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仰 《南风窗》2014,(15):40-41
<正>当科学遇到利益并受利益的主导时,科学发现真理、造福社会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长期以来,科学被赋予了不可抗拒的真理地位。正如上帝不会直接与信徒沟通,科学也不会自己发言,科学话语的权力掌握在科学家手中。当科学界对某个议题有争论时,就会有人祭出"主流科学家"的说法,抢占话语权。在现实中,科学家也是具体的人,摆脱不了与利益的纠葛。我们没有理由假定科学家,哪怕是  相似文献   

2.
卢氏不是一个人。卢氏是一个地方,一个很穷的县。穷困是件不幸的事。对卢氏县来说,更不幸的事情是,摊上一个很贪的"一把手"。贪官需要土壤。而卢氏县恰恰就有这样的土壤:一曰官员的奴性,二曰群众的绵羊性--固然,这样说也许有伤卢氏县人民的感情,对他们不太公平。但难以解释的是,一个智商不高、品格低劣的贪官,何以能在此为非作歹五年之久。不要小看了贪官。贪官也能制造土壤--一种适合贪渎文化的土壤--使顽者愈顽、懦者愈懦。一个贪官,不仅能毒化一圈人,更能毒化一方水土!当然,我们的官员不会完全是奴才,我们的人民也不会完全是绵羊。我们看见,有两个人,从不同的机缘起,开始了反抗,他们的反抗始则微弱,终于成功--但我们也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成功--假如多数人依然是奴才与绵羊。我们的故事,从对"贪官相"的叙述开始,延伸到对"奴才相"与"官场相"的描摹。应当庆幸,终于见着了"反贪者相",但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百姓相"的表情--让庭上的贪官,继续维持他的傲慢与冥顽,我们有理由期待着,民众从无知与漠然中醒来。--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3.
来信     
《南风窗》2012,(14):12-12
制度与人并非简单对立的关系,不应让抽象的"制度"二字成为不作为的辩护理由。诚然,宏观制度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我们所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微观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在各自专业领域从操作层面予以解决。即便是面对那些关涉宏观制度的问题,我们亦非无所作为。制度由人创设并由人具体执行。人与制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所以,面对"坏制度"的时候,我们仍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力图将制度的"坏"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提出的"推迟退休年龄"的想法大概在短时期内不会形成政策出台了。因为此言一出,社会哗然,被称为2004年"最馊的主意"。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想法为什么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量下岗职工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提出来。就业和推迟退休年龄如同翘翘板,这头压下,那头必然翘起。推迟退休年龄就意味着腾出就业岗位的减少。这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劳动和保障部的理由是,养老保险金缺口大,如果退休年龄推迟一年,养老基金就可以多征收40亿元。  相似文献   

5.
李睦 《工会博览》2013,(36):5-7
回忆不需要理由感动在记起之后明天不再有借口岁月入心变永久歌手郭易在歌曲《怀旧不需要借口》中如此阐释自己对怀旧的;中动,怀旧不需要借口,但总要有个理由。其实,每个人都有怀旧的理由,这些理由可能仅仅是当年的一首歌,一本小人书,或者一部如今想想画面粗糙不堪的动画片……  相似文献   

6.
石破 《南风窗》2014,(20):13-13
<正>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共同面临着这个古老的问题:我们希望如何生活?明智的回答是:你要采纳奉行的生活方式,永远应该是最有利于自己幸福的实验的结果,只要它是可重复实验的,你就有理由照着它做,照着它生活。爱默生说:"整个人生都是一场实验,你做的实验越多越好。"实验,是通过尝试、观察、比较而得出结论。通常,我们  相似文献   

7.
邓聿文 《南风窗》2011,(14):24-26
对于过去惨痛的历史,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趋势,即作为曾经的加害者,他们并没用"多数人都在这样做"为自己开脱,而是勇敢地选择了忏悔,这让人稍微宽心。缺少忏悔是致命缺陷忏悔总是和遗忘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9)
正很多人大概不会承认自己是一种心理动物。我在加拿大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的一篇文章《消极自由有什么错》中,看到一个很好玩的信息。故事背景很长。但我简单交代:西方思想界长期以来,有两种观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他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而且"消极自由"那帮人,总是喜欢把对方理解为就是扭曲、变形的那种版本,比如一提"积极自由",好像就是"极权"什么的。手法类似于有人要证明中国人长得矮,他会无视姚明和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第一个在海拔4300米做大型骨科手术的医生他为拉萨最偏远的医院留下了一支过硬的外科团队他开展调查,并帮助当地孩子获得来京治病的机会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也开辟出自己的"小资"生活高志学,一名来自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的骨科医生,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骨科专业的医学博士。2013年7月,作为顺义区第一批援藏医生,光荣地赶赴西藏,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对于青年医师高志学来说,他走进藏区的理由,不是  相似文献   

10.
社会地位高的人驾驭社会地位低的人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夸奖,二是恐吓.而社会地位低的人要驾驭社会地位高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恭维,俗称拍马屁. 哲学家杜威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冲动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除了这个愿望之外,对于大多数人,人类其他的需求其实都不难达到.那么满足他人感觉自己"重要"的这个愿望,就可以成为驱使驾驭他人,尤其是比自己的社会地位更高的人的唯一选择.马屁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家世显赫,无论历史还是财富都曾让人艳羡,但是很可惜,他本应继承的遗产在种种变乱和祖宗自己的失误中已散失殆尽.这让他家门蒙羞,也让他一贫如洗.但是这个小伙子却白手起家.重新振作起来.他积累财富的速度是惊人的,之前几乎没有人曾经做到过.  相似文献   

12.
正入选理由2012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天安门绿地养护工,为绿色北京默默贡献。每天伴随天安门金水桥旁国旗的升起,园林人王水清便开始了一天的绿地养护工作。他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守护着天安门的绿地,在很多人受不了风吹日晒纷纷转行时,他默默地一干就是22年。王水清从北京市园林学校技工班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北京金都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原北京市园林局绿化处)绿化三大队金水桥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1)
正在伦敦读书那一年,我跟一个叫哈希特的印度小伙子做了一个学期的室友。我比较好奇普通印度人对英国的看法,问他,英国对印度殖民了那么久,还残酷镇压过印度人民的反抗,印度人对英国就没有一点怨恨情绪吗?他说不会,理由是:英国虽然殖民了我们,但也统一了我们,印度原本连共通的语言都没有,是英国人的征服和统治把印度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这跟普通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是非常不同的。在中国,少数人的确有"媚日"情绪,但这种论调是没市场的,在公共空间里会遭到"老鼠过街"般  相似文献   

14.
正生活中永远不缺少快乐的理由,上班也不例外,工作空间中不仅有辛劳,更有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的欢笑,谁能说今天的笑声不会是明天的美好回忆呢?走廊和办公桌顶绿植环绕,墙上挂着精美的动漫彩绘画卷,房顶悬挂一个雕功精细的木制古董,床头搭配着金属风铃,就连自己的工位都随性摆放着各类动漫玩偶或手办……这就是谭姝婷所处的办公空间。这里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性、活跃又充满童趣。  相似文献   

15.
李北方 《南风窗》2013,(25):12-12
我们已经谈论过,分工是社会回报体系的一部分,那些身处高位的人没有理由以其所谓"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向社会进一步索取的筹码。但是,历史和现实往往是与道理偏离的,我们得到的总是不完美的结果,"贤能统治"(Meritocracy)虽有缺陷,在实践中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最不坏"的机制了。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分工。但恐怕只有在原始社会,分工才保持了其应有的含义,每个人都为群体的生存做  相似文献   

16.
我幸亏没有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8,(24):11-11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 比如腐败。中国人多数是不喜欢腐败的。但许多中国人一旦自己有事,首先想到的便是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如果所有的官员都当真既不吃请也不收礼,恐怕不少人就会怅然若失,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的事到底办不办得成。  相似文献   

17.
陶杰 《南风窗》2011,(6):100-100
中国文化的主流重实利,单身一律遭标签为"情感输家",90后也相亲抢嫁,对女性最刻毒的咒骂,莫过于"嫁不出去"。中国国力强盛,要有自己的话语权,何不另设"七夕会",取代西方的情人节——难道中国人不懂谈情,也要学西方?  相似文献   

18.
周边     
《南风窗》2012,(23):21
日本参院:野田已无资格描绘蓝图10月29日,日本众议院举行第181届日本临时国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首相野田佳彦发表施政演说,明确指出,今年内不会宣布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他列举的"不解散"的最大理由是"重建日本经济是野田内阁的最大课题"。外交方面,野田称日本安全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将"以绝不动摇的决  相似文献   

19.
周边     
《南风窗》2012,(23):21-21
日本参院:野田已无资格描绘蓝图10月29日,日本众议院举行第181届日本临时国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首相野田佳彦发表施政演说,明确指出,今年内不会宣布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他列举的"不解散"的最大理由是"重建日本经济是野田内阁的最大课题"。外交方面,野田称日本安全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将"以绝不动摇的决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2010年调到工会工作的。在工作走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性问题——心理纠结所产生的后果。一个毕业一年多的女大学生,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却不会与人沟通,和同事闹点矛盾,上班成了她最大的纠结,单亲母亲帮不了女儿急得失眠、焦虑、抑郁,精神快崩溃了;新买的车停在小区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划了几道儿,结果是"谁让他臭美呢";职工和领导顶牛"理由是他就看我不顺眼"……这一切都和心理有关系。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人们承受着强大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