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她在词的创作领域成就巨大。在她的词作中,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书写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情经历与心路历程,其词大胆直率,真挚感人,从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分析李清照词作中的女性意识,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家在古代文学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朱慧玲 《理论导刊》2008,(6):126-128
刘克庄是辛派词人的后劲,他不仅创作了数量不菲的词作,且流传有内容丰富的词学理论.他主张词作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抒发诃人的真情实感,推崇大声镗鞯的豪放词风.同时,他亦不偏废词之为词的本色,认为词以缘情为本,具流丽绵密之致、须协律可歌.他还主张在本色词体之中,注入现实内容,这是常州词派"比兴寄托"理论的先声.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唐宋词中的重要因素。唐宋词中丰富的"花"与"雨"意象是词人表达情感的外在表征,它们承载着词人的个人情感、审美趣味,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两者的组合使用强化了唐宋词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4.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宝石,北宋词更是其中一缕炫目的光辉。在创作题材上,北宋大量词作都与青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宋代青楼,分析青楼词作,探求北宋词人与青楼的关系,掌握其内在影响,必然有助于加强对北宋词作的理解和文人内心世界的探析。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前十年,秦观其人其作也成为关注的热点,研究成果颇丰.以文学解释学的立场和视角审视,秦观研究者开始调整并扩大自己研究的范围,不仅关注词作,也开始关注诗作和散文;受"前理解"影响,秦观研究既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也出现了更为全面的系统研究稀少,秦观词内部的词谱、词韵、音律研究缺乏.要推进秦观研究,还需要研究者更多的文学理论储备和更多的音韵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6.
李白词是代言体,凭借自己对于女性的感受,把男性对女性形象的想象和塑造写进词里;李煜是以自述的方式表达男性对生活的经历,借助阴柔美的形式描写大开大合的情感体验,充满了个性美的光辉;而李清照,大胆抒写自己的女性体验,表现知识女性的精神和女性视角,创造出女性情感的表达方式、词汇。研究这三位词人在词中阴柔美的趋势,为性别文学的发展补充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堃 《学理论》2010,(5):109-110
辛弃疾后期词作有不少以谐谑的语言形式和表述风格传达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使他的后期词作在谐谑中呈现放达,在谐谑中蕴含悲凉,他因此使谐谑词摆脱了滑稽游戏的笔墨,而成为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学表述方式,使得谐谑能够与婉约、豪放、清雅并立为词的风格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荣刚  娄红艺 《学理论》2009,(15):168-169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誉他为清初第一词人。其所作爱情词最富特色和个性,人称其“哀感顽艳”。本文就其爱情词中的部分悼亡和小令,试分析其爱情词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9.
宋朝爱国词人辛稼轩有一首著名的词《摸鱼儿》,词中有句云:“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词人用了一个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住长门宫,自悲自叹,不禁想起司马相如擅长辞赋,遂以百斤黄金,请其代作《长门赋》,抒写失宠后的情怀。汉武帝终于被这篇情辞并茂的佳作所  相似文献   

10.
杨彭荔 《理论导刊》2006,(10):127-128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纤细敏感,加之个人一生的坎坷,创作了不少美丽动人的诗词,被称为“婉约之宗”。让我们在寻寻觅觅中感受其词抒情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作品中语句的散文化倾向表现为常用词汇、长句、叙述句。这种散文化倾向改变了词的传统语言风格,使词的语句带上了浓厚的散文色彩。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9)
词也被称之为乐章、曲子词,其长短句的外在形式和倚声填词的创作习惯与现代流行音乐有着较多相似。二者在感伤基调的表现上,无论形成原因、具体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体现出文学发展的传承与拓展。  相似文献   

13.
董凯扬 《学理论》2012,(20):180-181
刘毓盘《词史》作为我国第一部通代词史,较为系统地概述了千年词史的演进过程。在我国词学研究史上,《词史》第一次对词的发展历史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词体的发生起源到晚清词人的创作,都作了细致的叙述,并进而探讨了盛衰之故。同时,《词史》的理论框架与写作体例,对后来的词史著述颇具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各界》2012,(9)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抚州)。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顿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惠民 《学理论》2010,(24):168-170
李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卓越的词人,他的词直抒胸臆,形象鲜明,风貌天然,感染后人。本文从词学张力的角度.探究李煜词所表达出的强烈亡国之痛、亡国之思、孤寂之恨、故国之恋等思想情绪,进而穿越历史时空,所形成的震撼后人心灵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32)
魏初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对于词是以余力为之。且多是为记录现实生活情感服务的。魏初词现存49首,词牌18个。由于数量的有限,所以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不十分丰富,但却精品频出,引人侧目。其词为元以降的历代词学家所称道。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分为赠答词、祝寿词两大类。其中表达了他赏景抒怀、离别相思、与人同乐的丰富情感。  相似文献   

17.
《各界》2010,(11):F0003-F0003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画词人。原字坦夫,改宇幼安,中年名所屠日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8.
<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经典千古吟咏传诵,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人们或许知晓其作者为北宋词人、婉约派词宗秦观,但却鲜有人知以其为先祖的无锡秦家世孝相传,递三十世而不衰的故事。据锡山秦氏宗谱记载,秦观(1094-1100),字太虚,一字少游,学者称淮海先生,高邮人。宋元丰二年(1079),秦观与苏轼、参寥子游览到无锡,登上惠山。他见惠山景致优美,作诗《同苏子瞻僧参寥和三唐人惠山诗》,诗中有隐退无锡山林  相似文献   

19.
周建梅 《学理论》2009,(32):124-125
东晋诗人陶渊明历经人世的艰难困苦,终于抵达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境界呈显在他的诸多诗歌中。宋词中和陶渊明相关的意象非常之多,宋代词人欣赏并企慕抵达陶渊明之生命境界,在这些词人中苏轼和辛疾弃是其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0.
路遥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为著名作家,形成了忧郁感伤、自尊自强的性格特征。因而,路遥在文学创作中偏爱使用雨雪意象,或是将它们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或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写照,有时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雨雪意象使路遥小说富有诗意,但也有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