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认识来源于实践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过去,我们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充分利用市场、市场机制,搞活城乡的生产和流通。 最早对计划和市场的说法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或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  相似文献   

2.
一、对计划与市场之关系的认识进程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几年中,市场与计划的关系始终是理论和实践探讨中的焦点之一。对这个重要问题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八十年代以前把二者作为对立面,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到了党的十二大时,改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即所谓“板块论”;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一步发展到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加速,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并在党的十四大上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明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核心问题,是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0,(17)
记者:经过十年改革的探索,中央明确提邮要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这一重大理论的提出意味着什么? 魏礼群:(国家计委体制改革和法规司司长):长期以来,我们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关系的认识不是很清楚的。在实践中也付出了不少代价。过去在经济计划管理上,由于忽视甚至排斥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偏重于指导令性计  相似文献   

5.
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后,一直是经济理论工作者们所关注的老大难问题。在苏联从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对计划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0,(51)
明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以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企业改革,同时,深入进行市场流通和宏观管理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以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促进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提法不仅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强调"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的束缚,而且也比以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无疑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方面的一大突破.同时,这也可以作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生动典范.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摒弃了那种认为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不相容从而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错误观点.此后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曾展开过广泛的讨论,提出过各种看法.开始是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1979年以后改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两个词连在一起始于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提法是:必须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肯定和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上述提法上的发展变化过程,反映了人们通过改革实践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在争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时,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不少的弊端,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认识到计划经济并不像一些理论界人士所阐述的那样完美。要加快经济发展,就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于是,便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但还是认为以计划经济为主体,市场调节只是辅助的手段。随着这种理论观点的转变,从原来认为经济单一,越公越好,转而认为以公有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适当补充。但是,在K期实行这种计划管理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良…  相似文献   

10.
陈云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首次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他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经济观点。他有关经济发展的“笼鸟之说”,对于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中运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而社会主义金融市场,则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是"八五"期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一、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必要性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是衡量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其实质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及其部门应该果敢地把一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分出去;把一些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转出去,把一些纯操作性、具体性的行政事务放下去,真正由计划经济下的大包大扭转向宏观调控、监督管理、协调服务、规划指导,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承担起相应的职能。根据市场经济“资该配置市场化”的特点,政府应…  相似文献   

13.
从1979年春季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经济模式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和指导思想以来,历经不断认识、反复实践探索,终于在1992年秋季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必将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就行政管理而言,在经济基础和上层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2,(15)
时下以破“三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把全民所有制企业推向市场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鉴于改革的历史经验,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需要进行有关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基本经济关系,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以保证改革的健康发展。 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就是构建这种新体制的基础,把计划与市场的结合落实到经济细胞之中,落实到千百万个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创造活动之中,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过去我们在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曾发生"左"和右的失误,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两类生产关系理论.因此,只有用马克思的两类生产关系理论来分析计划与市场的性质,才能在改革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一、马克思的两类生产关系理论以往我国不少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都认为,生产关系就是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为基础并由它决定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产  相似文献   

16.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需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重要问题的探索,已进行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并没有终结,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依赖于实践.人们总是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可望使自己的认识逐渐进到更高一级的地步. 一、十年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 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的,是要兼取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长,达到把同民经济在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大体说来,属于总量控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这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将来的改革要继续完善市场体系,正确认识市场与政府的优势与不足,厘清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边界,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发挥好市场调节作用。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为指导认识和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既不能走不尊重市场规律的老路,也不能走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邪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这20年中,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这一改革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一系列论述,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纠正了造成人们思想混乱的错误认识,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确立正确的改革目标和寻找到正确的改革道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领域都进行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改革,但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俄罗斯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它完全继承了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衣钵;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渐进方式,而俄罗斯的改革采取了"休克疗法".  相似文献   

20.
<正>时至今日,已不再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一共识来之不易,如果没有邓小平力推经济改革的远见卓识,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冲破受单一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思想牢笼"。当前在全面深化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