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熊自军 《理论导报》2012,(1):34+45-34,45
养老,无论古今还是中外,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尤其是城郊的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去了长期以来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的土地。因此,如何解决农民失地后的养老问题,成为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以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为探究对象,以期能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意见,进而促进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顺利解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对石林县某某山村失地农民养老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个案调查和数据分析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的特征进行总结,并针对失地农民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着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土地无法保障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低、养老保障覆盖面小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必须确定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更好地发挥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的作用,明确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不可避免的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土地经营制度和征地制度改革,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就业培训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养老保障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背景下,政府、雇主和雇员多方博弈的结果,它经历了社会养老保险阶段、现收现付的社会养老保障阶段和多元化的社会养老保障阶段.论文分析了国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显著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并实行集中经营的养老保险金管理和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为方针,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既要统筹兼顾,又要正视差别.当前首先要缩小同一区域内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险差别,其次是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区域统筹层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全国城乡一体、全民覆盖、差别相对较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这除了过多地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的、二次分配的和外部的支持方式外,主要是未能真正启动广大农村家庭和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的内生性活力。通过全面实行土地资本化,构建“以土地换社保”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有助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失地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突出起来,成为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关注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文化因素是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不能简单地照搬照套国外模式,而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必须从抓住农村养老保障这个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矛盾出发,构建起适合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可以弥补计划生育政策在规避养老风险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一步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为适应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方式社会化转变的必然趋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重点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城市养老保障制度;扩大社会救助事业和福利事业;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施“以房养老”。  相似文献   

11.
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综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菁 《求实》2005,(2):83-84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纵深推进 ,失去土地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 ,部分失地农民现状令人担忧 ,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困境中 ,他们理应获得社会保障的保护 ,这是宪法精神的体现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失地农民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就是要从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提供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着手 ,全方位、多渠道地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作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利于生育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有利于农业劳动者应对经营风险的增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破解"三农"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根据城乡各类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统筹规划,进行不同的制度安排,而不能片面追求制度的统一.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权力与义务相统一,是建立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形成分别针对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城镇老年居民不同层次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失地农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志宏 《求实》2006,(10):89-91
现阶段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在于:农民既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公平补偿和合理安置。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特别是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高度重视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和必须采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10.98%,和7.20%,说明宁夏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2%,意味着宁夏农村养老以及养老模式的构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未能完全建立 ,农村老年人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活风险 ,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认为 ,在中国现阶段应该建立“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商业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模式 ,促进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7.
构建新时期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失地农民现象逐步演化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社会性问题。而建立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实现公平正义的现实选择、达成公共参与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政治稳定的疏通渠道。通过构建有效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使其能够拥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利,自主、自由和充分地进行利益表达,是促进失地农民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10)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遭遇不公正对待,体现为一系列权利严重受损。其原因既包括理念层面对社会公正理念的错误解读,制度层面的维权缺陷,制度实施层面的政府职权滥用和缺位,也包括权益维护相对人层面的农民维权能力弱小。应该强化机制构建,树立强化公正理念、践行公正原则、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加强保障制度的公正性,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农民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19.
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郭永坤 《学习论坛》2006,22(7):57-59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伴随着大量的“圈地运动”,失地农民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虽然有一些地方出台了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但也存在着保障内容单一、保障水平低等不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完善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二是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补偿安置标准,确保足额兑现,并加强土地补偿费的分配管理;三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制度;四是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引导失地农民就业,尽量将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化的推进必然要占用大量耕地,产生失地农民。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土地实际担负着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因此,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