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近十年来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民参与研究的相关文献,对环境影响评估中的公民参与研究的基本趋势、公民参与的理论及环评中公民参与的实证研究等进行了述评。认为公民参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逐步呈现多元化、立体化的成熟的研究趋势,公民参与研究伴随着公共行政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从微观的个案视角出发,聚焦于环境影响评估中公民参与的实际图景描述,并以此构建现行制度环境下的信息公开机制和参与机制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蒙古基于国家利益考虑,确立了多元、平衡的外交政策。其中,与俄中两国的关系、与"第三邻国"的关系以及与多边国际机制的关系构成了蒙古外交格局的三个不同层次,即与俄中两大邻国保持"等距离"关系是其外交格局的基础;与"第三邻国"发展双边关系,确立外交格局的"多支点";参与各层次的国际机制,谋求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再保障"。蒙古的多元、平衡外交对地区格局的影响较为复杂,这是中国周边外交需要加以考虑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利用电子政务手段进行公民参与的优势,总结出目前我国基于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模式,以及存在参与的公民范围不够、参与的实效不高、存在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缺乏后期统计、总结工作等问题,借鉴国内经验,运用各种渠道,扩大公民参与的范围;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公民参与的实效;设立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提高公务员的素质,来进一步改进基于电子政务的公民参与服务.  相似文献   

4.
"网络谣言"多为公民基于参与公共政治而形成的信息核实机制,属于公民权利的宪法机能形式。它在填补公民参与公共政治的信息赤字的同时,为建构良性的官民互动和公信机制提供了充分契机。伴随着互联网所建构的平面化信息交流机制的日益深入,随着开放、透明的公共信息机制希求在现代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制度设置必须提供更为开放和多元的信息交流机制,尤其是公民参与政治的公共信息获取路径。因此,阐明互联网上的信息生成和传递作为国民公共信息获取程式的必要性,澄清政治公议的宪法化展开逻辑,为"网络谣言"所犯政法禁忌解套,实现借助互联网的有别于官方话语系统的政治公议的常态化和合法化,并最终寻求其正当性的法理根基。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政治中,公民政治参与是否实现了制度化、法律化与程序化,关系到现代政治系统能否平稳而有效率地协调运转。本文根据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提出目前应着力从三个方面逐步实现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化,此即: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培育公民团体,借助舆论表达民意;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自从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被提出以来,国内多地在不同程度上对该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理论基础与实际绩效却探讨不足。公民参与理论和民主治理理论均强调现代公民基本价值与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兼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为"三社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十分适宜且有益的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三社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应当基于上述理论基础,贯穿公民参与和民主治理的价值目标和核心理念,尤其应瞄准其核心价值,做好顶层设计,政府自觉放权、放手,积极培育和激发社会活力,扩展居民参与;强化对"三社联动"的财政与政策支持,让"三社"放心、大胆地进行创新实践,全面实现我国城市社区的善治。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正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农村地区掀起了"宗教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相关宗教活动的民众人数日益增多。基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调查数据,从宗教理性主义、文化主义和功能主义三个理论视角出发,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举措: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农村社会发展,重建农村传统互助体系;加强基层教育工作,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日益活跃,也带来了学术界对这一新型政治参与行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对近些年来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过程、问题和效果四个维度,进行综述和评论,以期进一步促进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中国公民参与取得了很大进展。从中央到地方,公民参与有不同的层次,政府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过从狭义的政府即行政机关和地方城市政府的层次,以2006-2008年《人民日报》和《法制日报》中报道的公民参与典型案例为对象,分析总结了城市政府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发展特点,指出公民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参与缺少法律依据、参与的某些形式存在明显缺陷、参与的过程和结果公开程度不够等,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推动政府的公开透明行政、完善公民参与的法律制度、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循环经济法视野下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公民参与的环境权;政府公开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信息;健全的非政府组织。根据循环经济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和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公众参与的现状与不足,从确保公民可实施的环境权、扩大循环经济信息的“公开性”及“透明度”、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管理、优化公众参与的平台和程序等方面构建了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支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已有研究多从公民参与角度入手探究合作治理的实现机制问题,而忽视了公民无序参与和由此带来的无效决策问题。因此,应当将合作治理的公民参与研究范式转向有效决策研究范式。政策决策中的质量约束、结构约束、时间约束和可接受性约束深刻影响了公民参与合作治理的方式。公共决策部门应当综合判断政策约束性和公民参与类型,进而采取合适的有效决策模式:低度公民参与适合采取集中式自主决策模式,以获取决策信息为目标;中度公民参与适合采取分权式协商决策模式,以推动决策执行为目标;高度公民参与适合采取放权式公共决策模式,以促进公民自治为目标。基于平等、包容、理性和尊重的有效决策才是实现合作治理和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全民法治实践的角度对依法治理主体的基本理念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公民在依法治理中的权利、责任及参与机制 ,党和国家机关在依法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 ,以及其他组织对依法治理的参与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共服务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首要解决的是公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需要进行利益的抉择,为了达到公民参与的目的需要对公共事务中的有效民众进行激励,通过"选择性激励"来选择激励的人群和主体。同时也需要明确激励的目标——"志愿精神"来引导激励机制的建设,以及通过社区、NGO、网络化的多种载体为民众提供参与的具体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其公民意识问题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笔者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一是充分了解在杭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现状;二是识别影响其公民意识的相关因素;三是提出如何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水平,加强农民工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公民社会生成环境与生成路径以及社会转型期政治参与机制等方面的考察与分析,认为中国发展公民社会的最佳路径是法团主义。构建法团主义公民社会的动力源于政府的推动、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学术界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无序性的内涵、表现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代中国要从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建立规范制衡机制,培育网络公民文化等方面来规范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末在中国兴起的治理变革已使公民参与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入手 ,分析了治理变革中公民参与的特点变化 ,并对公民参与责任体系的建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公民参与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还面临着公民自身参与意识不强、政府对公民参与的态度不积极、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因此,要提高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效能,必须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能力;提高政府认识,实现政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支持公民组织的发展,培育公民社会;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民参与反恐的领域、困境与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应恐怖主义的新特点,公民参与反恐是中国新治理观下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安全治理的具体体现。公民参与反恐强调的是公民以个体身份参与,是韦伯所指的社会行动。公民主要在收集信息、社会面巡防、宣传教育、恢复重建、社区矫正与帮教等方面实现参与义务,是对国家专门反恐力量的协助。公民因参与意愿、能力不足限制了参与的供给,公民参与的自组织逻辑与专门力量的科层制逻辑存在矛盾,支持性的国家——社会关系尚未形成,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公民在参与实践中遭遇困境。因而,需要以有效的动员机制提升公民的参与意愿,增加国家制度供给支持公民参与反恐,并积极促进国家专门力量同参与反恐的公民力量达成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促成了国内公众网上评议政府活动的兴起。作为一种公民参与的新途径,网上评议在规范层面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中又有不少人对网上评议的实际效果持质疑态度。那么,处于体制内的政府公职人员是如何看待网上公众评议的?本文以某县级地方政府为个案,利用对公职人员进行全员问卷调查所搜集的数据,构建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从公职人员感知的角度研究网上公众评议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职人员对网上评议的有效性普遍持保留的态度;网上公众评议的有效性感知是"公众参与的动力与能力"、"部门间差异的影响"、"考核负荷"、"公职人员所从事工作的性质"等诸多因素复杂互动影响的结果,其中,"公众参与的动力与能力"对网上评议有效性感知的影响最显著。因此,要借助网上评议实现真正的公民参与,不仅要进一步优化网上评议机制,消减受评部门性质差异的影响,更要"向公民授权和提供公民教育",激发与提高公众参与的动力和能力,使普通公众而仅非体制内人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评议主体。更重要的是,政府要重新审视绩效评估工作的价值导向与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