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9,(9)
<正>兴安盟科右中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书记载,"东胡游牧"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织碰撞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科右中旗的蒙古族刺绣"始于宫廷王府、兴于百姓民间、隐于市井村落",是当地特有的草原文化瑰宝。近年来,科右中旗在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兴安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下,开展了以"蒙古族刺绣——‘绣’出农牧民新生活"为主题的大众创业行动,与脱贫攻坚、农牧民素质提升、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居家就业、巧手致富"的脱贫攻坚新范例,成为内蒙古脱贫攻坚战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9)
正科尔沁右翼中旗的蒙古族刺绣又称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始于宫廷王府、兴于百姓民间、隐于市井村落",是当地的草原文化瑰宝。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的加大与各项扶贫政策的出台,使图什业图王府刺绣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2009年,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被选入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从对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图案的艺术造型来分析其刺绣图案所蕴涵的深意,探究其背后的独特民族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需要突破的是如何与科技融合,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新的创意开发出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产品,让王府刺绣传递出时尚气息,并借助"互联网+"的快车,让刺绣产业走得更远、更长。——白晶莹做工精美的工艺包、抱枕、桌旗、五彩缤纷的挂件……一件件极具图什业图王府刺绣特色的手工刺绣品,前些天在2018深  相似文献   

4.
根据兴安盟“旅游兴盟”战略的总体部署,科右中旗主打科尔沁品牌,构造以科尔沁草原湿地珍禽国家自然保护区、翰嘎力湖、五角枫景区、罕山景区、图什业图王府等为核心的科尔沁草原民族风情旅游区。经过学习和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发展旅游业是科右中旗最现实、最有带动力、最具潜力的发展优势,也是用较短时间缩短与先进地区差距、改变贫困落后状况、推进小康进程的一大后发优势。科右中旗发展旅游业从哪入手?怎样才能加快具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我们感觉到,根据中旗的实际,应该从开发和挖掘民族文化入手,发…  相似文献   

5.
<正>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科右中旗立足自身优势,吸引各方资源锦上添花,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推动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实现新的突破。面对精准脱贫这份"考卷",科右中旗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9年4月18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科右中旗甩掉了"国贫旗"这顶沉重的"帽子"。目前,科右中旗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做到"一高于、一接近"。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62户、22314人,经过  相似文献   

6.
<正>"刺绣不仅仅是苗乡人传承苗族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多年来和当地苗家绣娘们一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我叫杨阿妮,是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懂事就会拿针,拿针就能刺绣",这是人们对生在深山沟、长在苗乡村寨姑娘的印象,虽有点夸张,但刺绣的确是许多苗家妹子要掌握的一门手艺。我从12岁开始学习刺绣,至今已有29年。对我而言,刺绣不仅仅是苗乡人传承苗族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多年来和当地苗家绣娘们一起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核心提示通过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挑"大梁"、"双书记"周例会为服务群众搭台子、素质提升工程为乡村振兴铺路子等措施,科右中旗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19年4月18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科右中旗甩掉了"国贫旗"这顶沉重的"帽子"。  相似文献   

8.
张宝华 《实践》2008,(4):28-28
走进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农民白哈达的农场,就仿佛走进一处美丽的庄园。经过数年的努力,白哈达探索出一条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年收入达30余万元。白哈达是乌兰哈达嘎查一位普通农民,过去与人合伙承包了镇小麦农场,但  相似文献   

9.
正韦祖英全国人大代表、从江县祖英刺绣有限公司负责人、从江县马安村祖英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带领群众"绣"出美好生活"在农村,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年人和孩子。我一直想着有一天让农村的妇女们在家门口能够工作,也能照顾家庭。"韦祖英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下定决心做好民族刺绣,并利用刺绣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今年初,韦祖英在从江县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里开办了6000平方米的刺绣扶贫车间。随后,她引进了35台机械刺绣设备和100台缝纫机。  相似文献   

10.
走进四师七十七团阿依娜刺绣坊,绣娘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正带着姐们赶制客户定做的坐垫、靠枕、新婚挂毯、花帽等. 今年50岁的阿娜尔汗·吐尔森纳洪,是八连一名哈萨克族妇女,1995年至2008年,她一直靠裁缝手艺维持生计.2008年3月,阿娜尔汗参加了团工会组织的刺绣培训,心灵手巧的她很快便脱颖而出.2013年团场成立了阿依娜少数民族刺绣协会,下设了一个"阿依娜"刺绣坊,她被选为协会副会长,专门负责刺绣协会产品的制作、宣传、销售.在团场党委的支持下,她多次到新疆艺术学院、石河子大学、苏州、江苏等地参加刺绣技能、产品设计、宣传、销售等方面的培训,刺绣水平不断提高,在当地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11.
靠多种经营致富乌力吉宝力高科右中旗好腰苏木苏木准巴彦套海嘎查牧民金山,几年来积极探索致富之路,凭着自己不甘落后的胆识和勤奋的双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成为偏僻落后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典型。好腰苏木苏木地处科右中旗南部,荒山秃岭,当地老百姓祖辈以放牧为生...  相似文献   

12.
民族曲艺之乡──内蒙古科右中旗巴根那科右中旗(原图什业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总人口为24万,有蒙、汉、朝鲜、满、回、锡伯、达斡尔等16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82.5%,是全区、全国蒙古族比例最多的一个旗。这里的山河秀丽,大地膏腴,气候温...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科右中旗以"建设科尔沁文化旅游强旗、富裕文明科右中旗"为目标,以繁荣发展民族文化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民俗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全旗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日益凸显了文化引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崇尚文明健康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正在形成。民族文化阵地强文明创建基础牢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4)
<正>科左中旗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2014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15%近年来,科左中旗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按照"开放转型,富民强旗"总体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全旗经济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优势产业助力转型升级转型发展需要增量调整、投资拉动和科技提升"三管齐下"。科左中旗把招商引资和产业承接作为"头号工程"和"一  相似文献   

15.
<正>科右中旗北部的大兴安岭脚下,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的美丽村庄——巴彦敖包嘎查。南有宝贝山,北有罕查干山,清澈的霍林河绕村而过,甘甜的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和勤劳朴实的各族儿女。巴彦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富裕的敖包",小村拥有"全国文明村镇""兴安盟民族团结示范村"等称号。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满族、傣族等民族的村民们情同一家、守望相助、共奔小康。  相似文献   

16.
正"80后"侗族姑娘陆永江出生于黎平县永从乡上寨村,母亲是一名刺绣高手。耳濡目染,她从小便学会了侗族刺绣,母亲也希望她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不幸的是她却因一场火灾导致右手残疾。为把侗族刺绣文化传承下去,性格刚强的她选择学习工艺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陆永江就自己设计图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她是一名服装厂的工人。后来,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现在,她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她是王选仙,在黔西南州兴仁县屯脚镇上,靠着苗族刺绣成衣的手艺,完成了从"打工妹"到"经理"的华丽转变。王选仙属苗族支系中的歪梳苗,七八岁时,据族中习俗(女孩需自己准备嫁衣),学习刺绣成衣。随年岁渐长,她的刺绣功底日渐深厚。1994年时,凭借这从小谙熟于心的技能,王选仙成为了浙江一家制衣厂的员工。  相似文献   

18.
正她,工作勤恳严谨,不断创新;她,以集体为重,用青春和汗水编织人生;她,连续多次被评为师、团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一串串闪光的荣誉背后,是她潺潺释放的无私无尽的爱!她,就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家长嘴中的"好老师",同事心中的"好姐妹"——农二师二十二团第一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0,(8)
正自2018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以来,兴安盟科右中旗依托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民呼旗应、中心指挥、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运行机制,抓民生服务重点、破基层治理难点、寻文明实践亮点,逐步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中旗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在通辽市科左中旗,有一位和改革开放同龄的年轻牧民春梅,提起她,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她是勤劳致富的好榜样。春梅是花胡硕苏木产业屯嘎查的牧民,她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贫如洗发展到现在拥有136头母牛、760多亩承包饲草料田,年收入50余万元。春梅说:"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治区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较早地实行了以"大包干""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