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毒鼠强诱导细胞DNA损伤的彗星电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毒鼠强对小鼠淋巴细胞和脑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分离健康小鼠的淋巴细胞和脑细胞 ,以彗星电泳的方法测定不同浓度毒鼠强处理后的细胞DNA损伤。结果  1/2 0~ 1/2LD50 剂量组的毒鼠强均可引起淋巴细胞和脑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与对照组呈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毒鼠强引起细胞DNA断裂损伤 ,并呈现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头碱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新生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取心室肌以差速贴壁法原代培养心室肌细胞。培养第6天,制成密度为2×105个细胞/mL的细胞悬液,分别加入乌头碱混合液至终浓度为0.1、0.5、1、2μmol/L,染毒30m in;采用彗星电泳技术及CASP分析软件,检测不同浓度乌头碱染毒后心室肌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心肌细胞被不同浓度乌头碱染毒后,尾部DNA含量、彗尾长度、尾矩、O live尾矩均随乌头碱浓度增加而升高,头部DNA含量则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乌头碱染毒剂量越大,心肌细胞DNA损伤越严重。结论乌头碱染毒引起细胞DNA断裂损伤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推测细胞DNA损伤是乌头碱毒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1 案例 吴某,25岁,职员,因昏迷被同乡陈某送至当地的卫生院抢救,当时见有抽搐及呕吐,经洗胃等治疗无效后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大鼠死后肝细胞核DNA降解规律,分析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在大鼠死后30h内,每隔3h取肝组织样本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用共聚焦显微镜摄取彗星图像,应用彗星图像分析软件(IM I1.0)进行图像分析,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死后大鼠的肝细胞在电泳图像上出现明显的彗星形拖尾,其尾长(TL)、尾矩(TM)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0~18h)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二者均与死亡时间(PM I)呈现一定的相关回归关系。结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可应用于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5.
大鼠死后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的彗星电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彗星电泳检测大鼠死后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碎片与死后时间的关系。方法建立SD大鼠死亡模型,18只雌性大鼠断颈处死,在25.1℃分别于死后6、12、24、36、48、60提取大鼠骨骼肌组织进行彗星电泳,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采集图像,同时获取多个分析参数(Comet4.0),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死后6~48h,彗星尾长(TL)在死后各时间点的均数依次为11.56±0.10、17.76±0.18、18.82±0.21、21.68±0.18和23.33±0.07;Oliver尾矩(TM)在各时间点的均数依次为1.63±0.46;2.12±0.90;2.15±1.03;2.22±0.76;3.35±0.80;尾DNA(TDNA)在各时间点的均数依次为29.57±8.42;32.36±10.92;30.11±12.55;37.81±12.03;54.76±8.60。结论细胞DNA降解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彗星尾长用于推断死后时间优于Oliver尾矩和尾DNA。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中毒的凋亡细胞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Cheng YB  Liu NG  Zhang JH 《法医学杂志》2002,18(3):137-139,14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在不同剂量下毒鼠强中毒后不同时间各器官的病理学变化,以期为法医学鉴定提供指标。方法建立小鼠毒鼠强中毒的实验模型,通过常规H.E染色及凋亡细胞检测技术对小鼠毒鼠强急、慢性中毒后脑、心、肝、肾等器官的病理学改变进行系统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计算机病理学图像分析;对中毒实验组的小鼠上述器官检材进行毒物分析。结果慢性中毒组小鼠在中毒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脑、心、肝、肾等器官凋亡细胞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急性中毒致死组,且同一器官的凋亡细胞数在不同中毒时间段内有所差异,差别均有显著性;不同器官的凋亡细胞数的峰值在不同中毒时间段内亦有所不同。急性中毒组小鼠各器官的毒物分析结果为阳性,慢性中毒组均为阴性。结论慢性毒鼠强中毒,在临床症状不明显及法医毒物分析难以检测的情况下,应用凋亡细胞检测技术可成功检测出机体的主要器官的病理学改变,表明小剂量、慢性中毒对机体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毒鼠强为白色无味的杀鼠剂,对人及哺乳动物有剧毒,能引起二次中毒、污染环境。1991年我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但直至目前,私自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仍相当严重,被冠以多种不同商品名的毒鼠强仍在城乡广泛用来灭鼠。由于毒鼠强易得,近几年来被用来投毒杀人的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且群体中毒案件也时有发生。法医损伤程度鉴定是此类案件鉴定的难点和重要内容。本文对两案13例毒鼠强群体中毒被害人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一般资料一、简要案情【案件1】2002年10月某日上午9时,某村民工在进食面包和干菜汤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抽搐、…  相似文献   

8.
毒鼠强为白色无味的杀鼠剂,对人及哺乳动物有剧毒。能引起二次中毒、污染环境。1991年我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使用,但直至目前,私自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情况仍相当严重。被冠以多种不同商品名的毒鼠强仍在城乡广泛用来灭鼠。由于毒鼠强易得.近几年来被用来投毒杀人的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且群体中毒案件也时有发生。法医损伤程度鉴定是此类案件鉴定的难点和重要内容。本文对两案13例毒鼠强群体中毒被害人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9.
毒鼠强中毒死亡的案例及分析已有不少报道,但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鉴定的探讨却很少[1、2、5]。在实践办案中,要求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进行鉴定的案件逐年增多。虽然《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第八十五条规定“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损伤,致使器官功能严重障碍,参照本标准有关条文”、《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第五十二条规定“其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的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有概括补遗各种致伤因素的意义,然毕竟无具体条文可依,在对中毒案件的损伤程度鉴定时仍难以操作,往往因鉴定人对条文的理解不同而受到干扰,难免显得偏颇。笔者通过对一起群体性毒鼠强中毒案件(263人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鉴定,旨在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鉴定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受毒鼠强污染口香糖DNA检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9月23日,某市水西沟乡发生一起投毒致两人死亡案件。据嫌疑人刘某交代,他从商店买回“绿箭”牌口香糖,用自己的唾液把口香糖浸湿,然后涂上“毒鼠强”,待干后包装好投在受害人家的院子里,两受害人误食致死,受害人家中提取的剩余涂抹“毒鼠强”的口香糖是本案唯一的物证。因此能否从被“毒鼠强”污染的口香糖上提取出嫌疑人的DNA,做出个人识别是此案的关键。现将检验情况介绍如下。1检验过程将嫌疑人血痕0.1cm2剪碎放入1.5mlEPPENDORF管中,加入1ml蒸馏水浸泡1h,13,000r/min离心10min,去上清,保留沉淀;将含“毒鼠强”的口香糖蒸馏水…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脑、骨髓细胞核DNA降解推断死后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大鼠死后不同温度下脑、骨髓细胞核DNA降解规律,寻找推断早期死亡间隔时间(PMI)的新参数。方法10℃和20℃下,大鼠死后0~40h内,每隔4h取材脑组织和骨髓,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DNA降解程度,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彗星参数HeadDNA%、尾长(TL)、Olive尾矩(TM)与PMI的关系。结果大鼠死后早期脑细胞、骨髓细胞核Head DNA%随着PMI逐渐下降的程度不同,20℃脑细胞核Head DNA%降解速率较快。与骨髓细胞相比,脑细胞核Head DNA%与PMI线性关系较好。与TL、TM相比,Head DNA%与PMI的线性关系较好。结论脑组织是利用SCGE检测DNA降解推断PMI的合适检材。Head DNA%较TL、TM推断PMI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参数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死亡时间(PMI)的合适彗星参数。方法大鼠断颈处死后置于10℃和20℃环境中44h,每4h取材脑和骨髓组织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彗星电泳,CASP软件测量彗星参数,线性回归分析和比较各参数与PMI的相关关系。结果死后DNA随PMI的延长逐渐降解,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与PMI呈稳定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彗星头和尾DNA百分比、尾DNA、Olive尾矩、尾面积、尾矩等参数是彗星试验检测死后DNA降解推断PMI的合适参数。  相似文献   

13.
单个细胞DNA样本的制备及其在灵敏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高精确灵敏度分析的微量DNA样本制备方法。方法用显微捕获技术制备以细胞为单位的DNA样本,并用于ProfilerPlus试剂盒及ABI310遗传分析仪的灵敏度测试。结果建立了单细胞捕获操作方案,成功制备了依次含1~11个细胞的一组DNA分析样本,并可准确用于ProfilerPlus誖试剂盒及ABI310遗传分析仪的灵敏度研究。结论基于显微操作技术的高精确微量DNA分析样本制备方法可准确用于分析技术方法的灵敏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随死亡时间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27只家兔死后48h内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核DNA降解情况。结果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产生彗星现象,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于兔死后6h开始逐渐增加。死后6~1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增加缓慢,死后24~36h出现率上升较快;死后36~48h彗星样细胞出现率上升缓慢,但仍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M185.4%),其回归方程为y=-0.0096x2+2.4548x+5.7964,与死亡时间呈正相关(R2=0.9743)。结论家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彗星样细胞出现率随死亡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DNA降解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为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一种比较准确可靠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111只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小鼠脑组织细胞核头半径(HeadRadius,HR)、尾长度(Tail Length,TL)、头DNA(HeadDNA)含量比例、尾DNA(Tail DNA)含量比例、尾矩(Tail Moment,TM)、Olive矩(Olive Moment,OM)、头面积(Head Area,HA)、尾面积(Tail Area,TA)8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在个体死亡72h内,测定的8项参数指标中尾DNA含量比例、彗星尾长、尾矩、Olive矩、尾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头半径,头DNA含量比例,头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上述参数均与死亡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将每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了多项式运算,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P〈0.001)和多元回归方程(P〈0.001),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本研究提供的72h内脑组织DNA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各组回归方程,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经过时间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的、精确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Mobile Rapid DNA technology is close to being incorporated into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s, with the potential to identify a perpetrator within hours. However, the use of these techniques entails the risk of losing the sample and potential evidence, because the device not only consumes the inserted sample, it is also is less sensitive than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used in forensic laboratories. Scene of Crime Officers (SoCOs) therefore will face a ‘time/success rate trade-off’ issue when making a decision to apply this technology.In this study we designed and experimentally tested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for the use of Rapid DNA technologies based on Rational Decision Theory (RDT). In a vignette study, where SoCOs had to decide on the use of a Rapid DNA analysis device, participating SoCOs were assigned to either the control group (making decisions under standard conditions), the Success Rate (SR) group (making decisions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DNA success rates of traces), or the DSS group (making decisions supported by introduction to RDT,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DNA success rates of traces).This study provides positive evidence that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decision-making on using Rapid DNA analysis assists SoCOs in the decision to use the rapid devic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participants using a DSS made different and more transparent decisions on the use of Rapid DNA analysis when different case characteristics were explicitly considered. In the DSS group the decision to apply Rapid DNA analysis was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time pressure” and “trace characteristics” like DNA success rates. In the SR group, the decisions depended solely on the trace characteristics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cisions did not show any systematic differences on crime type or trace characteristic.Guiding complex decisions on the use of Rapid DNA analyses with a DSS could be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the use of these devices at the crime scene.  相似文献   

17.
小鼠心肌细胞核DNA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en JL  Zhang XD  Niu QS 《法医学杂志》2006,22(3):173-176
目的监测小鼠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情况,探讨死后细胞核DNA降解的一般规律。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111只小鼠在死后72h内不同时间点小鼠心肌组织细胞头半径、尾长度、头DNA含量比例、尾DNA含量比例、尾矩、Olive矩、头面积、尾面积八项参数的变化值。结果在个体死亡72h内,测定的八项参数指标均显示细胞核DNA降解速率和程度与死亡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均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72h内心肌组织DNA变化与死亡时间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各组回归方程,可为法医学推断死后经过时间提供一种新的、客观的、精确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