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发展理念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巨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发展主体、价值创造主体,因而就必然主张人民群众是发展过程最权威的价值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2.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体地位,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  相似文献   

3.
实践观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哲学根基。从“实践的优先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的主体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发挥,属于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伟大事业。从“实践的价值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依归,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从“实践的理论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破浪前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进行实践观的解读,有利于拓宽其研究视阈,夯实其诠释力度。  相似文献   

4.
实践观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哲学根基。从"实践的优先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的主体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发挥,属于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伟大事业。从"实践的价值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依归,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从"实践的理论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破浪前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进行实践观的解读,有利于拓宽其研究视阈,夯实其诠释力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所谓人民主体地位,是指劳动群众在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其主要体现在: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群众享有对国家和社会最广泛最充分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人民群众是我国国家权力运作和社会生活管理的主体,这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和核心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上,人民既然是历史和财富的创造者,也应该是利益的享有者,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也是社会利益分享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治国理政实践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在理论引领方面,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唯物又辩证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在问题意识方面,善于抓关键问题和全局性问题,由此推动治国理政新实践的顺利开展。在务实作风方面,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扎根群众之中,善于从基层工作入手,高度重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对人民群众身边"微腐败"的严厉打击。在人民主体方面,治国理政的过程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实现实践主体、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按照哲学价值理论的一般规定,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思想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最广大人民群众(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为人民造福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导向).  相似文献   

8.
人的价值思想是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人民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等方面.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关于人的价值思想,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其落脚点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人性、潜能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是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社会条件.检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标准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创造并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主体和核心力量,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党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源泉。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国情、世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促进科学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创造并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主体和核心力量,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党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源泉。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国情、世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促进科学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联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法治中国确认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崇尚宪法最高权威,是科学社会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自觉;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凝炼法治精神,以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利益涵育法治理念,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宗旨的价值自觉;围绕人民群众现实实践建立法治体系,培养治理能力,把人民性融入日常治理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实践新境界,是科学社会主义"现实的运动"的当代自觉。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八大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价值理论是主体价值构建的哲学依据。加强社会主义新孝道观教育对于纠正主体价值观的偏离主流形势是一个正确选择。社会主义“新孝道”是传统孝道观念的现代化,是优秀传统“孝道”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积极探究社会主义新孝道观引领主体价值构建的有效路径,对于科学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的实践价值是指理论满足人们实践需要的属性及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是由其实践品格所决定的内在属性,即它是为实践服务的。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执政兴国的根本方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5.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性。人民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指标,超越了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立场,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回应人民现实诉求;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人民主体性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主旨,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尊重人民的认识主体地位,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要发挥人民的实践主体作用,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深入;确保人民的价值主体归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审美主体旨趣,不断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邓小平发展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一)坚持人民主体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主体。邓小平是位实践家,他强调实事求是,尊重实践,认为"一切从实践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1〕"而人民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所以尊重实践实质上就是尊重人民的创造性;邓小平又是位思想家,他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积极支持和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说到底这是一场解放人的运动,冲破禁锢人的精神枷锁,解放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邓小平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价值意识是对客体与主体关系的反映形式,是人类价值关系、价值生存和价值实践的精神形式,主要表现为知识、科学和真理等,其内容包括价值认知、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价值观是价值意识的观念形态或称价值意识的高级形态,任何价值观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是主体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观念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从价值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当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二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三要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保证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人民群众是推进我们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实现了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主体和动力源的有机统一;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心系群众,身体力行,是带头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