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2015年以来,隆昌县通过建立台账、畅通渠道、搭建平台三项措施,实现对流动党员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分级建立台账,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完善全县流动党员外出地点、从事职业、所属支部等信息,实行外出返乡登记报告制,构建流动党员联建联管立体网络。畅通沟通渠道,依托隆昌县联谊会、商会等组织,建立  相似文献   

2.
泽州县立足一证六清三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一是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泽州县在县、乡、村三级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台账,对流入、流出党员分别登记造册,并全部输入电脑,安排专人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支委联系制度。对流出党员,由支委分工确定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0,(10)
<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达拉特旗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走出了新路子、摸索出好方法,真正让流动党员做到了"离乡不离党"。他们的基本作法有三点:一是依托建章立制规范学,解决"党员身份识别难"。全旗建立了13个流动党员服务站,形成旗委,苏木镇、街道党(工)委、嘎查村(社区)党支部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整体合力。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  相似文献   

4.
信息扫描     
正资阳市确保流动党员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近,资阳市制发《在全市流动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参学难题,确保全市17.4万余名流动党员参加学习教育"全覆盖"。建立信息台账,对流动党员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流动党员"两学一做"信息管理台账,每季度更新一次。创新送学模式,构建QQ学习群、资阳党建网等"五位一体"学习平台,定期组织流动党员线上学习,并通报家乡经济发展状况等;依托市外188个流动党支部,向流动党员发放学习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6,(8)
正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针对流动党员这一特殊群体,创新机制、专项突破、精准发力,使学习教育活动实现全覆盖。跟踪管理,让心"系"起来。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联系难保持、管理难到位等实际情况,张湾区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统一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对流动党员基本信息、流动情况建档立卡。要求支部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结对,切实做到知数量、晓去向、明情况。同  相似文献   

6.
富源县从构建信息库、建立机制、强化服务人手,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一是构建信息库,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在县、乡镇、村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在3人以上、流出时间6个月以上的流出党员  相似文献   

7.
韩组 《江淮》2012,(4):39
2010年以来,含山县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支部",破解了流动党员组织联系难、交流沟通难等"难题",走出了一条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新路子。利用网络载体,建设流动党员活动新场所依托先锋网网络体系和驻外流动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网上党  相似文献   

8.
王世勇 《实践》2008,(6):22-22
一是旗乡联动,管"住"流动党员。建立了由旗委组织部负总责、基层党委、党支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流动党员三级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分级确定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网络,在旗乡村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和联络站,并通过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联络员制度,与流动党员结成"一连一"对子,定期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建立流动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外出务工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组织难管理等问题,清原满族自治县做实"牵挂"文章,使外出务工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身流心不流,离家不离党"。一是组织"牵线",让外出党员在异地有"家"。在对全县流动党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的基础上,在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采取"小型、灵活、务实"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在外出务工党员分散的地区,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双向互动协调机制,让外出流  相似文献   

10.
商褚闻 《实践》2008,(1):28-28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强化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商都县的作法值得借鉴。一是创新管理寻访流动党员。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状,他们实行"一联一、一找一、一帮一"的寻访流动党员责任制,在全县建起230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并配备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到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城市进行回访,出现了流动党员回归、技术回流、资金回笼的局面。二是建立制度畅通联系渠道。制定出台了流动党员联系制度、流动党员奖励制度和流动党员帮扶制度。为确保这"三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通过实施流动党员“暖心管理”,建立“连暖心线、建暖心家、办暖心事”工作机制,把流动党员有效管理起来、组织起来,让他们发挥作用。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建立全旗流动党员信息库,每半年更新一次,精准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土默特右旗成立流动党员党工委,设在旗委组织部,负责全旗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工作和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2.
朱玉林 《党课》2006,(9):62-62
安徽省明光市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方式,确保“五个到位”。实现流动党员网络化管理。一是职责明确到位。市委组织部将流动党员网络化管理工作纳入“五个好”村党组织考核内容,并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的相应职责。二是信息采集到位。各级党委组织专门人员,集中对外出三个月以上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和流动党员联络站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分别建立健全了市、乡、村三级管理台账。三是硬件投入到位。市委组织部为28个基层党委配备了专用电脑,专门用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四是人员培训到住。市委组织部对全市组工干部重点进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知识、电脑理论知识及实用技能的培训。五是日常维护到住。市、乡两级建立了专(兼)职流动党员信息维护员,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送流动党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魏县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直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增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党员"流出"不"流失",有效实现了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开展"地毯式"摸排,破解"身份难显现"。该县组织22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开展"地毯式"登记工作,统一制定《魏县流出党员情况登记表》,派出包村干部对返村及在外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外出时间、从事职业、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类登记,在县、乡、村分别建立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00,(7)
针对近几年农村党员外出打工、流动党员增多的情况,湖北南漳县以乡镇或党总支为单位建立了“信函支部”。书记、委员由乡镇干部或总支干部兼任。“信函支部”要求做到有专门的办公地点、有流动党员的档案、有开展活动的记录,有年终对流动党员的测评记载等。并规定外出流动党员必须通过信函每季度汇报一次思想,按时交纳党费,如遇重大政治活动,要及时向所在信函支部写思想汇报。“信函支部”也必须经常向外出流动党员发信函进行联系。“信函支部”的建立,加强了对外出党员的管理,动态掌握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建立外出流动党员“信函支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汉正街市场开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经商和务工的人员大量涌入,其中有很多是党员。汉正街党工委针对外来流动党员身份难确认、服务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难题,从细微处入手,努力为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让流动党员"归家"省心、安心、舒心,实现了流动党员发现机制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全街亮明身份的流动党员达到349名。积极发挥流动党员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汉正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17.
杨结宝 《江淮》2012,(2):30
2011年3月的一天,怀宁县马庙镇北京流动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32人,在北京桥梓林业基地开展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一上午共栽树388棵。为流动党员"安家"2001年3月,小市镇禅师村北京党小组成立,在异乡的6名正式党员、4名预备党员拥有了自己的"家"。2010年12月19日,怀宁县首个流动党委在北京成立,辖7个流动党支部、152名流动党员。流动党委的设立,有利于流动党员的集中统一管理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天津市津轻人才开发中心负责管理的流动党员有500名,由于就业的分散性和流动的多样性,其管理教育不同于固定单位的党员。几年来,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开阔思路,努力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互联网上搭建电子党务平台,较好地解决了流动党员组织难建立、党员难集中、情况难掌握、联系难保持、学习难安排、活动难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流动党员管理出现"党员身份不清楚、组织活动难开展、经常教育难坚持、党员作用难发挥"等现象。创新党建管理,特别是加强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一)建好"流动党员接纳地",推动管理工作从笼统型向分类型转变。由于流动党员居住场所和谋生方式不稳定,容易产生"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因此,做好流动党员的服务工作,首先要解决流动党员的"接纳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流动党员的出现和增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现实反映。近年来,张家口市委主动配合北京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驻京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举措、新办法,初步形成了"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创新组织设置,构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组织网络,实现组织全城覆盖。2009年,由张家口市委组织部牵头,在北京成立了"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和14个驻区二级联合党委,二级党委下设119个党支部(总支),690个党小组,吸纳流动党员12000名,形成了"只要有张家口籍党员,就有流动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