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陈毅与彭雪枫的战斗情谊,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了。两人初次结识是在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之际,当时彭雪枫在红3军团2师任政委,陈毅在赣南做地方工作。陈毅初见彭雪枫即留下“少年英气扑人眉宇”的印象。皖南事变后,陈毅任新四军代军长,彭雪枫任第4师师长。  相似文献   

2.
﹃,.....洲-一特一推服.目.............翻四44年淮北群众悼念彭雪枫。1944年,林颖送彭雪枫西征。彭雪枫(右1)在李大钊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时留影1937年留影,时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事处处长。 彭雪枫、吴芝圃、张震等率第四师5个团执行西进任务。图为彭雪枫师长在半城召开的西进香师大会上讲话。1940年,立于涡阳的彭公雪枫德政碑。一世忠贞 英名永在——纪念彭雪枫殉国50周年  相似文献   

3.
雪枫与九月     
又是九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为国捐躯已经半个世纪。 从镇平七里庄到夏邑八里庄,从丁未九月到甲申九月,彭雪枫走过了37年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经历了38个九月。九月,他呱呱坠地;九月,他英勇殉国。在彭雪枫人生旅程、战斗生涯中,多少辉煌都闪现在金色的九月。  相似文献   

4.
正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立下过赫赫战功,被毛泽东和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在牺牲前的3年时间里,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的彭雪枫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抗击敌人及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之中。今天,在淮北大地上,彭雪枫的许多事迹仍被广泛传颂。透过这些事例,一位勤勉上进、有勇有谋、一心为民的青年将领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5.
<正>1944年9月11日,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前线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1945年2月7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在延安中央大礼堂举行的追悼彭雪枫大会,明确指出:“雪枫同志在与敌人斗争中牺牲了,全民族和全党都悲痛这个损失。为了补偿这个损失,应该学习雪枫同志的英勇精神……”彭雪枫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6.
激战板桥集     
刘泉 《党史纵览》2018,(2):44-46
正1940年6月27日,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六支队和黄克诚领导的八路军第二纵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7月27日,根据刘少奇的指示,黄克诚率第四纵队一部直插皖东北,此后又奉命与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苏鲁豫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共2万余人,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原八路军第四纵队重新作了  相似文献   

7.
叶子 《党史纵览》2007,(9):24-31
彭雪枫在新四军任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担负一个独立战略区的领导工作期间,创办和建立了骑兵团、《拂晓报》和拂晓剧团,人们称之为彭雪枫师长的"三件宝".  相似文献   

8.
一代抗日名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而李哑巴用生命保护彭雪枫遗骨的动人故事,却鲜为人知。岁月匆匆,抹不掉历史老人的记忆;往事悠悠,掩不去时光老人的见证。今天,我们深切怀念当年彭师长的马夫——这位可亲可敬、可歌可泣的李哑巴。"李哑巴"是当年淮北军民对他的称呼。因为他一生有姓无名,"李哑巴"就成了他的名字。李哑巴,祖籍河南。1915年出生  相似文献   

9.
正韩士英,新四军老战士,1922年生于安徽省怀远县柳沟乡周大巷。1939年6月参军,1944年入党,1946年复员退伍返乡。当年,他曾跟随彭雪枫转战豫皖苏各地,担任过司令部司号员、警卫员,亲眼目睹了彭雪枫在战场上的指挥风采,也亲身经历了其牺牲的全过程。如今,93岁高龄的老人回忆起来,那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仍历历在目。彭雪枫:"就叫韩士英吧"我原名叫韩士清,今年93岁。1939年6月,新四军彭雪枫游击支队第一次进军淮上,游击支队二团滕  相似文献   

10.
正2001年2月,中央军委指示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负责,编写一代名将彭雪枫的官方传记。2004年2月,历时3年的《彭雪枫传》终于面世。作为军迷,我自然先睹为快。在阅读《彭雪枫传》时,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跃入我的眼帘:王国华。在《彭雪枫传》中,有这样一句介绍:"王国华,曾任豫南新四军老八团的政治  相似文献   

11.
彭雪枫夫妇的补钉被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彭雪枫一向生活俭朴。他的爱人林颖虽然出身在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但在彭雪枫的影响下,也长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1941年,已经34岁的彭雪枫与林颖结婚。当时,彭雪枫唯一的一床被子还是几年前别人送给他的,已...  相似文献   

12.
<正>1939年春夏之际,新四军彭雪枫游击支队第一次进军淮上,四打怀远县城,在淮河里击毁日军汽艇,拔掉安乡、上下桥、沙沟、苏集等日伪据点,不到半个月,控制区域南到淮河沿岸,东到津浦铁路,兵临怀远县城。1940年6月,新四军彭雪枫部与八路军黄克诚等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第二次进军淮上创建淮上抗日根据地。四纵队司令部就驻在怀远龙亢钮家湾。在龙亢镇组  相似文献   

13.
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军事家。彭雪枫文武双全,率军南征北战,麾下部队屡为前锋,战功赫赫。他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新四军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的好师长、好领导——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诞辰100周年。1944年8月,为粉碎日军向豫湘桂地区的进攻,执行中共中央和华东局向河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彭雪枫师长率部进军津浦路西,恢复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9月11日,在围歼河南夏邑县八里庄之敌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弹,以身殉国,年仅37岁。彭雪枫师长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党中央、毛主席称赞他"功垂祖国、泽被长淮",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陈毅在延安写的《哭彭八首》悼诗中称他"雄气  相似文献   

15.
第七回 办事处接待各界来客 彭雪枫宣传中共纲领 以彭雪枫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公开“挂牌”,在太原各界和山西民众看来,“八办”就是共产党,共产党代表抗日。因此,各界代表纷纷找上门来,向彭雪枫求教团结抗日大计。彭雪枫和“八办”工作人员主要致力于中共与阎方上层的统战工作,但同时也要热情接待来访的各界代表,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发动全民团结抗战。 1937年8月底的一天,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邀请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去作报告。当彭雪枫出现在国民师范礼堂的讲台上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因为决死队绝大多数人从未目睹…  相似文献   

16.
<正>1940年7月,7名八路军干部在前往皖北抗日前线的途中,在安徽省太和县被当地反动政府残忍杀害。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通过调查,揭开这一惨案的真相,并将"太和惨案"的经过电告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怀。"太和惨案"激起了我党我军和爱国同胞极大的愤慨,毛泽东为之在新四军四师"拂晓报"写了批示;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头版刊登了朱德、彭德怀给国民  相似文献   

17.
正初春的夜晚,缕缕柔风轻轻吹来,灯光下,神情肃然的彭雪枫来回踱着,时而弹下烟灰,时而眉宇紧锁,眼前浮现出令他气愤的一幕幕情景:山脚下,东门外的操场上,几十名"新四军战士"吊儿郎当,嘻嘻哈哈,指导员气得青筋暴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踉踉跄跄来到八团留守处,向彭雪枫哭诉,一个"新四军战士"抢走两只老母鸡……每日告状的络绎不绝,这是共产党的军队啊,怎能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彭雪枫皱着眉头,背着手,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部长,快开  相似文献   

18.
彭雪枫,河南镇平县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军事将领。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他率领部队转战豫南、豫东、苏北等地,屡败敌寇,立下了卓越的功勋。在抗日的烽火硝烟中,彭雪枫还得到一份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结识了妻子林颖。  相似文献   

19.
滕海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新四军的团长、旅长,在彭雪枫的指挥下战斗近6年,两人结下深厚的战斗情缘.直到晚年,滕海清还常常回忆起自己与彭雪枫相识相知的一件件往事.  相似文献   

20.
正1924年,北平师范大学的几名山西籍校友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创办了成成中学。校名取《中庸·自成》中"成己成人"之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战爆发、民族危亡,我党陆续派人进驻成成中学(简称成中)开展地下工作。1937年,成中师生开启了举校从军、共赴国难的英雄之旅,这在我国抗战史上堪称唯一。1937年10月,受战事影响,被迫搬迁到清源县(今清徐县)办学的成中师生,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便是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彭雪枫通过慷慨激昂的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