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1,(9):16-16
"铁穹"成功拦截火箭弹据路透社报道,正在捷克访问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布拉格说,"铁穹"反导系统4月7日首次成功拦截了从加沙发射的两枚火箭弹。此前,加沙发  相似文献   

2.
陶彦召 《南风窗》2014,(16):77-79
<正>削弱哈马斯、搅局巴内部和解的战略目标已然实现,以色列政府的唯一目标就是实现停火。而在哈马斯断然拒绝之后,以色列就开始丧失这场战争的主导权。在进入7月份之前,没有多少以色列人会想到,在这个炙热的夏天,他们要再次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爆发激战。距离上一场战争才过了19个月。2012年11月,以色列实施"云柱"军事行动,8天内攻击了上千个加沙地带目标,包括哈马斯等武装组织的火箭弹发射设施、武器储备库、军事指挥所以及用于走私的地道。以色列则挨了约1400枚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珍珠港海军基地, 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CG-70)完成了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最新一次发射试验。“伊利湖”号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发射的“标准-Ⅲ”防空导弹在太平洋上空成功拦截了中程导弹模拟弹头。数分钟后,“标准-Ⅲ”导弹成功拦截了从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导弹发射场发射的一枚中程导弹模拟弹头。这是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的第7次发射试验,也是第6次拦截试验。迄今为止,美国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拦截的目标均为单弹头模拟弹。  相似文献   

4.
周边     
雷墨 《南风窗》2013,(25):27-27
驻日美军基地疑遭炮击位于日本东京都的美军横田基地,11月28日晚间可能遭到了火箭弹的袭击。日本东京警视厅立川警署发表的消息说,昨夜11时35分许,美军横田基地附近的居民听到两声"大炮发射一样的爆炸声"。警察在基地边上的农田里发现了火箭弹的发射架以及电线和金属物。由于发射架的方向朝向美军基地,因此警方怀疑是过激派实施的定时火箭弹袭击行动。  相似文献   

5.
<正>一、巴以达成停火协议加沙地带风险犹存8月26日,在埃及方面的斡旋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达成长期停火协议,结束了自以军上月发动"护刃行动"以来长达五十余天的军事冲突。"护刃行动"是以色列以犹太青年遇害为由发动针对巴勒斯坦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该行动是六年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军事打击。虽然以军以数十名军人伤  相似文献   

6.
多一点遗忘     
余秋雨 《法制博览》2011,(16):11-11
耶路撒冷太浓了,浓得稠稠黏黏,连呼吸都有点急迫。今天暂换一个方向,去加沙地带。  相似文献   

7.
晓凡 《当代世界》2009,(2):21-22
岁末年初的以巴烽火,给本就动荡和沉重的2008年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也使2009年的中东和平进程前景更加黯淡。加沙,这块仅有着360多平方公里面积,可能是世界上居住人口密度最大、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土地,再次无奈地承受和见证着无休止的离别、泪水和杀戮。和平与安宁对加沙居民而言,就像咫尺之遥被封锁的地中海域一样,依然那么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8.
牛新春 《当代世界》2023,(11):72-73
<正>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以下简称“加沙冲突”)不断升级之际,“两国方案”却出人意料地成为相关各方使用的高频词,时隔20多年后再次成为国际焦点。此轮加沙冲突造成1948年以来以色列平民最大伤亡,也导致近几十年来巴勒斯坦人最大伤亡,巴以关系遭到重创。历史的车轮可能转向和平的道路,也可能转向更暴力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只有靠民主法治的成功才能摆脱巴以冤冤相报的循环,实现长治久安。有人说,追思犹太人跌宕5000年的悲惨史,你定会以一双挂满泪珠的眼睛忧伤地望着以色列。而前些天,电视画面不断地播放着神情黯然的以色列士兵搀扶着嚎啕不止的加沙居民撤离居住点,那一刻的撕心裂肺,又一次成功地“痛苦公关”了全球人民的同情心。以色列,自赫茨尔所著《犹太国》在上世纪初传播,到1948年建国至今,太多地承受了外部的责难,又有谁肯静下心来换个角度看看这个“戴着镣铐的舞者”呢?  相似文献   

10.
烈焰盾牌     
2007年4月26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导弹巡洋舰“伊利湖”号(CG-70)发射了一枚“标准-Ⅲ”防空导弹,成功拦截了一枚从夏威夷考艾岛导弹试验场发射的靶弹。与此同时,“伊利湖”号还发射了一枚“标准-Ⅱ”防空导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眼     
《南风窗》2005,(15)
"单边行动"对谁单边?8月15日,以色列就要从加沙地带撤离,开始执行其"脱离接触计划",亦即所谓"单边行动计划"。然而,此举却遭到了加沙定居点不少犹太人的反对,游行示威不断,显得原本不考虑巴勒斯坦人意见的"单边行动"变成了不听定居点犹太人呼声的"对巴人退让之举"。尤其以色列这次撤离不拆毁原先的犹太人房屋,而是留给接手的巴人住,更让被迫撤离的犹太人窝了一肚子气。尽管政府对按规定撤离有补偿,但还是有许多人想不通。  相似文献   

12.
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恶化的程度超出了想象",这无疑会削弱以方的谈判地位,并为下一次更残酷的冲突埋下伏笔。以色列要正当化其战争行径,绝对不能绕开人道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毛小林 《南风窗》2007,(13):70-72
10年之间,两个和平计划,都由于低估哈马斯而破产。而在正视加沙地带的民意发展,又发现哈马斯无法通过民主方式软化后,"只要西岸"似乎成了巴以和平的唯一选项。  相似文献   

14.
媒体     
《南风窗》2007,(13):9-9
烈士还是卖国贼?过去几个月发生在加沙的事让人震惊:阿拉法特的画像被哈马斯武装人员从墙下私下扯得粉碎,哈马斯随后控制了加沙。这正是西方政策的失败之处,它的一边倒政策使得伊斯兰分子像烈士而世俗主义者像卖国贼。在过去几十年里,凡是被贴上"温和"标签并和美国走得很近的中东领导人,都面临着被看作卖国贼的风险。埃及前总统萨达特还为此送了命。而那些烈士们所做的一切毫无建设性,他们只是不断地拒绝,但却获得了好名声。因此,对美国来说最  相似文献   

15.
箭已离弦     
在特拉维夫以南戒备森严的帕尔马奇空军基地里,巨大的导弹发射器打出一枚箭-2式拦截弹,箭式导弹被军事专家称为一种战区防御系统,即它是设计用来拦截中程和近程的导弹,  相似文献   

16.
从9月28日至10月中旬,以军进驻加沙北部,与巴激进势力之间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沙龙不顾国内外的反对声音,坚持推进代号为"赎罪日"的军事行动,直到10月中旬方从加沙北部撤军,并称今后还将不定期进入该地打击激进分子.期间,1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00多人受伤,以方也有伤亡.巴以自2000年9月底爆发大规模冲突以来,以方已有1000多人死亡,巴方也有2700多人死亡,双方伤者更是数以万计.此次冲突严重升级,再次给巴以人民刻下深深的创痛,巴以局势跌落低谷,巴以和谈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7.
龚克瑜 《当代世界》2009,(7):26-27,30
2009年的春夏之交,看来注定难以平静。人们还沉浸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中,不明白朝鲜到底发射的是导弹还是卫星,日本是拦截还是炒作,联合国是制裁还是声明……朝鲜北部地下的一声巨响再次向世界宣告”核试验成功了”。很快,朝鲜又“顺理成章”地发射导弹、退出停战协定,7月2日,朝鲜发射了4枚地对舰短程导弹,  相似文献   

18.
进入3月、4月,巴以局势经历了剧烈起伏。3月22日,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遭到以色列定点清除;4月14日,布什会见访美的以色列总理沙龙,首肯其单边计划,将其作为路线图计划的一部分;4月17日,沙龙再次指挥定点清除刚刚接任哈马斯加沙地带负责人的兰提斯,4月18日,沙龙在每周内阁例会上说,以将在撤离加沙地带前完成隔离墙建设。4次重大事件在不到一个月内发生,充分说明巴以局势所特有的变幻莫测性,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巴以紧张局势加上伊拉克乱局,显示中东局势的紧张链条正面临断裂,也猛烈揪扯着全球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19.
黎巴嫩和加沙的最新战火,不仅意味着以色列与周边穆斯林人口和平共存的前景越来越黯淡,还预示着随着中东民主化和宗教激进化两大趋势合流,美国推崇和倚赖的所谓“世俗温和派”将被迅速边缘化。  相似文献   

20.
一句话新闻     
《工会博览》2005,(15):45-45
日前,北京市门头沟区厂务公开协调小组部分成员在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陈梅生的带领下,到区国资委进行厂务公开调研。区委书记助理加沙热提&#183;买买提、区总工会主席卢庆平陪同调研。(王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