”,有利于促进多元共生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公共管理具有更强的合法性。但是,我要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需要转变行政机关的职能与转变行政治理工具、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畅通的反映公民诉求的途径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机制等,同时,应努力促使公共管理朝着它的理想模式——善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借鉴、继承和发展前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越是客观、全面、科学地掌握前人的思想成果,就越是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成功,越是能够全面、稳固而可靠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失灵”作为考查“社会和谐”的比照对象,不仅可以考查中外思想家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论述,总结前人对和谐社会构成要素的探索,而且还能评估历史上的和谐思想资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论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等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