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理论》2015,(30)
随着我国反腐进一步深入,在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进程中,我国出现了"小官巨贪"现象。"小官巨贪"是"苍蝇式"的腐败,与"老虎式"的腐败一样对国家和社会危害巨大。构建"小官巨贪"治理机制迫在眉睫,即加强思想教育,坚定反腐立场;正确认识官员作为人的本性;防止集体腐败,杜绝利益均沾;重视权力制衡,防止权力滥用;强调多方监督,重在群策群力;完善制度建设,以期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2.
在反腐败斗争中,一种现象值得警惕,某些干部今天还在大讲廉洁奉公,明天却因腐败叮当入狱,他们扮演了一个"两面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权臣"现象,就是在行政体系中,最后最高的决策权实际上是被手下的副职或其他官员所把持。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有过宦官干政,外戚专权的现象,也曾出现过大量的"权臣"专权现象,如伊尹、霍光、曹操、诸葛亮、尔朱荣、桓温、秦桧、史弥远、鳌拜等等,权臣现象最终的结果也常常导致权力腐败、政治黑暗,甚至是充满了暴力和血腥。  相似文献   

4.
腐败,是世界各国不得不思考的严重社会病患,也是当今国人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面对日益盛行的腐败现象,人们开始探寻它的深层根源。关于腐败探源的文章很多,有的从法律制度、权利制约层面分析,有的从人性弱点、道德约束方面论述,本文从腐败文化和社会心理角度切入,结合当前腐败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分析腐败借助某些文化现象得以蔓延的危害及原因,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抑制腐败文化蔓延并治理腐败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反腐败方式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当今社会的腐败问题也从简单变得更加复杂隐秘,形成了庇护式的腐败形式。庇护式腐败是政治生态恶化的对应形式,主要表现为腐败亚政治文化的形成发展、打干亲现象的流行、塌方式腐败的蔓延等。清除庇护式腐败的根源,重塑健康的政治生态,要开放政治生态环境,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要从严治党,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要加强法治建设,彻底摧毁庇护链条。  相似文献   

6.
于滨 《瞭望》2004,(48)
日前,吴官正在全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会议上强调了当前加强反腐败工作的四项中心任务。即,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7.
"反腐"略论     
我们党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而腐败的滋生蔓延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德治党,合理划分权力结构,建立权力监督网络,并辅之以法纪,治腐用重典,形成一种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也不敢腐败的反腐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典型腐败大案要案中,"裸官"腐败的现象较为严重。"裸官"腐败的黑洞,不在"裸",而在"逃"。"裸官"腐败的生成主要源自理想信念缺失,监管制度存在漏洞,"裸官"出逃的高收益、低成本等多因素的驱动。因此,有效治理"裸官"腐败现象,要在强化制度反腐的同时,更加注重制度防腐。一是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裸官"腐败的预见性;二是加强监管,大力提升"裸官"腐败的防范性;三是协作联动,全面强化"裸官"腐败的控制性。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异化现象,目前腐败问题从行为主体上,从时间、空间、数量上正在向外发散弥漫,其特点是:1腐败行为主体由个体腐败发展为集体腐败。依腐败行为的实施主体,腐败可以划分为“个人腐败”、“集体腐败”,即“政府腐败”、“企事业单位腐败”。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径。综观时下风行的这种集体腐败现象,其表现形式和数量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集体行贿,公礼之风盛行;集团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集体走私,明目…  相似文献   

10.
徐爱萍  金言 《侨园》2007,(4):22-23
腐败是个世界性话题,并非中国的专利。自中国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洋腐败"就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涌入而现  相似文献   

11.
在党员民主生活会上,常听到有同志称自己是个一般干部,无官无权,想腐败也没有条件的说法.言者目的也许表明自身不存在腐败行为,但说法不妥,因为腐败是"想"也"想"不得的.对于任何一名党员来说,即使没有腐败行为,但如果滋生了"想"腐败的心态,也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12.
秋风 《各界》2008,(1):65
几乎所有人,包括很多令人尊敬的学者,以及负责任的报刊,在反思中国历史及批判现实的时候,所针对的最主要的靶标是"封建专制".封建专制已经成为一个形容专制、愚昧、腐败的制度及其社会现象、价值观念的固有名词.人们也把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归咎于"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3.
"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权力运行规则的高度重视."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监督力度、预防和反对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共权力异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新 《行政论坛》2011,18(2):9-14
腐败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毒瘤",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异化。权力腐败与公共权力异化互为表里。消除腐败,就必须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现象。有效治理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工程,既要科学设权,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又要改良权力运行的土壤,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更要加强权力主体的自身建设。消除腐败,防止公共权力异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呼声,也是我国构建和谐政治体制,建构和谐的权力运行机制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现实发生的各类腐败行为和腐败案件均有公职人员与特定当事人在特定时空进行越界交换的共同特点,用利益诱惑情境来解释越界交换现象具有独特的价值。利益诱惑情境是内蕴于公务情境中的行为活动场景,以其即时性、选择性和感染性形成集成机制,进而使公职人员在场定义发生认知错位、规则变异和取向偏差,在标准、内容和程序上突破腐败与不腐败的临界点,生成腐败事件。控制临界点不被突破也就控制了腐败事件的发生,需要在利益诱惑情境的时间和空间环节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制度,重视对行贿人的查处,培育理想信念与信守从政道德,真正建立固守廉洁阵地的防线。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指生物有机体受到外界有害菌体的危害侵蚀发生的腐烂变质现象。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则是整个社会丑恶现象在社会和政党团体内的集中表现。腐败的实质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及行为规范的衰退和堕落,它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向,具有限大的破坏力。腐败主要为政治腐败、社会腐败、权力腐败和行业腐败等。不同层次的腐败具有不同的特点,权力腐败是以权谋私、买官、卖宫、权钱交易、以权代法;行业腐败是以职业优势为非法谋私的手段,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贪占公共财物等;社会腐败是消费行为的扭曲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如黄、赌、毒等社会  相似文献   

17.
洪碧华 《学理论》2010,(21):47-48
性贿赋古已有之,危害性极大,其影响并不亚于财产贿赂,刑法应尽快增加此犯罪规定,才能有效打击和遏制性贿赂行为。透过当今社会存在的官场腐败新景观——性贿赂现象,从性贿赂的现状和危害谈起,论述增设性贿赂罪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立法加以惩治。  相似文献   

18.
立足教育、加强防范是根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深入查处、严厉打击是根治腐败的必要手段 ;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是根治腐败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报复性腐败"是指某些政府公务人员认为自己长期勤恳清廉的工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升迁或重用,为报复单位和领导而大肆贪腐的现象。"报复性腐败"产生的原因,一是因为这部分官员的做官目的偏狭,导致心理严重失衡乃至极度扭曲。二是官员基本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导致极端的贪婪腐败。三是一些政府部门内部的民主行政不够健全,普通官员维权通道不畅通。因此,必须加强"报复性腐败"的防范机制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要建立公正公开的人事提拔任用机制,超越"天花板"逻辑,设置多维的正激励路径;要建立官员的精神干预和心理疏导机制、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官员的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20.
周庆行和吴新中的"新一轮'官员下海'析"一文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官员下海愈演愈烈,掀起了新一轮的下海浪潮。我国政府官员的频频下海对我国的政府、社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从行政伦理的角度探求我国政府官员的下海动因、加强政府官员的行政道德建设,对于抑制我国政坛精英的流失、防止隐性腐败的发生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