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社会”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出现具有必然性。首先,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正在从初期注重经典原理向注重时代条件转移;其次,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并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改革中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齐抓、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互动两种模式的逻辑延续;最后,实现和谐社会要求在策略上形成济困—互助的社会制度,在战略上形成公平—平等的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全新的价值目标,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的角度出发,认为"和谐社会"概念及其基本特征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拓展,又是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万方 《学理论》2009,(12):34-3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现阶段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时期的理想社会。在中西方的政治哲学史中,理想社会都是哲学家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中国的先秦时期和同时期的古希腊作为中西方两大文明的起源,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分别建构了不同类型的理想社会理论。将这些理论汇总、整理和比较后,汲取其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益的部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进程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推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5.
政府体制改革,是推进各项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保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预料,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将列入中国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改革步伐会明显加快。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视角现代中国“文本”解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发展道路“路径”选择的敏感性,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对21世纪初期中国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如何应对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挑战,实现“和平发展”和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政府自身的竞争力和社会管理能力至关重要。通…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的关系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利益差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前提,为此需要促进合理的利益调整;改革成果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为此需要确立改革成果共享的理念,建立改革开放成果的分享机制;利益协调是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的基本责任,为此需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提升政府利益协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国枫 《理论探讨》2005,1(4):28-3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广大人民主体性的张扬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主体性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现实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要加强人们的自我意识、自由意识、民主意识的培育,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必须为人的主体性张扬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逻辑和历史同构性,同时如同其他历史类型的社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即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塑造合格的主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理调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蕴涵着社会成员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思想。当前社会中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社会心理:嫉妒心理、浮躁心理、冷淡心理和功利心理等。这些社会心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应该重视对民众社会心理的调适。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本文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基本特点、突出问题和深层原因;最后强调要提高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分配不公和腐败、“三农”问题、就业难、社会安全和社会保障问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各群体间的利益协调关系等。同时,还要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平川 《理论导刊》2006,3(10):48-5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快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文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即时化解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努力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构建和谐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好三个基本层面的和谐问题,一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二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可以从道德领域为这三个层面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义支持和精神保障,从而有助于解决好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尊重公民个人权利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证明,凡是尊重公民个人权利的时候,社会发展就比较和谐,而不大尊重公民个人权利的时候,社会发展就出现一定的不和谐。因此,构建尊重公民个人权利的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变革和丰富的必然性: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新目标的理念,推进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念,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追求社会稳定的理念,多元化的社会管理理念,以及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调整和细化提出了必要性:在功能定位上,从立足于教育改造人转向立足于尊重激励人;在方向上,通过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党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统一,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的渗透;在对象上,注意区分不同层次,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群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内容上,大力加强国家意识、生命意识、诚信意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意识、有序政治参与意识为重要内容的公民教育;在语言上,摈除不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旧范畴,赋予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了优秀文化传统,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美德。只有知荣辱才能创和谐,只有清误区才能塑美德,只有扬正气才能利千秋,只有抓落实才能见实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习惯养成、风气培育、传统形成等方面,全方位地让官德、民风来一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桂水 《学理论》2010,(23):3-5
在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充分就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现充分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充分就业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而且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身所存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出发,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对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启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公平正义、发展民主政治,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绿色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鱼俊清 《理论导刊》2007,2(12):70-7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探寻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特点,提出化解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应正视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着眼于机制,从政治保证、民主决策、法治保障、腐败惩治、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利益均衡、社会保障、社会矛盾处理等方面,稳健有序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