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在巴彦淖尔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焕发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一幅农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画卷异彩纷呈。近些年来,巴彦淖尔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为"天赋河套"品牌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绿色发展,为品质河套护航独特的农牧业资源禀赋,是巴彦淖尔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9月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天赋河套"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上,首批获得品牌授权的巴彦淖尔企业和产品亮相。9月20日,"天赋河套"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场推荐会又在临河举行。从此,巴彦淖尔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赋河套!在北京品牌发布会上,巴彦淖尔市委书记常志刚在致辞中表示:"推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当其时,标志着巴彦淖尔绿色品牌的航船正式扬帆起航。  相似文献   

3.
正【写在前面的话】在黄河"几字湾"的顶端,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就是拥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巴彦淖尔。巴彦淖尔位于内蒙古西部,面积6.5万平方公里,地处北纬40°农作物种植的黄金带,是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有机原奶、葵花籽、脱水菜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番茄种植加工基地,全国地级市中唯一四季均衡出栏的肉羊养殖加工基地。天然的地理优势、优良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农牧业基础,为巴彦淖尔打造"天赋河套"品牌、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今的巴彦淖尔,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  相似文献   

4.
巴彦淖尔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坚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对蒙开放先行区、美好生活共享区,奋力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本期专题报道,聚焦巴彦淖尔"天赋河套"品牌的打造过程,领略八百里河套农牧业绿色发展的亮丽画卷。  相似文献   

5.
正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湾顶端,土地丰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谓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巴彦淖尔引黄灌溉历史悠久,黄灌区农业基础雄厚,现有引黄灌溉面积近1000万亩,年均引黄水量50亿立方米左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河套灌区拥有各级灌排渠道(沟道)10.36万条、6.4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七级灌排配套体系,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刘还俊 《实践》2009,(9):41-41
巴彦淖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几千年来,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边塞文化在这里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体系——河套文化。河套文化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文化源泉之一,是巴彦淖尔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弘扬河套文化为重点,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市为目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广袤的河套平原,北依阴山,南眺黄河,东临乌拉特草原,西靠乌兰布和沙漠。独特的自然环境演绎出数千年古朴而婉约的关塞长歌,为华夏文明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河套文化属于草原文化的一个支脉,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碰撞的产物。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在河套地区定居、融合。民族变迁的历史沧海桑田,源远流长的河套文化孕育其中。莽莽阴山,古老庄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  相似文献   

8.
晓舟  白永光 《实践》2014,(10):21-23
<正>河套大地,生机勃发,禾木葱茏。古郡五原,在连续多年尽享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中,焕发出新鲜活力和迷人的风采。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指引下,五原县委、政府按照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做新农村"、"做实民生"的部署,将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工作作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抓手,大  相似文献   

9.
<正>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坐拥河套核心区的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产区。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黄河过境345公里,黄灌区面积1000多万亩,拥有各级灌排渠道(沟道)10.36万条、6.4万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七级灌排配套体系,年均引水量约50亿立方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可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更兼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优势全国少有,发展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9,(10)
<正>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巴彦淖尔市位于祖国正北方、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湾顶端,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北部是美丽辽阔的乌拉特草原,畜牧业历史悠久,戈壁红驼是世界珍贵畜种,二狼山白山羊绒有"纤维之王"的美名。中部是雄浑壮美的阴山山脉,矿产资源富集,5万多幅阴山岩刻被称为"千里画廊"。南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黄河流经345公里,年引黄河水50亿立方米,浇灌着1100多万亩优质耕地,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6,(5)
正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巴彦淖尔市深入研究游牧文化、移民文化、农耕文化、边塞文化交汇融合的人文历史,特别是对建国以来河套人民艰苦奋斗创业历程中孕育的乡土精神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升华为"总干"精神,镌刻为巴彦淖尔人的集体记忆和群体符号,在  相似文献   

12.
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古老黄河大大的一个“几”字弯,拐出了八百里河套平原的肥沃土地,洒下了乌梁素海等大小湖泊300多个。巴彦淖尔也因拥有众多湖泊而得名。全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辖1区2县4旗,59个苏木乡镇,648个嘎查村,108个社区。常住人口167万,有40个少数民族,人口10.1万。灿烂的河套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培育了巴彦淖尔人民勤劳勇敢、朴实豪放、团结向上、海纳百川的个性,也铸就了独具特色的“总干”精神。如今,这种精神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融为一体,已经成为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引领着巴彦淖尔市文明建设的赶超和崛起。为了系统地总结和宣传巴彦淖尔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做法、典型经验和创建成就,实践杂志社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近巴彦淖尔,走近滔滔黄河、巍巍阴山、茫茫草原,踏访这片富饶而神奇的土地,探寻和领略巴彦淖尔精神文明建设的七彩华章--  相似文献   

13.
胡延春 《实践》2010,(5):54-54
从史前时代的旧石器原始人类和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到公元前841年有文字记载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阴山南北地区人类的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曾在鄂尔多斯发现了“河套人”古文化遗存,在呼和浩特发现了“大窑文化”遗存。而在两者之间及其周边地区,同样也有许多考古发现。巴彦淖尔阴山地区.与“河套人”发现地和“大窑文化”之间。相距都不远。又恰好处于九十度的转折点上,加之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古人类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武银星  刘永河 《实践》2010,(2):52-53
<正>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灌区,"二黄河"则是河套灌区人民对引黄灌溉总干渠的昵称。就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而言,在哪里建设风景区最能代表河套灌区、最能体现河套灌区的精神?人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二黄河"。河套灌区的引水问题,河套人民苦苦探索了两千多年。据《水经注》记载,早在汉代,河套灌区就有"枝渠东出";《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郡守李景略开挖过陵阳、咸应、永清三渠,但终因不得地势而废弃;清代地商开渠引水,几兴几废,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8,(12)
正改革开放40年,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发展不断提速,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河套大地奏响了农牧业发展最强音。从创造北纬40度"吨粮田"奇迹,到农畜产品出口额连续9年位居全区首位,这方丰饶秀美的土地,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演绎着从"塞外粮仓"到"天下厨房"转型升级的农业奇迹。从"一粮独大"到"百花齐放"2018年的秋天,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迎来了大丰收:七彩农田辉映相连,平畴沃野瓜香果甜,辽阔草原牧  相似文献   

16.
周居霞 《实践》2007,(1):39-39
听说2006年6月份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位于巴彦淖尔市的秦汉长城障塞遗址榜上有名,填补了巴彦淖尔没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空白,记者决定驱车前往。也巧,这天正是2006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476号国务院令《长城保护条例》从这天起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唯一一部针对一种文物颁布的法令。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去看长城,心中别有一番感触。越野车开出巴彦淖尔市区,沿阴山脚下的战备路颠颠簸簸向西北行进,南边是坦坦荡荡的河套平原,万古不息的母亲河在太阳的照耀下犹如一条闪烁金光的巨  相似文献   

17.
正巴彦淖尔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巴彦淖尔塞上江南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20,(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当前,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全面打响,成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自品牌创建以来,"天赋河套"影响力、知名度和带动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巴彦淖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相似文献   

20.
刘建广 《实践》2014,(4):10-10
<正>平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将我区"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为"平安内蒙古"建设明确了目标。阿拉善左旗作为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向北开放和建设沿边经济的组成部分,以维护全旗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为抓手,推进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工作。阿左旗内接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外邻甘肃、宁夏,管辖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集中了全盟80%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